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借喻和借代的區別介紹

  借喻和借代都是語文中常用的手法,但是又部分的學會說呢過總是分不清楚兩者的區別,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語文借代和借喻的區別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借喻和借代的區別

  借喻和借代都是隱去本體,只出現客體***喻體或借體***的辭格,因而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學生,很難將兩者區別開來。下面介紹簡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體和客體之間是否有相似性,沒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中“旌旗”“烽煙”到底是借喻還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這兩個詞的含義。旌旗:旗幟的通稱,這裡指部隊。烽煙:古代邊境有敵人入侵時在高臺上點燃起來作報警用的火,後泛指戰火或戰爭。大家想想,“旌旗”和“軍隊”,“烽煙”和“戰爭”之間沒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斷這兩詞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體和客體之間有相關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體相關的事物來代指這個本體。古代軍隊在行軍和作戰時都舉著自己特有的旗幟,旗幟既用來區分敵我,又用來指明軍隊前進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來代指軍隊。“旌旗十萬”即“十萬旌旗”。“旌旗”不能發出“斬”的動作,能發出“斬”的動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萬旌旗”指“十萬軍隊”。同理,古代一遇敵人侵犯,邊境就燃狼煙報警,所以“烽煙”“狼煙”儼然成了戰爭的代名詞。“南國烽煙正十年”就是“南國戰爭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體和客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體和客體之間具有相關性這一特點,就能將二者區分開。

  其次看能否轉換成明喻,能轉換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轉換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敵人像***夾著尾巴逃跑了”運用的是明喻,換成借喻就是“這條狗夾著尾巴逃跑了”。在上面兩句中,本體是“敵人”,喻體是“狗”,喻詞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體和喻詞。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體和喻詞都可以轉換成明喻。

  “旌旗十萬斬閻羅”一句假設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體,“軍隊”是本體,轉換成明喻就成了“軍隊像十萬旌旗一樣斬掉了閻羅”,顯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設“南國烽煙正十年”運用的是借喻手法,那麼“烽煙”是喻體,“戰爭”是本體,轉換成明喻就成了“南國的戰爭像烽煙一樣整整十年”,顯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斷定以上兩句不是借喻用法。

  再,同一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麼如何辨別呢?這時就要看與客體相應的詞語是否採取相應的比喻說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與客體***喻體***相關的詞語必須採取相應的比喻說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與客體***借體***相應的詞語不必改成與之相應的說法。請看下面兩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榨盡了我們的血汗。***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撲來。***借喻***

  〔B2〕大白熊答應了我的價錢。***借代***

  上面兩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體是“毒蛇猛獸”,與它相關的詞語“吃盡”“血肉”都採用了相應的比喻說法。這句話可改為明喻“最可恨那些敵人像毒蛇猛獸一樣吃盡了我們的血肉”。A2是借代,不能換成明喻。因為與客體***毒蛇猛獸***相關的詞語***榨盡、血汗***沒有改為與它相應的說法,可見客體只是作為一個代號,換個名字罷了,並不是用來打比方的。毒蛇猛獸代指反動統治者或敵人。改為一般說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動統治者榨盡了我們的血汗。”

  第二組中B1是借喻,可轉為明喻“那個人像大白熊一樣向我撲來。”形象地描寫了那個外國人肥胖的身軀、笨拙的動作,又像熊一樣凶狠。而在B2中“大白熊”僅代指那個又白又胖的外國人,是用某人的特徵來代替該人,與它相應的詞語“答應”沒有改成描寫動物相應的說法。若改為一般說法就成了“那個人答應了我的價錢。”但不能改為明喻:“那個人像白熊一樣答應了我的價錢”,顯然不成句子。

  總之,看與客體相應的詞語是否採用相應的比喻說法。若是借喻,與客體***喻體***相應的詞語必須採取相應的比喻說法;若是借代,與客體***借體***相應的詞語不必改成與之相應的說法。

