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長跑方法

  長跑屬於一種健身活動也屬於一項比賽專案,今那麼是什麼樣的呢?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動作要領

  健身長跑屬於小強度、較大運動量的耐力性專案,持續時間一般在30~40分鐘左右。它一方面要求儘量減少能量的消耗,以保證跑完全程;一方面還要維持一定的跑速。許多鍛鍊者因為沒有正確掌握長跑的技術要求和合理地分配體力,從而無法體會長跑運動帶來的樂趣和獲得身體上的收益,並最終予以放棄。要利用長跑達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就有必要掌握健身長跑的技術要領、合理分配體力的一些方法:

  1.正確的跑步技術動作。起跑後,兩臂彎曲成90度,隨著跑的節奏自然以肩關節為軸前後擺動,前後擺動幅度不要太大,跑步中大腿後蹬要充分有力,前擺到45度左右,這樣可使腹部肌肉處在緊張狀態;腳尖要朝向跑進方向,落地要輕柔前伸,動作要放鬆。

  2.腳的著地動作。應採取全腳掌外側落地然後過度到前掌蹬地的方式。這種方式,腿的後部肌肉比較放鬆,跑起來省力,但速度較慢,適合大多數人和初學者平時健身。

  3.控制腹肌。長跑中腹肌應適度緊張,注意提氣,這本身就是對呼吸器官功能的訓練,也是對腹肌的鍛鍊。在跑動中,腹部壓力增大。腹肌的控制力就能使肚子不至下垂或突起,它對保持身體的健美很有效。

  二:正確呼吸

  長跑屬於有氧代謝運動,參與人體各大器官的迴圈,特別是呼吸系統。正確掌握跑步時的呼吸方法,是練好長跑的重要一環,也是掌握長跑的跑步節奏以及節省體力提高成績的關鍵所在。在中長跑中,一些學生初練時,身體往往會出現無意識的緊張,從而導致呼吸不順暢,並引起胸部和肌肉的緊張,心肺等胸腔內的臟器受到壓迫,形成憋氣,然後喘粗氣跑步。從生理學角度來講,憋氣、喘粗氣會使胸內壓增大,阻礙靜脈血迴流,使心輸出量減少。而且由於憋氣、喘粗氣,可反射性的使肌肉持續緊張,限制了組織間的交換,尤其是在氧代謝不足的情況下,更加劇了組織的缺氧,肌肉中的乳酸濃度快速提高,導致身體過早產生疲勞。對初練習長跑者,很容易影響身體動作的規格以及動作的連貫性和奔跑速度。

  在跑步過程中,人體對氧氣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要很好地注意呼吸方式和節奏。一般情況下,可兩步或三步一呼,兩步或三步一吸,注意節奏不能起伏過大。吸氣方式上,應儘量採用鼻呼吸和口鼻混合呼吸。

  長跑剛開始時,由於氧氣供應落後於肌肉的活動需要,因此會出現腿沉、胸悶、氣喘等現象,特別是經常不鍛鍊的人感覺會更強,但這是正常的。如果感覺比較難受,應停下來,步行幾百米,如感到特別不適,就要停止長跑。

  三:動作與呼吸的配合

  在剛開始練習中長跑時,先有意識地練習呼吸的方法以及一些練習呼吸的輔助方法,如肺活量練習等,並過渡到與手臂的擺動相配合,一次或者兩次手臂擺動做一次呼吸配合。要注意擺臂的速度剛開始不要過快,反覆練習,呼吸與手臂的配合就會慢慢地協調起來,這個階段是練習長跑的基礎,要通過反覆強化,加深對奔跑節奏的感覺,為長跑鍛鍊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入長跑練習的初始階段,應突出強調呼吸的自然。因為在剛開始練習時,由於還不熟練,容易造成太在意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導致動作僵硬,反而形成身體的不協調,呼吸不自然,上下難顧,這時根本談不上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或呼吸的柔和細長。所以在剛練習時應注意呼吸自然,心靜體鬆,在這個基礎上再強調與步子的配合,就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最後,逐步建立完整、正確的技術概念,達到長跑的技術要求,即動作規範,呼吸與步子的配合協調、柔和後,應強調呼吸的意識,突出呼吸與步子的緊密配合教學,達到象武俠小說中所說的“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在這個階段,跑姿輕鬆自然,呼吸順暢,中長跑的測試成績也會有突飛猛進地提高。而且“極點”出現的時間也越來越短,出現的“極點”反應也越來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