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本科畢業論文模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資訊化部直屬的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你可知道它的本科畢業論文模板是怎麼樣的呢?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航天器專案軟體計劃管理

  摘 要:軟體產品同硬體產品一樣是航天器研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配置項,因此軟體計劃管理是航天器專案管理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確保航天專案中軟體產品按計劃交付所必須的管理過程,在型號研製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關鍵詞:航天器 軟體 計劃管理

  中圖分類號:V4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c***-0164-02

  航天器專案管理是一個涉及單位多、綜合性強、技術複雜、研製週期長的複雜系統工程,管理難度非常大。計劃管理是航天器專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航天器的研製過程中,軟體產品同硬體產品一樣是必不可少的配置項,因此航天器的軟體計劃管理是航天專案管理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確保航天專案中軟體產品按計劃交付所必須的管理過程,在型號的研製過程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分析研究航天器型號的軟體計劃管理及控制措施,對於按時完成型號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航天器研製的通用流程

  專案管理是指為完成某一個特定的目標,應用一定的規範或者規章制度對專案資源進行全面的規劃、組織、協調、控制並使之系統化的過程,即在規定的時間、預算和質量目標範圍內完成專案的各種工作。航天專案管理是專案管理系統中一個分支,綜合性強、技術難度大、涉及的單位多、可靠性要求高,而且研製週期相對較長,因此航天專案管理是一個相對複雜的系統工程。

  航天器設計分為系統設計、硬體設計和軟體設計,通常按照航天器的通用研製技術流程是先由航天器總體單位進行航天器的系統設計評審工作,完成後給各個分系統單位下達分系統的研製技術要求,然後各分系統單位分別開展分系統的方案設計和技術設計工作,下達分系統內部的軟、硬體產品任務書,從而啟動軟、硬體產品的研製工作。

  2 航天器軟體計劃管理的方法

  現階段,航天器研製單位已經結束了以前“手工作坊式”的生產過程,已經引入了相關的計劃、質量管理工具進行軟體的管控。軟體計劃的合理性和準確性直接關係到航天器研製的成敗。軟體的計劃應力求完備,不但要考慮到一些可控因素,同時還要考慮到如果發生意外應如何應變。按照航天器的通用研製技術流程,在分系統完成詳細設計後,啟動軟體產品的研製工作,航天器軟體產品的通用研製流程如圖1所示。

  通常軟體計劃管理使用OPENPLAN工具進行管理,在OPENPLAN中軟體計劃嚴格按照技術流程編制,每個階段安排合理的工期,軟體的最終交付時間滿足分系統的計劃節點要求。

  在整個流程中,主要關注A10:建立和釋出軟體功能基線;A3:原型軟體驗證與確認;A21:軟體入受控庫;A24:建立併發布軟體產品基線;A31:軟體入產品庫這5個控制點,這也是難度比較大的控制點。

  首先,建立和釋出軟體功能基線是軟體研製的前提條件,有了明確的輸入,對軟體來說就是有了軟體使用者需求、軟體任務書、相關通訊協議以及介面檔案,軟體研製單位才能知道軟體該如何幹,這些輸入條件需要分系統研製單位和衛星總體單位進行充分的協調後才能確定,但是在型號研製之初,往往型號設計方案需要反覆協調,輸入條件遲遲無法確定,更有甚者,因為技術方案複雜,航天器總體單位無法提出明確的輸入條件,直接影響軟體研製工作的啟動,可能使分系統的研製計劃受到影響。

  因此抓輸入是航天器軟體計劃管理首先應關注的問題。抓輸入首先是抓航天器總體單位的輸入,分系統研製單位的軟體計劃管理者躍層來督促總體單位的輸入檔案的到位,對計劃管理者來說明顯感覺有些吃力,但是這又是計劃管理者所必須關注的控制點。通常在這個階段運用的管理手段就是協調、及時與上層機關的計劃管理者溝通,督促並安排雙方進行協調,如果此項工作遲遲無法完成,或者已經超出了所能承受的最後完成時間,計劃管理者必須做出決策,就是基於現有的初步協調結果。分系統自行編制輸入檔案,同時反饋給航天器總體單位,作為軟體研製的臨時依據,當然,這個決策必須要爭得相關領導同意後方可執行。抓輸入的第二層意思是抓分系統的軟體使用者需求、相關通訊協議、任務書等輸入檔案,這項工作是分系統的內部工作,是必須完成了分系統級別的設計評審後開展,在這個階段,就需要軟體研製單位參與輸入檔案的討論,很多時候軟體研製單位積極參與到輸入檔案的協調中,可以提前瞭解系統的設計方案,將軟體的實現方式也可以提前與方案設計師進行溝通,有利於方案設計的合理性。

