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文言文知識點複習資料

  八年級的期末考試就要到了,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複習得怎麼樣了?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文言文知識點、桃花源記

  一、 詞語解釋。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緣:沿著。

  2、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鮮美:鮮豔美麗。落英:落花。

  3、甚異之。異:對……感到詫異。

  4、豁然開朗。豁然:開闊的樣子。

  5、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儼然:整齊的樣子。屬:類

  6、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通:交錯相通。

  7、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怡然:喜悅的樣子。

  8、問所從來,具答之。具:詳盡。

  9、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妻子兒女。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

  10、處處志之。志:作標記。

  11、尋向所志。尋:尋找。向:先前***的***。志:標記。

  12、聞之,欣然規往。欣然:高興的樣子。規:計劃。

  13、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尋:隨即,不久。津:渡口。

  二、 翻譯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翻譯:芳香的野草鮮豔美麗,落花到處都是。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翻譯: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

  3、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翻譯:土地平坦開闊,房屋整整齊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4、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翻譯: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能聽見雞狗叫的聲音。

  5、男女衣著,悉如外人。翻譯:男女穿戴,完全與桃花源外的人一樣。

  6.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翻譯:老人小孩都充滿喜悅之情。

  7、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翻譯:帶領妻子兒女及鄉鄰來到這與人世隔絕的地方

  8、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翻譯:***他們***問起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漢朝,更不必說魏晉了。

  9、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翻譯:這個人詳細的介紹了自已所聽到的事。

  10、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了。” 翻譯:這裡的人告訴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邊的人說啊。”

  11、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翻譯:尋找以前做的標記,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不到路。

  12、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此後就再也沒有探訪的人了。

  三、回答下列問題:

  1、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表現了漁人是在迷路的情況下偶然發現桃花源的幾個句子。是: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2、寫出文中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是: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寫出描寫挑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用原文***是: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並怡然自樂。

  4、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5、本文虛構了一個理想的社會,從總體上描繪了這一世外桃源生活圖景的是:土地平曠,屋舍鏟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髻

  6、描寫桃花源生活環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7、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挑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8、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b.餘人各復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9、表現“村人”都來關心漁人的句子是?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10、表現漁人背信棄義的句子是:詣太守,說如此。

  11、說桃花源人來桃花源的原因句子是: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12、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 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13、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目的是什麼? 答: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作者不滿當時現實,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河理想社會的嚮往與追求。

  14、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皆嘆惋”的內容又是什麼? 答: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皆嘆惋”的內容是①世界變化大。②時間過得快。③外面得世界戰爭頻繁,依然黑暗腐朽。④慶幸自己得社會和平***。

  15、由“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你能從中聯想到那些人生啟示?

  圍繞“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為,必須經歷一些艱難苦難”回答即可。

  16、作者為什麼寫劉子驥尋訪桃花源“未果”?

  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給桃花源增添奇異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存在,隱含作者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

  17、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寫漁人有怎樣的作用? 答案:漁人是一個背信棄義、不守承諾的人。 寫漁人的作用:一方面與桃花源中的淳樸好客形成鮮明對比,加深人們對桃花源外社會的認識,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會。另一方面, 本文以漁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寫漁人是組織材料的需要。

  18、你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難於桃花源,不復出焉的行為的?

  桃花源人在當時是很幸運的,躲避禍患,生活***,但從積極意義上來講,躲避不是永久的,應該起來抗爭。***談自己的想法即可***

  19、作者筆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樣的特點?***作者追求的是怎樣的生活?*** 環境優美、生活幸福、民風淳樸,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理想社會。

  20、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語一直沿用至今,請寫出來並解釋。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樂而環境幽美的世界,現在用以比喻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地方。

  豁然開朗:一下子現出開闊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明亮,也比喻心裡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與“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成語。***

  無人問津:沒有人來問渡口了,比喻沒有人再來嘗試或過問。

  落英繽紛: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21、怎樣看待陶淵明筆下的理想社會?