  如果從以上三方面進行辨析,就不難將借喻和借代區別開。如“丈夫難過了,她卻覺得安慰,到底,螢火蟲飛回了車間,她自己也沒影響工作。”***《離不開你》***這句是借喻用法。

  首先螢火蟲光雖弱但也要奉獻給社會,與耿玉亭身體殘廢卻堅持工作、為社會作貢獻二者有相似性,其次與客體***螢火蟲***相應的詞語“飛”採用了比喻說法,由此可判斷這句話運用的是借喻手法。

  以下句子中同樣運用了借喻手法,分析從略。

  1、要清除語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鏡子”上的灰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2、很難沒想,在五顏六色的染缸裡,純絲素絹能夠保持自己的潔白。***1、2選自《大家都來講究語言的文明和健康》***

  3、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故鄉》***

  下列句子運用了借代手法,讀者可以自己分析。

  4、“蘆柴棒著急地要將大鍋裡的稀飯燒滾……***《包身工》***

  5、郭全海解下青騾馬,翻身去攆玉石眼去了。***《分馬》***

  6、先生,給現洋錢,袁世凱,不行嗎?***《多收了三五斗》***

  7、花白鬍子恍然大悟似地說……***《藥》***

  高中語文閱讀文言文的思路介紹

  一、以規律解文

  這裡的規律既包括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材料和規則,也包括言語運用的具體規律。文言詩文特殊的語法規範、修辭手法,遣詞用語、煉句煉意方面的獨特規律,都是我們理解文言作品的切實有效的工具,準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些規律,從規律出發來解讀作品,很多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比如辭賦一類的作品,上下句多采用相似的語言結構,處在相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反。利用這一特點來推斷詞意,可以避免望文生義的錯誤。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有一個對句:“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對“游泳”二字,教材沒有註解,而譯文多是“游來游去”“穿來穿去”之類。其實這是不確切的。上句“翔集”既為兩個不同的動作,下句的“游泳”與之相對,也應是兩個不同的動作。原來“遊”和“泳”是有區別的,“泳”不是一般的遊,而是指潛行水底。這樣,上句譯為“沙灘上的鷗鳥一會兒展翅飛翔,一會兒棲止聚集”;下句譯為“五色的魚兒一會兒浮上水面,一會兒潛入水底”,正好對應。這不僅涉及到一個詞的理解,也涉及到是否真的領悟到作者所描繪的境界。

  文言文行文簡潔,省略很多。從成分上說有省主語、省謂語、省定語、省賓語、省兼語、省介詞等;從省略方式上說有承前省和蒙後省。閱讀時要根據上下文弄清楚到底省略了什麼。如1994年全國高考語文試題中有這樣一題,“月俸得白米,輒貨市粟麥”中的“貨”“市”詞意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都是“賣出”B、都是“買入”C、賣出、買入D、買入、賣出。

  要答好此題,關鍵是弄清“輒貨市粟麥”是一個省略句,應是“月俸得白米,輒貨***之***市粟麥”,這樣一來句子意思就清楚了,是賣出白米,買入粟麥,應選C。

  文言文中經常使用通假字,如果對這一特點有所認識並形成閱讀意識,解讀時就會時時提醒自己,少犯錯誤。如《漢書李廣蘇建傳》中關於蘇武的一節,其中有一句“單于招會武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教材把“前以”註解為“以前因為”,翻譯過來就成了“以前因為投降***匈奴***以及死亡,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這在文理上根本不通,如果通假的意識強一點,判斷或查明“前”同“翦”,即“除去”的意思,那麼譯文就是“除去投降***匈奴***以及死亡的,跟隨蘇武回到漢朝的共九人”,如此便可文通字順。