  其次,原型軟體驗證與確認是新研軟體研製的第一個階段。其實按照通用的軟體研製流程,應該是不應該有這個原型版軟體的,但是航天器的特點是設計複雜、研製週期短,在3~4個月的時間內研製出一個全功能的軟體,而且完成了所有的測試工作,實現起來難度很大。因此在現階段幾乎所有新研航天器軟體都在第一階段提一個基本型,研製流程是首先由總體確定一個基本型軟體的要求,再在這個基礎上研製一個基礎版本,由這個版本負責與其他硬體產品的除錯,並根據除錯的結果,改進軟體原型,確定最終的軟體需求。抓原型版軟體的研製是計劃管理者所需要關注的第二個問題,在這個階段主要運用的管理手段就是做好計劃,勤溝通,勤協調。新研型號在原型版研製階段通常比較艱難,方案是新的、軟體是新的、裝置是新的、產品是新的,方案需要軟體驗證,軟體需要在產品上驗證,產品又需要裝置驗證,當所有都是新的時候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解決起來難度比較大,需要各個部門配合,這時候就需要計劃管理者多與設計師進行溝通,多跑現場,做好各種條件保障工作。

  再次,軟體入受控庫是軟體研製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需要完成軟體需求規格說明的編寫,完成軟體詳細設計,程式碼編寫以及單元測試和組裝測試工作,這個階段工作專案比較多,主要是軟體研製單位內部的工作,和其他單位的介面相對較少,因此計劃管理者主要關注點是抓內部資源的衝突,而且要在入庫前安排軟體走查工作。

  最後,軟體入產品庫是計劃管理者最終關注點,入產品庫標誌著軟體產品完成了編碼、測試以及第三方評測等全部工作,具備軟體落焊固化的條件,在這個階段計劃管理者需要關注的是要抓產品升級。因為在這個階段軟體產品要參加系統測試和整星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會發現各種問題,有可能是方案設計的問題,也有可能是軟體設計的問題,因此可能會發生多次的軟體升級,因此本階段要針對每一次升級制定計劃,編制軟體升級計劃,如圖2所示並做好跟蹤,聯合軟體產保經理做好軟體的版本控制工作。   綜上所述,計劃管理者編制好軟體研製計劃,按時跟蹤,主要關注上述5個控制點,即可較好地管理好軟體產品。

  3 航天器軟體計劃管理的難點及措施

  經過調研,在平時的軟體計劃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有以下3條:

  ***1***輸入條件不能按時到位,影響計劃節點;

  ***2***軟體版本太多,版本升級計劃不到位,導致各方資源衝突;

  ***3***軟體研製過程中人力資源、裝置資源衝突,需要綜合調配解決輸入條件不能按時到位的困難解決辦法在前面已經敘述,這裡不再贅述。

  研製過程中版本升級計劃做不到位的情況經常可以遇到,通常計劃管理者只做了第一個版本入庫的計劃,至於後續版本管理者關於軟體會發生多少問題,後續會出現多少版本,無法提前做策劃等狀況,則瞭解總體的測試計劃,配合分系統的測試計劃,制定軟體版本的研製和升級計劃非常必要。因為在科研生產資源衝突極其嚴重的時候,只有制訂計劃,各研製單位才能依據計劃調配資源,使各種資源儘可能滿足各型號的計劃要求。否則很容易出現某個版本研製未完成,還不具備入庫條件,而這時候整星催促要上星測試,那麼只能把這個版本匆忙入庫,更改功能基線,原本為此版本安排的各種資源需要重新調配,浪費了資源,等打算重新啟動的時候資源已經調配給別人了,影響最終的產品交付。因此軟體計劃還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任務中的資源衝突的問題,近年來中國航天器型號任務逐年遞增,幾乎所有型號專案都受到資源的約束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大幅提高產能滿足市場需求是航天器研製單位所面臨的巨大挑戰,軟體研製工作也不例外。資源衝突主要包括人力資源衝突、裝置衝突、場地衝突,而每項資源衝突又分為型號之間衝突和型號內部兩種衝突。資源被同時分配到幾個不同的型號時,或者當不同型號同時需要使用某種有限資源時衝突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在多型號並舉的管理模式中,解決資源衝突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通過合理確定各個型號在不同階段的優先順序,從而達到有效利用資源實現各個型號目標的目的。為了實現高效率、低成本、高質量的計劃管理,建立綜合策劃制定,航天器研製單位已經形成了“型號-產品-部門”三級排程體系,“型號”一級主要下達任務需求,“產品”一級安排產品綜合計劃,“部門”一級調配內部資源,三級排程體系的執行必須以科研生產綜合策劃為前提,科研生產綜合策劃是對全年的各型號的需求進行綜合分析的工作,明確各項任務的巨集觀計劃和先後次序,作為各型號全年工作策劃的輸入,因此軟體產品研製的各項資源是在綜合策劃的基礎上進行調配,每年年初各部門根據型號計劃安排各項資源,使資源儘量滿足各型號需求,如果各型號都能夠按照預期的計劃完成各項工作,出現資源衝突的機率不大。往往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按照計劃完成工作,或者臨時計劃較多,打破年初對各類資源的統籌平衡,從而導致資源衝突。解決資源衝突的辦法就是做好計劃,嚴格執行計劃,對推遲或者延誤的專案及時通知相關單位,必要時刻求助的各級領導的協調。