  它與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比,是作者不滿當時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批判,客觀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跡,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四、習題精選:

  ***一***2008年吉林省 閱讀《桃花源記》,回答下列問題:

  8、本文作者陶淵明是東晉時期著名詩人,《 》是他的著名詩作之一。

  9、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 ******2***便要還家*** ***

  10、陶淵明在《桃花源詩》中有“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的詩句,文中哪句話與其表達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時代,賦役繁重,戰亂紛起,但文中描繪的卻是另外一番圖景,這寄寓了他什麼樣的願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傳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簡練的文字寫出了桃花林的絕美景色。請你用自己的語言形象地將桃花林的美景描繪出來。***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3分***

  ***二***08年雞西市 閱讀“林盡水源,便得一山,……‘不足為外人道也!”

  1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屬: 要:

  13.用現代漢語解釋下列語句。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14.在文中找出表現桃花源中人精神狀態的句子,寫在下面。

  15.作者在文中勾畫了自己的理想社會,請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三***08年湛江市 閱讀《桃花源記》,回答17—20題。

  17、解釋詞語。***4分******1***欲窮其林 窮: ***2***便要還家 要:

  ***3***處處志之 志: ***4***欣然規往 規: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B.、問所從來,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C、其中往來種作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D.、便扶向路尋向所志

  19、翻譯:“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4分***

  20、閱讀思考,簡要回答:***1***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社會,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這在文中也有暗示,請找出相應得一兩處語句;***2***文章第二段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

  ***2***

  ***四***2008年南充市 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24-27題***10分***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其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徽即琴絃音位的標誌。

  24.解釋詞語:***2分*** ⑴漁人甚異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穎脫不羈 *** *** 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25.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答:

  26.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絃,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答:

  27.翻譯下列句子。⑴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譯:

  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譯:

  文言文知識點、陋室銘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有仙則名。……有龍則靈。 名:出名。靈:成為靈異的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惟:只。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氣,這裡指品德高尚。

  3、.調素琴:調:調弄,這裡指彈***琴***。

  4、無絲竹之亂耳。絲竹:這裡指奏樂的聲音。亂:使……亂。

  5、無案牘之勞形。案牘:案,文書,案卷。牘,公文。案牘是官府的文書。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

  二、翻譯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翻譯: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譯: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翻譯: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譯: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三、回答下列問題

  1、《陋室銘》一文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統領全文點明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清幽恬靜雅緻、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作者在文中結尾提到古代賢士,並且引孔子的話,表現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或用比喻讚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陋室銘》一文中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是: 孔子云:何陋之有?

  7、《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8、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9、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為什麼?

  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質條件的好壞,而是精神世界的純潔與充實,他們鄙棄功名利祿,不趨炎附勢,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汙,保持著自己堅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覺其陋。

  10、從本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積極還是消極的?

  從本文表達的高尚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看,作者的思想是積極的從獨處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來,使自己與汙濁的社會隔離開來等作法來看,又是消極的。

  四、習題精選:***一***2008年重慶市

  9.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4分*** ***1***有仙則名*** ***

  ***2***談笑有鴻儒*** ***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

  ***4***無絲竹之亂耳*** ***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

  ***3***談笑有鴻儒

  ***4***無絲竹之亂耳

  11.下面對選文內容和寫法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託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對高潔情操的追求。

  B.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明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鄙棄。

  D.作者在結尾處引用孔子的話,意在表明只要環境清幽寧靜,生活閒適,“陋室’,就不陋。

  1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於作者這種交友方式,你有什麼看法? ***4分***

  ***二***2008年廈門 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註釋】①“商”和下文的“賜”皆為孔子弟子。②益:長進。③損:減損。④賢己者:比自己賢良的人。⑤說:談論。⑥視: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魚之肆:賣鹹魚的店鋪。

  14.解釋下列句中的劃線詞語:***3分***

  ①談笑有鴻儒 ②無案牘之勞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15.在《古漢語詞典》中,“日”字有以下幾個義項。請根據語境判斷哪一個義項最適合[乙]段“則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號******2分***日: A.太陽 B.白天 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與賢己者處,賜好說不若己者。

  17.簡答題:***5分***

  ***1***[乙]段中的“芝蘭之室”,後人常用來喻指賢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稱得上是“芝蘭之室”。***2分***

  ***2***[甲]段“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視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話題。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樣的個性化感悟?請聯絡文段內容自選角度具體談談你的看法。***3分***

