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養生保健穴位

  穴位養生看上去很難,其實學起來的時候簡單易懂,沒有想象的那麼複雜,那麼有哪些呢,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日常養生的穴位,歡迎大家的閱讀!

  日常養生保健常用的穴位

  1.扁桃腺疼痛

  指壓“合谷”對於治療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僅能治扁桃腺疼痛,對於牙痛、高血壓、面皰也很有效。“合谷”是將拇指和食指張成45度角時,位於骨頭延長角。

  2.治療便祕的穴位與指壓法

  先臥在床上,放鬆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間向左右二指幅處強壓到稍有疼痛感。由於此處能刺激大腸,使大腸機能活潑,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祕。指壓時先深吸一口氣,一面強壓一面吐氣,6秒鐘後將離開,恢復自然呼吸,如此重複5-10次請人代勞時,採用同樣的呼吸法。

  3.治療出汗的穴位與指壓法

  汗是由腎經與膀胱經支配。所以,稱為“陰谷”即在膝蓋關節內側5釐米左右上方的穴道與稱為“腎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釐米處的穴位,對治療多汗症非常有效。陰谷能夠緩和衝擊肉體性、精神性的變化,更是有助於回覆的穴位,腎俞穴是對因泌尿系統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療效果的穴道。

  4.治療低血壓的穴位與指壓法

  在感到頭重、頭昏腦脹時,稍微強力的指壓叫“百會”的穴位。“百會”在頭的最上部之中心,將兩手的中指置於其上,緩緩吐氣,強力按壓6秒鐘,如此反覆5次,血液迴圈會變為良好。另外,當全身慵懶、手腳冰泠、目眩、站著時頭髮暈時,在腳踝附近有兩個穴位,可以達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腳踝的正後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這兩個點,以與前面同樣的要領強力按壓6秒鐘,反覆做20次。

  5.治療風溼疼痛的穴位及指壓法

  治療上半身疼痛,以指壓“外關”和“內關”最有效。“外關”位於手脖子橫皺紋向上三指寬處。“內關”位於“外關”的反面。治療下半身疼痛以指壓“百里”最有效。

  指壓上述穴位時,必須左右交替,一面吐氣一面壓6秒鐘,如此重複10次,每天運算元次。如果患處腫脹、發炎的話,不可壓患處,而只在患處附近緩緩的壓即可。

  6.治療感冒的穴位及指壓法

  穴位是在頸後側稱為“大椎”之處。挺直身體、頸部向前傾,在頸根處有塊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頸部上面的骨稱為第7頸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間凹窪的中心,即是稱為“大椎”的穴位。

  強力按壓此穴位,能促進組織的發達,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體內鈣與磷的代謝。進而增加對濾過性病毒的抵抗力。

  用這種治療法幾乎可治癒感冒,如果還未能完全復原請再試試以下的治療方法。

  從朝向大椎下的第2個凹窪第2胸椎與第3胸椎間的中心,左右各2釐米左右之處。此穴位稱為“風門”,治療要領同上手無法到達請別人幫忙,連續做10次。

  7.治療高血壓的穴位與指壓法

  在腳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橫紋。在其中央是稱為“高血壓點”的穴位。

  慢慢的吐氣,用兩手的大拇指強力按壓此處6秒鐘。

  在兩腳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請做10次。

  每月不間斷的做此指壓法一年,無論多高的血壓,亦可有很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