金屬是如何防鏽的

  目前,金屬腐蝕引起了業界學者普遍關注。主要是由於腐蝕造成的損失巨大,這其中大約1/3的鋼材因腐蝕而造成損耗。小編對金屬腐蝕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金屬防鏽方法。

  造成金屬生鏽的主要因素

  1大氣相對溼度

  在相同溫度下,大氣的水蒸氣含量與其水蒸氣飽和含量的百分比,叫做相對溼度。在某一相對溼度以下,金屬鏽蝕速度很小,而高於這一相對溼度後,鏽蝕速度陡然增加。這一相對溼度稱為臨界溼度。很多金屬的臨界溼度在50%一80%之間,鋼鐵約是75%。大氣相對溼度對金屬鏽蝕的影響最大。當大氣溼度高於臨界溼度後,金屬表面便出現水膜或水珠,若是大氣中含有的有害雜質溶解於水膜、水珠,即成電解液,加劇鏽蝕。

  2氣溫與溼度

  大氣溫度與溼度兩者關聯影響金屬鏽蝕。這有以下一些主要情況:第一,大氣的水蒸氣含量,隨氣溫升高而增大;第二,氣溫高促使鏽蝕加劇,尤其在潮溼環境裡,氣溫越高,鏽蝕速度越快。在相對溼度低時,溫度對鏽蝕的影響還不太明顯,但在高於臨界溼度時,隨著氣溫升高,鏽蝕量急劇增大。另外,如果大氣與金屬間有溫差,則在溫度低的金屬表面形成冷凝水、也導致金屬生鏽。

  3腐蝕性氣體

  汙染空氣中的腐蝕性氣體,以二氧化硫對金屬腐蝕影響最大,特別是對鋼、銅及其合金的危害尤甚。大氣中二氧化硫主要來源於煤的燃燒。同時,燃燒產物二氧化碳也有腐蝕作用。在廠周圍的大氣中混有腐蝕性氣體。如硫化氫、氨氣、鹽酸氣等都是促使金屬鏽蝕的因素。

  當然,大氣中的氧對金屬鏽蝕是最為常見,而且隨時隨地發生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

  4其他因素

  大氣中含有大量塵埃,如煙霧、煤灰、氯化物和其他酸、鹼、鹽顆粒等,有的本身具有腐蝕性,或者是水珠的凝結核,也都是鏽蝕因素,如氯化物被認為是腐蝕金屬的“死敵”。

  金屬防鏽的方法有什麼

  金屬防鏽的方法一:改變金屬的內部組織結構

  例如製造各種耐腐蝕的合金,如在普通鋼鐵中加入鉻、鎳等製成不鏽鋼。

  金屬防鏽的方法二:保護層法

  在金屬表面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製品與周圍腐蝕介質隔離,從而防止腐蝕。如:1.在鋼鐵製件表面塗上機油、凡士林、油漆或覆蓋搪瓷、塑料等耐腐蝕的非金屬材料。2.用電鍍、熱鍍、噴鍍等方法,在鋼鐵表面鍍上一層不易被腐蝕的金屬,如鋅、錫、鉻、鎳等。這些金屬常因氧化而形成一層緻密的氧化物薄膜,從而阻止水和空氣等對鋼鐵的腐蝕。3.用化學方法使鋼鐵表面生成一層細密穩定的氧化膜。如在機器零件、槍炮等鋼鐵製件表面形成一層細密的黑色四氧化三鐵薄膜等。

  金屬防鏽的方法三:對腐蝕介質進行處理法

  消除腐蝕介質,如經常揩淨金屬器材、在精密儀器中放置乾燥劑和在腐蝕介質中加入少量能減慢腐蝕速度的緩蝕劑等。

  金屬防鏽的方法四:電化學保護法

  利用原電池原理進行金屬的保護,設法消除引起電化腐蝕的原電池反應。電化學保護法分為陽極保護和陰極保護兩大類。應用較多的是陰極保護法。將被保護的金屬作為腐蝕電池的陰極,使其不受到腐蝕,所以叫陰極保護法。陰極保護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犧牲陽極保護法:此法是將活潑金屬如鋅或鋅的合金連線在被保護的金屬上,當發生電化腐蝕時,這種活潑金屬作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因而減小或防止被保護金屬的腐蝕。這種方法常用於保護水中的鋼樁和海輪外殼等,例如水中鋼鐵閘門的保護,通常在輪船的外殼水線以下處或在靠近螺旋槳的舵上焊上若干塊鋅塊,來防止船殼等的腐蝕。

  外加電流保護法:將被保護的金屬和電源的負極連線,另選一塊能導電的惰性材料接電源正極。通電後,使金屬表面產生負電荷電子的聚積,因而抑制了金屬失電子而達到保護目的。此法主要用於防止在土壤、海水及河水中的金屬裝置受到腐蝕。

  電化學保護的另一種方法叫陽極保護法,即通過外加電壓,使陽極在一定的電位範圍內發生鈍化的過程。可有效地阻滯或防止金屬裝置在酸、鹼、鹽類中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