  文言文知識點、愛蓮說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1、可愛者甚蕃。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滌。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陶後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7、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二、翻譯重點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翻譯:我唯獨喜愛蓮從汙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翻譯: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後鮮有聞。翻譯: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翻譯: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麼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翻譯: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能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比喻君子美名遠揚的語句是:香遠益清。寫君子行為方正,通達事理,不攀附權貴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周敦頤《愛蓮說》:***體現不與世同流合汙***詠蓮名句***或描寫蓮美好形象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3、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汙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4、公園花展,觀賞牡丹的人總比觀賞其它花的人多,用《愛蓮說》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表現主人不受世俗羈絆,對世俗生活厭棄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6、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對比,集中表現蓮高潔品質,現在人們常用來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汙而又潔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7、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託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讚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願與世同流合汙、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8、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9、細細考慮,“菊之愛”可以有兩種含義:一、做一個避世的隱士。二、像陶淵明那樣保持獨立的人格。你贊成哪一種說法?談談看法***自圓其說即可*** 如:贊成兩種都有道理。作者意思是:避世者不染塵世之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境界更高。 10、孟子認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與本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種觀點,談談你的看法。***自圓其說即可***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的思想受環境影響,“孟母三遷”說的即是這個道理。答法二:同意本文的觀點,只要保持堅貞的節操,潔身自好,即使處於汙濁的環境中也能不受影響。

  四、習題精選: 2008年海南省 愛蓮說 周敦頤***北宋***

  19、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A、可愛者甚蕃***pān *** B、出淤泥 ***xū*** C、濯清漣***zhū*** D、不可褻玩焉***xiè***

  20.解釋下面加點的詞在句中的含義。***4 分***

  *** l ***香遠益清 益: *** 2 ***亭亭淨植 植:

  *** 3***陶後鮮有聞 鮮: *** 4***宜乎眾矣 宜: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 分***

  ***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譯:

  *** 2***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譯:

  22、從作者對蓮花的喜愛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追求?*** 2 分***

  文言文知識點、核舟記

  一、解釋詞語:

  1、奇巧人:指手藝奇妙精巧的人。

  2、為宮室:為,做,這裡指雕刻。

  3、罔不因勢象形:全都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罔不,無不,全都。因,順著,就著。象,模仿,這裡指雕刻。

  4、嘗貽餘核舟一:貽***yí***,贈。

  5、高可二黍許:可,大約。許,上下。

  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後赤壁賦》裡的文句。“水落石出”出自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7、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前赤壁賦》裡的文句。徐,緩緩的。興,起。

  8、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麼似的。語,說話。

  9、其兩膝相比者: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比,靠近。

  10、絕類彌勒:類,像。

  11、矯首昂視:抬頭仰望。矯,舉。

  12、神情與蘇黃不屬:不屬,不相類似。

  13、珠可歷歷數也: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14、若聽茶聲然: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若……然”,相當於“好像……的樣子”。

  15、其船背稍夷:夷,平。

  16、勾畫了了:了了,清楚明白。

  17、曾不盈寸:竟然不滿一寸。盈,滿。

  18、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修狹,長而窄。

  二、通假字:

  1、詘***qū***右臂支船 ***詘,同“屈”,彎曲。***

  2、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橫”,橫著***

  3、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同“揀”挑選***

  4、為字共三十有四 ***有,同“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文言文知識點、大道之行也

  一、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1、選賢與能 與:通“舉”,舉薦,選拔。

  2、講信修睦: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3、古人不獨親其親 親:以……為親。親:親人、父母

  4、不獨子其子 子:以……為子。 子:子女。

  5、男有分,女有歸 分:職分、職業.。歸:女子出嫁。

  6、貨惡其棄於地也 惡:憎惡 。

  7、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造反。 賊:害人。 作:興起

  8、是謂大同 是:這。 大同:理想社會。

  二、譯句:

  1、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翻譯: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翻譯:所以人們不單純只是奉養自己的父母,也不單純只是撫育自己的子女。

  3、男有分,女有歸。翻譯: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適時婚嫁。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翻譯: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共有的。

  三、習題精選: 08年深圳市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文字,完成6~8題。

  ***甲***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似與遊者相樂。***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詞***2分***

  ***1***潭中魚可百許頭 ***2***佁然不動

  7.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水尤清冽: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描寫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則描繪了大同社會的人文美。結合兩文,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理想中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4分***

        文言文知識點、參考答案

  《桃花源記》

  ***一***2008年吉林省

  8、飲酒***歸園田居******1分,只要是陶淵明著名詩作即可***

  9、***1***交錯相通***互相通達*** ***2***通“邀”,邀請***共2分,每小題1分***

  10、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2分,抄寫全句也可***

  11、圍繞“沒有剝削壓迫,沒有戰亂,生活***富足”回答即可。***2分***

  12、圍繞第一段中描寫桃花林景色的語句,運用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即可。***共3分,結合作品內容1分,修辭手法1分,語言生動形象1分***