  4 結語

  該文從航天器軟體研製技術流程出發,陳述了軟體計劃管理的幾個控制點以及控制措施,給航天器軟體的研製提供了一系列科學的、可操作性的輔助管理方法,為有效提高航天型號軟體的可靠性及質量提供了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袁家軍.神舟飛船系統工程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

  [2] 許愛軍.航天型號進度控制研究現代管理,2011.

  篇二

  航天員健康管理研究綜述

  摘 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探討了當前航天員的健康管理研究狀況,主要集中在運動、飲食、心理三個方面。旨在引起我國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引起更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加強我國航天員的身心健康研究,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關鍵詞:航天員 健康管理

  當越來越多的“天行者”與太空親密接觸,承載著人類神聖使命的時候,他們的太空失重會引起一系列的生理變化。失重期間肌肉質量和體積明顯減小,同時發生肌肉力量降低,易疲勞和肌電發放對肌力的比例增大等功能性變化。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如憂慮、厭倦、抑鬱、思念親人和人際關係緊張等。為了減少航天員由於失重而引起的生理變化,維持像在地球那樣的健康狀態,航天員們不得不每天運動8小時來維持肌肉強度。所以要根據每個航天員的具體情況制訂運動計劃,希望航天員在執行這些計劃後,能夠維持其有氧運動能力、骨密度和肌肉質量。

  1.航天運動管理

  1.1多功能自行車功量計

  主要用它進行手和腿的訓練。飛行前,航天員在自行車功量計上進行最大耗氧量的運動實驗,確定他們各自的最大運動負荷。資訊由電腦分析,制訂出每名航天員的運動程式。飛行中,所有航天員每個月都要在自行車功量計上進行一次檢測,瞭解他們身體的情況。運動時的負荷量取決於航天員飛行前測量出的最大運動負荷。自行車功量計檢測時的運動程式是:安靜休息5分鐘,以最大運動負荷25%的負荷運動5分鐘,以最大運動負荷50%的負荷運動5分鐘,以最大運動負荷75%的負荷運動5分鐘,然後在低負荷的情況下恢復5分鐘。

  1.2多功能跑臺

  通過增加跑臺的運動速度和對航天員身體加負荷的方法來進行訓練。在跑臺的兩邊有兩條彈力束帶,與航天員腰部的挽具相連,將航天員固定在跑臺上。可以通過調整加在航天員身上的橡皮帶的彈力,使加在航天員身上的力相當於他體重的66%~100%。通常用的力是相當於航天員在地球時體重的75%。

  跑臺有多種功能,航天員在上面不僅可以進行連續、有節奏的20~30分鐘的運動,也可以進行類似地球上的步行和跑步,在運動時還可以提供不同的阻力。這將有助於維持骨密度和肌肉

  質量。

  1.3間歇性阻力運動裝置***IRED***

  IRED主要由兩個圓筒組成,每個圓筒內有13個磁碟片或橡皮帶束。橡皮帶束通過一串橡皮帶與中心軸相連。航天員在使用時可以調整橡皮帶束的數目,然後拉系在軸上的繩索。橡皮帶束產生阻力。它的數目越多,阻力越大,直到每個圓筒產生135牛的阻力。這種裝置也可以用於其他運動,如果與一個肩帶挽具系統相連,可以進行深彎曲運動,稱之為下蹲運動;用它也可以進行背部和腳後跟抬起運動。進行這些運動時,小腿、大腿、臀部和背部的抗重力肌用力。