  二、以文解文

  以文解文,就是根據文章本身所提供的資訊對詞句作出分析判斷。一個詞,一個句子只有聯絡它所處的語境才能產生實際的意義,如果將它們從中孤立起來,就有可能不知所云或發生誤解。因此,結合語境理解詞句的意義就成了古詩文解讀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白居易《琵琶行》中“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這裡的“弟”和“阿姨”,指的是誰,他們與琵琶女是什麼關係?對此教材並沒有作出註解,我們可以根據這一句與上下文的連貫情況來推斷其在文中的所指物件。琵琶女在自述身世遭遇時,只說了自己的籍貫和住處,沒有涉及家世,所述內容全是教坊裡的歡樂奢華和嫁作商人婦後的孤苦淒涼,看不出同家人有何來往。從“十三學得琵琶成,名數教坊第一部”一句可知,琵琶女自幼就來到教坊,早已失去了和家人的聯絡,可見“弟”和“阿姨”是她的親屬的可能性極小,因此也就不可能翻譯成“弟弟”和“姨媽”。查唐代《教坊記》中的記載:“坊中諸女,以氣類相似,約為香火兄弟。”由此可知“弟”應當是指琵琶女在教坊中氣類相似的諸姐妹。從琵琶女自幼生活在教坊的事實可知,“阿姨”所指應當是教坊中歌伎娼女的養母***即鴇母***。據此,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的同教坊的姐妹們,前去從軍服役***充當營妓***,教坊的鴇母也離開了人世,隨著歲月的流逝,自己的容貌也已衰老。”這等於教坊散夥,琵琶女無以為生了。迫於生計,不得不嫁給商人。這樣的解釋,與琵琶女年輕時歡樂奢華的生活敘述以及她嫁作商人婦後的孤苦淒涼的寂寞生活敘述恰好一脈相承。如果按照現代漢語的用於習慣不假思索將“弟”和“阿姨”解釋為“弟弟”和“姨媽”,就會造成前後內容難以貫通。

  三、以事解文

  以事解文就是根據相關的種種事實去解析文意,其中包括與詩文有關的事實、作者的經歷、創作的動機和目的、社會時代背景和文化、風俗、習慣等,也包括可以作為參照的相關文章。作者寫詩著文,並不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相關的事都說得明明白白,有很多意思是蘊含在相關的事實之中的。讀者從作品中能解讀出多少資訊,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作品,永遠和這相伴隨的事實有關。

  《木蘭辭》中“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對於詩中的“思”“憶”一般都作“想”“考慮”來理解。我們知道木蘭在織布時是懷著滿腹的心事的,下文木蘭也向母親說明了自己的心事就是想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可她為什麼還要向母親表白自己“無所思,無所憶”呢?這不是前後矛盾了嗎?其實這裡的“思”“憶”並不能當泛指的“想”“考慮”來講,而是有著特定的意義和內涵的。與《木蘭辭》同時代的樂府民歌《折楊柳枝歌》中有這樣幾句詩“

  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訊息。”這裡的“何所思”、“何所憶”分明的道出一個多情的女子,希望與有情人終成眷屬,卻因母親的阻撓而不得如願的幽怨和愁悶。同樣《西洲曲》中的“憶梅下西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漢樂府民歌中的《有所思》等,“思”和“憶”都是表達女子的愛情之思,相思之憶的。根據民歌的這一傳統再來看《木蘭辭》中的詩句,原來是母親聽到女兒的嘆息聲,便敏感到已長大成人的木蘭是不是有心上人了,想出嫁了?木蘭的回答是對母親猜想的否定。母親問中含有關切,木蘭答中帶著斬截。這樣一個不為兒女情長所困,勇敢地站出來為父分憂,報效國家的女英雄形象便清晰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而不瞭解這些背景,則解讀不出這些詩句中的豐富內涵,對木蘭形象的認識也會受到侷限。