  ***二***2008年遼寧省雞西市

  12.屬:類 要:同“邀”,邀請。 評分標準:***2分***每詞解釋1分

  13.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評分標準:***2分***重點詞“乃”、“無論”翻譯正確可得2分,各1分。

  14.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評分標準:***2分***每句 1分,錯字不得分。

  15.示例:沒有戰爭、沒有飢餓,沒有貧窮,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科學技術發達,社會文明進步。評分標準:***3分***內容合理2分,語言表述1分。

  ***三***2008年廣東省湛江市

  17、窮盡、走盡;通“邀”,邀請;做標記;計劃,規劃

  18、D

  19、帶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往來。

  20、***1***①“忽逢桃花林”、“漁人甚異之”②“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2***表達了作者對沒有戰亂、寧靜和平和自由和諧的理想社會***生活***的追求。

  ***四***2008年南充市

  24.⑴對……感到驚異 ⑵交錯相通 ⑶ 束縛,約束 ⑷停止***2分***

  25.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1分***

  26.不是,他只是作出撫琴的樣子。***1分***這反映了他無拘無束,本性率真,面對窮困的生活,自得其樂的性格。***意對即可******2分***

  27.①老人和小孩,都和悅幸福,自得其樂。 ***2分***

  《陋室銘》***一***2008重慶市

  9.***共4分******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鴻:大***3***調:調弄,這裡指彈奏***4***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裡泛指奏樂的聲音***每題1分***

  10.***共4分******1***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或“這間簡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內***或“苔蘚給石階鋪上綠毯,芳草將簾內映得碧青”******每小題2分,其中每小句1分***

  11.***共3分***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於屋主人品德高尚***

  12.***共4分***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是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示例②: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2008年廈門

  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4—17題***14分***

  14.***3分***每個解釋1分。酌情給分。

  ①博學的人 ②使身體勞累 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給分。

  ①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顯得簡陋了。

  ②商喜歡和比自己賢良的人相處,賜喜歡評論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現錯別字不得分。

  諸葛廬***南陽諸葛廬***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題要求:內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話題,從正、反面談皆可,要結合文段內容;語言表達清楚流暢。內容2分,語言1分。脫離文段泛泛而談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認為物件的選擇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要選擇那些可以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應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與這樣的人相處自己便能不斷受到好的影響而不斷提高。這就是所謂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會在賢於自己的朋友的影響下成長一樣。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養之外,朋友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所謂“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與“善人”、“鴻儒”交往,有助於修身養性。

  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①也日益②,賜也日損③。”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好與賢己者④處,賜好說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視⑥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故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⑦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⑧,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選自王肅《孔子家語》***

  譯文:孔子說:我死之後,子夏會比以前更有進步,而子貢會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問:為什麼呢?”孔子說:子夏喜愛同比自已賢明的人在一起,***所以他的道德修養將日有提高***;子貢喜歡同才質比不上自已的人相處,***因此他的道德修養將日見喪失***。不瞭解孩子如何,看看孩子的父親就知道***孩子將來的情況***了,不瞭解本人,看他周圍的朋友就可以了,不瞭解主子,看他派遣的使者就可以了,不瞭解本地的情況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所以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種植芝蘭散滿香氣的屋子裡一樣,時間長了便聞不到香味,但本身已經充滿香氣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長了也聞不到臭了,也是融入到環境裡了;藏丹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紅,藏漆的地方時間長了回變黑,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所以說真正的君子必須謹慎的選擇自己處身的環境。

  《愛蓮說》 2008年海南省

  19 、D 本題2分。

  20 、*** l ***益― 更***更加*** *** 2 ***植― 立***樹立*** ***3***鮮― 少 ***4 ***宜― 應當***應該,當然*** 4 分.每小題1 分,寫錯字不給分。

  21. *** l *** ***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2***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本題4 分。每小題題2 分。“遠觀、襲玩、謂、隱逸”等詞為得分點,要落實,少譯每一處扣0 . 5 分

  22、追求高尚情操,正直人格。本題2 分,意思對即可。

  第24課 《大道之行也》08年廣東省深圳市

  6、2分***1***大約***1分*** ***2***呆呆的樣子***1分***

  7、4分***1***水格外清涼。***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其中“尤”、“清冽”各佔0.5分,如學生把“尤”翻譯成“尤其”也給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幹的人選拔出來,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2分******得分要點:整句翻譯通順給滿分; “選賢與能” 翻譯通順給1分, “講信修睦” 翻譯通順給1分***

  8、4分此題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會的人文美***或“大同社會、天下為公”***兩者結合起來,表達通順的給滿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則酌情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