  雖然這三種運動裝置是維持太空中人體健康比較好的運動設施,但具體需要有多大的運動強度來維持骨和肌肉的健康狀態,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2.航天飲食管理

  2.1航天食品的概念及要求

  航天食品是專供宇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和返回著陸等待救援期間食用的食品及飲料。與地面食品不同,它必須滿足特殊

  要求。

  2.1.1要確保衛生安全,不能發生任何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

  2.1.2要營養豐富,能量含量高,易消化吸收。宇航員每次都承擔著一系列的任務和試驗,要在空間站或飛行器中待上一段時間,營養補充問題異常重要。因為在失重初期,宇航員往往出現噁心感,以及“空間運動病”引起的食慾不振、冷漠、胃不適、嘔吐頭痛等,導致他們體重減輕,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在太空中航天員的日卡路里攝入量比他們的推薦量少20%***原因不明***。另一方面,在失重環境下工作,宇航員也是很花費力氣的,造成了能量的額外消耗。所以航天食品應以高蛋白質為主,能提供高熱量滿足宇航員的需要,幫助他們保持身體健康,控制體重下降。2006年7月17日,中國科研人員的研究表明,蠶蛋白質含量很高,有望成為長期生活在空間基地的宇航員的高營養食品。

  2.1.3食品包裝必須便於在太空環境中食用,要經得起高溫

  高壓的考驗,還要抗衝擊、抗擠壓、重量輕、體積小。而且食物保鮮也是重要環節,目前大多采用覆水食品,即食品製成真空脫水狀態。宇航員食用是通過注水,蒸煮時加入水分使食品復原為平時的食用狀態,一般要求水溫在21度左右,10分鐘內復原。另外,食物大小應以一口為宜,無殘渣,以免失重狀態下,食物殘渣四處飛濺,汙染及破壞儀器,儀表等裝置。

  2.1.4食品要科學合理,富於變化。以便保持宇航員良好的心理狀態。在神舟六號上天之前,航天醫學專家們就為兩名宇航員制定了詳細的太空食譜。這份食譜中共包括50多種各類食品,包括米飯、八寶飯、牛肉丸子、墨魚、香菇菜心、素什錦等,在吃飯的同時,宇航員還可以喝上咖啡、綠茶、橙汁以及奶油濃湯等飲料。

  2.1.5航天醫學家們針對飛行中宇航員體內的鉀、鈣、鈉、氨基酸等的喪失,在食品中補充了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以保持體液電解質平衡和防止一些生理功能失調。

  2.2防輻射食品

  太空輻射是一種包含伽瑪射線,高能質子和宇宙射線的特殊混合體。它對宇航員的視網膜產生危害,易引發白內障。它還能損害人類的DNA,使細胞變異,甚至癌變。宇航員在宇宙空間中的時間越長,他們的機體受損的程度越大。在地球上,每人每年平均接受的輻射量約為350毫雷姆,而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的宇航員在9天的任務中受到了1140毫雷姆的輻射,相當於地球上一個人3年中接受輻射量的總和。而且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宇宙射線中可破壞神經元,直接損害記憶,影響思維過程。

  美國太空輻射實驗室的專家們研究證明,食用草莓能幫助宇航員減輕宇宙射線的危害。他們模擬了一個太空輻射環境,在持續8周的實驗中,給98%的小白鼠吃普通食品,給2%的小白鼠吃加了凍草莓的食品。實驗初期,兩組都因受到輻射而出現不良反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研究人員發現食用普通食品的小白鼠越來越弱,而食用草莓的小白鼠卻變得更活躍。

  每100克草莓中含有50~100毫克的維生素C,比蘋果、葡萄等水果高10倍以上。同時它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多酚類抗氧化物質。而這些營養物質都可以抵禦高強度的輻射,減緩紫外線輻射對面板造成的損傷。而對於DNA的問題,專家們發現葉酸可以幫助修復機體DNA,而且宇航員能夠直接吸收葉酸,所以可以藉助葉酸補充劑來提高機體葉酸水平,達到加速修復的目的。