  四、以理解文

  所謂以理解文,是指要根據事實常理去理解文意。作者是根據生活的邏輯、事理常情來創作詩文的,這就給我們解讀詩文提供一種參照的思路。如果解出的意義有悖於常理,不合邏輯,就需要回過頭來再作仔細的推敲。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是語文教材的傳統名篇,但教材對其中“借書滿架”的“借”字向來不注,而譯文則是“借來的……”。有人著文說:“所謂借書滿架,也是散人閒趣;未必都是借來的。”看到“未必都是借來的”,說明已注意到了事之常理,對“借”的解釋產生了懷疑,但所謂的“散人閒趣”之論,卻未免牽強附會。歸有光當時所讀何書?那又是怎樣的家庭?為什麼要“借書”?何況,即使真需要“借”,哪有“滿架”之理?這樣以理推究,問題就來了,。因此就需要查閱,《康熙字典》上就有:借,音積義同。原來“借”就是“積”,即使堆疊,碼放。於是文意便豁然貫通。在“借書滿架”之後,接的一句就是“偃仰嘯歌”。教材注為:“偃仰:安居,休息。指生活悠然自得。嘯歌:長嘯或吟唱。這是顯示豪放自若。嘯,口裡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借”來滿架的書,這個歸有光還不好好念,“生活悠然自得”還不算,還要顯示什麼“豪放自若”。如果真如此,他的滿腹經綸從哪裡來的?他真的那麼懶散或者豪放嗎?特別是為什麼要在“借書滿架”之後緊接“偃仰嘯歌”一句?這些事“理”、文“理”,使我們對上述註釋大惑不解。其實,偃仰者,頭之低昂也;嘯歌者,吟誦詩文也。原來這是在描寫他自己非常投入地讀書的情景。真是讀書不講理,相差十萬八千里。

  五、以情解文

  以情解文的情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詩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情緒和情感,另一方面則是作品中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和藝術情景。只有從這些思想情感、生活情景、藝術境界出發,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才能追尋詩文的準確含義。

  語言是表情達意的工具,作者思想感情的指向決定了詩文語句的意義歸屬。魯迅先生的《為了忘卻的記念》中有一首七律詩“慣於長夜過春時”,該詩的頷聯“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中的“慈母淚”,一般都認為是和文中“不幾天,即聽到外面紛紛傳我被捕,或是被殺了”“連母親在北京也急得生病了”相照應。如果單從這兩句來印證理解的話,“慈母淚”顯然是指作者的母親因擔憂作者當時的險惡處境而落淚,這樣的理解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僅限於此,就失之浮淺了。這首詩在課文的第四部分,是魯迅得知柔石等人遇害,在極度壓抑悲憤中所作的。魯迅在與朋友的信中也明確指明瞭這是一首“悼念柔石的詩”。詩的其它幾聯儘管都曲折的表達了對柔石的悼念,但顯然都不及“夢裡依稀慈母淚”更恰切更深刻的濃縮了對柔石的深深懷念。文章在引了這首詩後,緊接著有一段對柔石母親的敘述,這段文字實際上就是對“慈母淚”的照應和具體解釋。文中說,“我知道這失明母親的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作者想寫一點關於柔石的紀念文章而不能,只得選了一幅一個母親悲哀的獻出自己的兒子取得名曰《犧牲》的木刻,算是隻有作者一個人心裡知道的關於柔石的紀念。木刻中這位悲哀的母親不正是現實中柔石母親的形象化身嗎?作者知道柔石失明的母親眷眷的心,是因為自己也有一位摯愛著自己的母親;作者知道柔石那拳拳的心,是因為自己也和柔石一樣一往情深的關愛著老母親。這是基於這種強烈的情感體驗,心靈才會產生強烈的震顫:自己的老母親在異地聽到自己被捕的傳言時已經是“飲泣”而至於生病了,那麼由己推人,柔石雙目失明的老母親呢?如果他得知自己摯愛的兒子被殺害的訊息後將會怎麼樣呢?“夢裡依稀慈母淚”正是這種假想情景的藝術概括,“慈母淚”也就成了巧妙融會作者悲與憤兩種情感的鮮明意象。它既是對柔石的最深沉的紀念,又是對反動派暴行的無聲勝有聲的血淚控訴。照此說來,“慈母淚”除了寫自己的母親外,更重要的是寫柔石的母親,因為作者寫自己是為了更好的寫柔石,寫自己的母親,恰恰是為了襯托寫柔石的母親。把握住了詩中作者情感的脈絡,才會對詩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寫作用意有更深刻的領會。

