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鐵系統

  ----莫斯科地鐵。請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1935年5月,莫斯科地鐵正式開通。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地下鐵路系統之一,全長300公里,有150個車站,4000列地鐵列車在9條線上執行,每天運送乘客達900多萬人次。地鐵站的建築造型各異,華麗典雅,鋪設的大理石就有幾十種,不同藝術風格的壁畫、浮雕、雕刻和燈飾裝飾其中,如同富麗堂皇的宮殿。

  建設歷史/莫斯科地鐵 編輯1935年5月15日,蘇聯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正式開通莫斯科地鐵。其建設工程耗時僅3年,一期工程建了兩條線。第一條線路從索科爾尼基公園到市中心斯摩稜斯克,共13站,長11.6公里。後來又建成3條、4條線,到1943年5條線全部通車,40年代末出現了把各條線穿起來的環線地鐵。1962年,世界上最早的行車自動化系統在莫斯科地鐵試用。

  如今,莫斯科地鐵全長220多公里,其佈局與地面的佈局一致,呈輻射及環行線路。地鐵總共有9條線,包括8條輻射線和1條環行線,全長300公里,有150個站臺,4000列地鐵列車在地鐵線上執行,有5000多節車廂。地鐵每天平均開8500多次列車,擔負全市客運量的45%,每天運送的乘客達900多萬人次。地鐵執行速度很快,時速最高達90公里。

  設計規劃

  莫斯科地鐵圖冊莫斯科地鐵的主要結構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狀,其全長為277.9公里,擁有12條線路以及171個車站,其每個工作日大約能接待8-9百萬人次。其所有的線路按照其開通順序的先後獲得1-12的編號,其中最重要的便是5號線--環線,它負責連線起其餘絕大多數線路,其長度大約為20公里。為了戰備,基本建在離地面50米以下,但其中4號線途中有7個車站是建立在地上的,此外3號線以及7號線分別也都有一站在設立在地上;另外,還有3條線路需要通過鐵橋從而穿越,它們分別是1號線、2號線、4號線,其中最獨特的為1號線的麻雀山站,因為該站就設立在莫斯科河的正上方的上。線路的最大坡度為 40‰,最小曲線半徑為300米;軌距為1524毫米。早期修建的區間隧道為淺埋、明挖法施工的雙線矩形斷面,寬7.6米,軌面以上高3.9米。以後修建的區間隧道絕大部分是深埋、盾構法施工的兩個單線圓形隧道,內徑為5.46米。 車站深埋居多,如狄納莫站埋深達40米。深埋車站隧道的斷面採用單拱、三拱立柱及三拱塔柱等幾種形式,並設定島式站臺。站臺寬度一般為10~14米***淺埋車站一般為8~10米***,站臺面至吊頂的高度為4米,站臺長度一般超過150米。深埋車站都裝有自動扶梯,環行線上各站共有82部。平均站間距為1.84公里。列車用第三軌供電,電壓為825伏直流電。

  站臺風格/莫斯科地鐵 編輯莫斯科的每座地鐵站都擁有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來自烏拉爾山、阿爾泰、中亞、高加索及烏克蘭等二十多種不同產地的大理石及各種礦石,鋪滿了車站的大廳。精美的大理石藝術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燈、玻璃拼花以及站臺頂部那些代表著建築者精湛技藝的馬賽克鑲嵌畫,使車站彷彿成了一座藝術博物館。