  2.3中藥補劑

  在航天失重環境中長時間停留可引起機體多個系統發生適應性改變和一些病理生理性質的變化,其中又以失重對心血管、肌肉、骨等系統的不良影響對宇航員健康和安全關係最大,故也最受重視。我國航天醫學工作者根據失重對不同生理系統的影響,以中醫辯證的理論為基礎,在各自的研究領域中進行了中藥防護措施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他們認為失重期間的血液迴圈障礙與中醫中的“血瘀證”相似,這就使中醫的“證”與西醫的病理改變建立了相關性聯絡。由此類推,還可驗證航天中長期飛行中出現的脾氣慮證、腎陰慮證、陰慮陽亢證與西醫病理變化的相關性,建立特異性、重現性的客觀指標,所以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分型與分期共參,是中藥抗失重的獨到之處。而且一旦進入失重狀態,脊柱立即延長,身高可增加4~5釐米,宇航員下身承重骨,特別是骨盆、腰椎、股骨頸、下肢骨的骨密度顯著降低,骨礦質丟失率為每月1%~2%,但上身骨並無明顯變化,顱骨骨密度反而還有些升高。在失重期間血鈣升高,小腸鈣吸收減少,經大小便排出的鈣量增加,從而出現負的鈣平衡。還會出現血流緩慢、血栓形成、血脂增高、紅細胞壓積增高等現象。經研究得出結論,航天中長期飛行中血液迴圈障礙是機體各生理系統在失重狀態下共同的生理病理基礎。

  目前根據中醫藥理論,對抗失重生理適應的複方主要有丹黃合劑、參川熟合劑、丹黃刺合劑、人身複方及強骨抗痿方等。在複方的研究中,由於失重狀態出現明顯的“血瘀證”表現,所以在選藥組方中多選用活血化瘀類中藥,由丹蔘、黃芪組成的丹黃合劑的研究頻率最高。丹蔘藥理廣泛,除改善血液迴圈外,還可增強免疫功能,調節組織修復和再生,對骨骼肌肉系統也有一定作用;而黃芪則對迴圈、免疫系統均有作用。

  3.航天心理管理

  航天員在太空飛行時長期處在與世隔絕的太空中,密閉狹小的座艙、靜寂無聲的太空環境、規定好的交際方式、與地面有限的聯絡及失重所造成的不適感等都會使航天員產生一種被遺棄的感覺,這些心理反應如不克服,將會影響到航天員的健康和工作。所以在對航天員進行嚴格的心理素質選拔和心理培訓的同時,要成立地面心理支援小組,防止和解除航天員在飛行中的心理障礙。要求所有空間站的航天員和地面工作人員填寫一份標準格式的調查表。在軌道飛行時,這次調查問卷的軟體將裝載和執行在空間站上的人體研究裝置工作站的膝上型電腦中。資料將被儲存在硬碟上,並備份到一個專門用於實驗的儲存卡中。航天員將拿到電子版的調查向卷,並將他們的資料儲存在一個加密的檔案中。這個軟體中包括一個關於心情的問卷調查,一個關於團隊和工作環境的問卷調查和一個危急事故記錄。每次飛行前後,航天員將參加每週20分鐘的調查問卷會。在執行任務過程中,航天員在每週三將接受20分鐘的調查問卷會。地面控制人員也進行與航天員一樣的調查。這可以及時跟蹤調查航天員的心理變化,把握其心理動態,防患於未然。

  參考文獻:

  [1]田野.運動生理學高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沈羨雲.21世紀失重生理學研究的展望[J].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2003***12***:573~576.

  [3]沈羨雲.試論中國的養生之道與航天防護措施[J].中國航天.2004***6***:34~36.

  [4]沈羨雲.影響航天員健康的環境和心理因素[J].中國航天.2006***3***:29~31.

  [5]沈羨雲.太空中,失重有什麼危害?[J].科技視野.2004***5***:23~24.

  [6]沈羨雲,唐承革.航天員的心理健康[J].百科知識.2004***10***:44~45.

  [7]沈羨雲,唐承革.美國宇航局航天醫學家的一些研究***上***[J].中國航天.2006***9***:38~43.

  [8]沈羨雲,唐承革.美國宇航局航天醫學家的一些研究***下***[J].中國航天.2006***10***:38~43.

  [9]孟慶軍.失重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及其對抗措施[J].生物學通報.2002***6***:17~18.

  [10]張林,謝鳴.失重生理適應的中醫藥研究思路探析[J].中醫藥學刊.2005***4***:616~617.

  [11]蠶有望成為航天員的航天營養餐[EB/OL]..

  [12]吃草莓防輻射[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