  中國的古典詩文特別注重意境的創設和描繪,作者把自己豐富的主觀情意融入精心選取的客觀景象之中,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加以描繪,形成情景相生,水乳交融的藝術境界。所用詞彙義項的選擇都是和意境相一致的,所以意義的獲得也必須通過意境來達成。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一句詩“綠水盪漾清猿啼”,教材把“清”注為“悽清”,是不夠妥當的。因為猿聲是否悽清全在於聽者當時的主觀感受。杜甫的“風急天高猿嘯哀”中猿聲是悽清悲涼的,而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則以猿聲的清脆激越來襯托放還時的愉悅和歡暢,哪有半點悽清之意。那麼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時的心境如何呢?且看詩人入夢之後,“一夜飛渡鏡湖月”,可見遊山的心境何等急切。然而接下來並沒有直飛天姥,而是停在了“剡溪”,因為這裡的水清澈、景清幽,更主要的是“謝公宿處今尚在”。謝公與李白同為詩人,好遊山水,且同是懷才不遇,氣傲王侯。以如此嚮往之心境,“愛人及地”之情懷,又怎會忽地響起淒厲的猿鳴來大煞風景呢?如果是這樣,下文的仙遊景象也就不會寫的那樣瑰麗、雄奇了。可見這裡的“清”並非悽清之意,而是用“清”來描繪猿聲的清脆悅耳,表達詩人對剡溪之景的青睞有加。這樣的理解,詩中和諧統一的藝術境界才不會受到破壞。

  文言詩文的理解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咬文嚼字不是一味的鑽牛角尖,要有合理的思維路線,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必須要強調的是在運用以上五種思路時,還應遵循一個總的原則,那就是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篇不離人,人不離時。

  高二語文來自唐詩的成語介紹

  1.語出盧綸的《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牧》:“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原來是指窗戶軒敞;後來多用作形容為人處世手腕圓滑,面面俱到。

  2.語出沈佺期的《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詩》:“寶馬香車清渭濱,紅桃綠柳禊堂春。”指代駿馬與美車,形容車馬之美。

  3.語出杜甫的《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形容人極為聰明。

  4.語出元稹的《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比喻人見過大世面,眼界很高。

  5.語出崔顥的《江畔老人愁》:“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輪。”含義是出則為將,入則為相;指文武兼備的人物。

  6.語出白居易的《晚春閒居》:“宿酲寂寞眠初起,春意闌珊日又斜。”含義是大好的春光快要完了。

  7.語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向權貴低頭哈腰,討好諂笑;形容卑躬屈膝的樣子。

  8.語出孟郊的《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比喻慈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

  9.語出杜甫的《醉歌行》:“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形容文章氣勢巨集偉,在當時無人能比。

  10.語出杜甫的《哀江頭》:“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牙齒潔白,容貌美麗。

  11.語出張祜《集靈臺》:“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娥眉朝至尊。”形容婦女妝飾素雅。

  12.語出杜牧《贈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因用來指代十三四歲的少女。

  13.語出李白的《草書歌行》:“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又蹙如驚電。”意思是筆一揮動,就呈現出龍蛇舞動的神態;後多比喻草書的筆勢矯健生動。

  14.語出杜甫的《可嘆》:“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變幻如蒼狗。”意思是說天上的白雲像白衣裳,頃刻之間又變得像黑狗。後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15.語出李商隱的《嫦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原指碧綠的海,蔚藍的天;後來用以比喻女子對愛情的堅貞。

  16.語出杜甫的《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淡經營中。”本來是說作畫之前的苦心構思;後來形容苦費心思於謀劃並從事某項事情或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