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科技論文範文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成功地幫助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關於科技異化的思考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在成功幫助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同時,其異化現象也給人和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潛在的危機。本文從科技異化概念著手,梳理科技異化的表現形式,試圖提出解決科技異化問題的途徑,力求使“魔鬼”變成“天使”,讓科技迴歸其人性,使科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真正造福人類。

  關鍵詞:科技異化 終極關懷 可持續發展 適度原則

  中圖分類號:G3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7

  從英國進入工業革命開始,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在將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成物質財富的過程中,科技異化的現象產生了,科技異化與科技發展相生相伴,共存一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科技異化現象加重,許多學者開始著手研究科技異化,試圖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1 科技異化的含義

  國內學者對科技異化的界定是多種多樣,相對來說,具有權威性的概念有兩種。一種認為:“科技異化,就是指人們利用科學技術改變過、塑造過和實踐過的物件物,或者人們利用科學技術創造出來的物件物,不但不是對實踐主體和科技主體的本質力量及其過程的積極肯定,而是反過來成了壓抑、束縛、報復和否定主體的本質力量,不利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一種異己性力量。”[1]另一種認為:科技異化是“按照人的願望形成的技術的體系,一旦存在,也就開始具有自主性,並且在一定的情況下開始違揹人的意志,變成反對人的力量。”[2]

  前兩者都將科技異化歸結為一種力量,具有一定的狹隘性。筆者認為,科技異化指在進行社會實踐過程中,由於科學技術的使用,人為地加快了被實踐物的發生發展速度,由於各方面原因,而導致被改造物不能適應這種外力的幫助,出現了不受實踐主體人的控制的現象,並且這種現象不利於人類自身的發展,不利於自然的發展,是一種異己的現象。

  2 科技異化的物件

  舒爾曼在《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提到:“在科技發展中首先感受到人與自然的異化,然後感受到人與其文化和環境的異化,最後是人與人性本身的異化。”[3]

  2.1 科技對自然的異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對自然的異化現象隨處可見。例如,冰箱中製冷劑氟利昂的使用,導致臭氧層的破壞;私家車的普及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劇增,造成大氣汙染等等。這些環境問題沒有一件不是與科學技術有關。自上世紀60年代起,環境汙染問題被列為一個全球性的課題,此後人們就在尋求救治的藥方。然而,時至今日,全球環境日益惡化的總體趨勢並未從根本上得到遏制。恩格斯很早之前就提醒過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4]

  2.2 科技對社會的異化

  科技成果帶來的巨大的經濟效益,致使懷著功利主義的個人和集體投入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加快科技共同體的科研程序,提高科研能力,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經濟效益。由此,科學技術成為經濟的“婢女”,更有甚者把科技作為***的工具。

  2.3 科技對人的異化

  技術異化,不僅表現為一種物質性的損害,還表現為對人的精神的傷害。從機器大工業代替手工業以來,越來越多的資本家將科學技術成果轉化為物質財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地位愈加得到鞏固,更多的人們將眼光停留在眼前利益上,而不考慮後代人的利益,人們的信仰也從有到無,導致了黑格爾所說的哲學的空虛,“時代的艱苦使人對於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瑣屑興趣予以太大的重視,現實使很高的利益和為這些利益而做的鬥爭,曾經大大的佔據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們沒有自由的心情去理會那較高的內心生活和較純潔的精神活動,以致許多較優秀的人才都為這種艱苦環境所束縛,並且部分地被犧牲在裡面”。

  3 科技異化的解決途徑

  目前科技異化問題已經上升為一個全球性的戰略問題,它困擾人們進行物質生產實踐,如果這一問題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那麼人類及整個地球將面臨一個重大的威脅。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途徑來扭轉當下的局面,使科學技術發揮更多的正能量:

  第一,加強素質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科技使用者的道德水平,使科技迴歸人性,實現科技的終極關懷。具體說,就是通過對實踐主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認識能力,加強其道德責任感,形成一種自然力――通過教育在人的頭腦中自發形成一種認識,這種認識告誡實踐主體不能破壞自然,要自覺保護自然。這樣在科技的使用中可以減少科技異化現象的產生,使科技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實現科技的終極關懷。

  第二,設立科技監督部門,制定法律法規,對科技成果進行稽核和評估。從科技目標的確立、科技材料的選用、科技人員的素質水平、科技研發的過程、科技成果應用過程等方面對可能產生的科技異化問題進行稽核與評估,叫停可能對人類和自然產生威脅的科研活動,減少科技異化現象的產生,保證人類世界健康平穩發展。

  第三,堅持適度原則。社會科技發展的速度與科技倫理如果沒有協調,將不利於人類發展,因此在使用科技成果時要堅持馬克思的適度原則,使科技倫理的腳步能跟上科技發展的節奏,共同譜寫優美的旋律。

  第四,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堅持自然、社會、人的健康良性發展。我們要將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當代人的利益與後代人的利益相統一,走出環境汙染少、科技含量高、各種資源得到最大發揮的可持續生態道路,這樣才能抑制與克服科技異化現象的產生。

  4 結語

  科技異化問題應引起全人類的重視,科技異化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這就需要充分發揮作為實踐主體的人的主觀能動性,堅持適度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桂花,張雅琪.論科技異化與科技人化[J].科學管理研究,2006,***4***:19.

  [2]賈星客等.作為時代主題的技術哲學[J].中國人民大學影印資料,科技哲學,2004,***6***:37.

  [3]舒爾曼著,李小兵等譯.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