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寫作容易犯的錯誤介紹

  語文的寫作想要寫好得高分並不容易,甚至有些的學生會犯一些的錯誤,導致寫作的分數更加的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於高中語文寫作容易犯的錯誤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寫作容易犯的錯誤

  審題——若即若離

  雖然近年來高考作文多以“話題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現,題目寬泛,不設審題障礙,但也並不是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依然要在所給話題、材料範圍內進行審題寫作,不可拋開話題、另闢蹊徑地“信馬由韁”。否則,就會不著邊際,偏離話題。比如高考作文題《必須跨過這道坎》,就應該牢牢抓住“必須”“跨”“坎”等“題眼”進行審題,還要重點關注、開掘出“坎”的引申義、比喻義。

  規避:要加強審題訓練,針對題目“辨字析詞”,盯準“題眼”,尤其對於哲理性命題,涉及辯證關係的,更要深入分析題目的深刻內涵。審題越細、越準、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寬、越深、越廣。

  入題——千呼萬喚

  高考作文因字數、時間的限制,不可能寫得太多,但有相當多的考生往往出現“入題慢”的弊病,廢話很多,以一當十的內容卻千呼萬喚不出來。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無的內容佔去了很大的篇幅,重點部分無法展開。

  規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為我所用,在“實戰”中尋找不足,總結經驗。

  扣題——蜻蜓點水

  有的考生寫作文,從頭到尾沒有出現話題、話題的關鍵詞或與話題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題不緊的錯誤,看不出是就所給特定“話題”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寫的文章,這樣得分自然不會理想。

  規避:在行文時牢記“考綱”中對作文扣題一項的具體要求,依照標準去做,回想老師的相關叮囑及傳授的方法。

  立意——平庸病態

  見解獨到、構思新巧、主旨積極的文章無疑是任何人都夢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場上有的學生為了追求所謂的標新立異,甚至寫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學生在《假如記憶可以移植》中這樣寫:“我要把愛因斯坦的大腦移植過來,為自己發財致富……”由於思想格調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規避: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突破定向思維、線性思維,走向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視角獨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選材——陳舊蒼白

  有的學生作文材料陳舊蒼白,缺乏厚重感。要麼記敘一件事,有骨架沒血肉;要麼議論一個道理,觀點+例子+結論,缺分析少論證;要麼連例子都沒有,翻來覆去,空談漫議,寫到哪兒算哪兒,湊夠字數為原則。

  規避:積累材料。一是在高三這段時間裡繼續收集鮮活的材料,並選記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長期以來的“庫存”分門別類篩選一下,選擇出可供用於寫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綱。

  高中語文議論文的寫作的技巧

  故事式開頭

  所謂故事式開頭,就是開篇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用敘述性的語言,把情節表述清楚,然後由這個故事引出文章的論點或論題的一種方法。用故事開頭,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觀點,並能激發評卷老師的閱讀興趣。

  開頭首先把趙簡子這種追求的“名”與造成的“實”相矛盾的具體情形展現在讀者面前,把讀者引入一個有趣的故事中,同時又引導讀者思考,避免了一開頭突兀的說教,符合人們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

  層進式結構

  層進式結構也稱遞進式、層遞式,就是按照邏輯關係,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縱向開掘的一種結構方式。層進式主要有兩種型別: 一是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分論點時,這些分論點之間構成的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的關係。層次間可用諸如“不僅……而且……”“……況且”等關聯詞語過渡。這種結構俗稱“剝筍法”,一層一層地“剝殼”,最後顯出其本質。

  點例法舉例

  所謂點例法舉例,也叫排比論證法。就是運用排比的句式列舉一組相似的論據,然後進行歸納議論分析。運用點例法舉例,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列舉大量的例子,使例證全面而充分。此外,由於運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議論說理的力度、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假設式分析

  所謂假設式分析,也叫假設論證。就是針對前面所舉的事例,從反面進行假設,進而得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結論,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

  運用假設式分析,事例與假設分析可以明顯分開,即先敘事再反面假設;有時也可採用夾敘夾議形式。此類分析法常常用“假設不……”“試想如果不……”,引出與所舉事例相反的情況,進而展開論述。

  高中語文寫作中可以用的修辭手法

  1.比喻 擬題常用的修辭格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比喻,比喻 的功效是使描述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近幾年高考作文中有很多用比喻手法擬出的優秀作文 題目,如“生命是朵常開不敗的花”,一個形象的比喻 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盎然的詩意;再如“一杯滄海”, 把一本書比作一杯水,把人生比作滄海,令人耳目一 新。另外,“永不停息的河流”“生如夏花”“生活中的俄 羅斯方塊”“清白的良心是溫柔的枕頭”等文題都是比喻 修辭的妙用。

  2.比擬 在標題中運用擬人或擬物的手法,即把物人化或是 把人物化,把甲物擬作乙物。恰當地運用比擬可使標題具有思維的跳躍性,給讀者留下鮮明的印象,如“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這一標題,將語文人格化,把對語文的熾熱、濃郁的情感真切地呈現了出來。

  3.對偶 對偶形式上對仗工整,韻律優美,節奏感強;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以“對偶”手法擬定標題,往往能出奇制勝,如以下作文標題:“雨潤萬物,馨香滿天”“細雨閒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等,都採用了對偶方式命題,既展示了文采,又突出了語言的創新,可謂一舉兩得。

  4.對比 把兩種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襯托、比較,使事物的性質、狀態、特徵等更加鮮明突出,更利於展示文章的內蘊。如“忘記與銘記”“靈動與沉穩”等標題,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為辯證地分析問題確定了立足點。

  5.呼告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種修辭方式。運用呼告這種修辭格擬題,開篇前即以強烈的思想情感衝擊來引起讀者的共鳴,如“父親,我愛你”“救救孩子!”等標題均有濃郁的抒情色彩,營造了富有感染力的氛圍。

  6.列錦 即把相關或不相關的名詞及名詞性短語並列在一起做標題,裡面沒有形容詞謂語卻能寫景抒情,沒有動詞謂語卻能敘事抒情。這種方法適宜於散文的擬題,如“詩人?明月?黃花”“詩?酒”等都是列錦式標題的成功範例。列錦式標題通過意象的組合構成一幅幅生動感人的畫面,營造了優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