  地鐵車廂除頂燈外,還設計了便於讀書看報的區域性光源,在車廂門口安裝了報站名用的電子顯示屏。地鐵站除根據民族特點建造外,還以名人、歷史事蹟、政治事件為主題而建造。

  不少地鐵站以俄國大文豪命名,如“普希金”、“契訶夫”、“屠格涅夫”等。其中名氣最響的是“馬雅可夫斯基”站。“馬雅可夫斯基”站是為了紀念蘇聯革命詩人馬雅可夫斯基。地鐵***處立著詩人的頭像,目光深邃“馬雅可夫斯基”站之所以有名不僅在於詩人,更是由於車站的建築特色。這個地鐵站的建築風格被歸入當時的“斯大林式新古典主義”,前衛的設計理念融入了傳統的裝飾元素,別有一番詩人般的浪漫情懷。大廳兩側的每座大理石拱門都鑲著不鏽鋼。一盞盞照明燈圍成圓形,嵌在穹頂。地面中央的紅色大理石“通道”,猶若一條紅地毯,彷彿在歡迎每位乘客。地鐵站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天花板:千萬別以為只是燈飾圍成圓形這麼簡單,其實每個圓圈裡面都另有風光。這裡鑲嵌著蘇聯名畫家傑伊涅卡的馬賽克壁畫,共有31幅。令人歎為觀止的設計方案於1938年在紐約國際展上獲得大獎,使“馬雅可夫斯基”站成為世界級的地鐵站。[2]

  有研究者發現,莫斯科地鐵的十二站正好對應著十二星座:魔羯座對應“新斯羅博達”站;寶瓶座對應“和平大街”站;雙魚座對應的是“共青團員”站;白羊座對應“庫爾斯克”站;金牛座對應“三腳架”站;雙子座對應“巴維列克”站;巨蟹座對應“多勃雷寧”站;獅子座對應“十月”站;處女座對應“文化公園”站;天秤座對應“基輔”站;天蠍座對應“紅色普列斯寧”站;射手座對應“白俄羅斯”站。這些情況實際上有意無意地對應著地鐵站周邊的一部分城市功能,成為開啟莫斯科城市之門的獨特鑰匙!例如,天秤座的象徵意義在於公平、尺度,追求靈活機巧,遵守法律和公正的判決,互利的貿易;而基輔車站所處的地區,正好是俄羅斯的外交部大樓,世界貿易中心,以及最高法院。射手座的象徵意義,是發展那些難以實現的機會,做遠端旅行,擴大與外國聯絡,等等。而自古以來,射手座的標誌就是彎弓欲射的半人馬座,對應的是“白俄羅斯”站。在白俄羅斯站所處的地區,在古代集中著許多驛站,因為馬是古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許多大街的名稱還保留著關於馬的記憶和痕跡:如,“特維爾-驛站”大街,“驛站原野”大街等。此外,這裡還有航空研究所、航空站、茹科夫斯基學院和謝列美切沃1號和謝列美切沃2號機場,都是通向國外的主要航空港口。同樣,其他地鐵站也存在類似的現象,也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加以觀察、比較。這些都只是偶然的巧合呢,還是蘇聯政府按照不為普通人所知的某些既定方針這樣設計和建設莫斯科城市?

  斯大林辦公室

  莫斯科地鐵圖冊莫斯科地鐵中有一處設施,還在地鐵開通之前就已經成為禁地。在當時的第二期地鐵線路的方案中,有一站叫蘇維埃站,在蘇維埃站的地下,在建設的過程中,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要使其適於做莫斯科城防司令部。由於此地被封鎖,因而需要繞行很遠。直到1979年,蘇聯政府花費巨資建了格爾科夫站***後稱為特維爾站***,蘇維埃站才解禁。還有一處地下祕密。二戰前,斯大林曾計劃建最大的體育場,用於期待中的奧運會,按計劃應在1940年建成,可是戰爭打亂了計劃。於是,在原本應該建體育場的地方建了一個地堡,帶有一個大廳,用於發表講話,還有一條隧道,通往主席臺。還設了兩條汽車隧道,通向克里姆林宮和其他地鐵站。從“伊茲馬依羅夫公園”站有一條通道到地堡,該站中間的道路除了運送普通客流外,在需要舉行重大儀式的時候,是為斯大林預備的專用通道。如果仔細看一下就可以知道,其照明裝置明顯地要考究得多,而邊上的道路就沒有。斯大林還下令修建一個防空洞,直通他的昆採沃別墅,在地下15米深處。通向地堡的門是普通門,但是帶有密碼鎖。斯大林不走人工梯,專門為他做了連線其別墅的電梯,空襲時可以躲在地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