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教學內容之安排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教學內容之安排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特色教學內容之安排全文如下:

  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是以能源電力類專業為主體的高職院校,由於圍繞電力行業企業對高技能人才需求,緊跟電力行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確立“植根行業、對接企業、鎖定職業、服務就業”的專業建設思路,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依託行業的優勢和實訓基地的支援,培養的學生具備過硬的動手能力和優良的職業素質,因此該學院培養的電力類專業畢業生絕大部分順利到電力行業就業,實現了專業行業對接。根據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以及電力行業需要,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加大課程建設力度,大力推行以職業能力為主線、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作為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整體課程體系中有機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亦應體現職業能力主線、工作過程導向。本文擬以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為例,結合電力行業,探討作為高職思政課特色教學體系核心的特色教學內容的安排設定,以提升思政課的教學效果,更好地為專業、職業、學生可持續發展服務。

  一、特色教學內容的安排原則

  ***一***概而精原則

  高職思政課的內容安排,應體現概而精的原則,即應使高職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當代中國最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以及社會主義道德法制規範。該原則涉及當前國家對思政工作的總體把握,涉及對高職教育特點的把握、對高職思政課總體目標和課程體系的整體把握、對高職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把握,等等。該原則可以很好地解決教育目標與課程設定不配套、課程目標與學制短、人才培養要求與生源狀況之間的矛盾。

  ***二***職業化原則

  高職思政課的內容安排,要體現職業化原則,即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中滲透職業教育,充分體現職業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這應是高職思政課教學最大的特色所在。思政課教學應把課程理論、政策與學生政治素養、專業發展、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重點講解職業大環境,包括對專業行業產業政策、就業、創業形勢、職業發展趨勢、職業發展軟實力等問題進行詮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重點講解職業道德,等等。教師應熟悉專業對大學生職業素養的要求,從而在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的職業素養進行培育,如誠信、敬業、創新、艱苦奮鬥等,以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其職業競爭力。

  ***三***與行業、崗位對接原則

  高職思政課的內容安排,還應體現與行業、崗位對接原則,即堅持就業導向,根據不同專業的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要求,將思政課教學與專業對接的行業、崗位結合,儘可能多地接觸產業、行業、企業、職業,逐步做到專業與行業企業的“無縫對接”、學生與崗位的“無縫對接”。就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而言,應緊密結合電力行業、崗位的實際情況和特性要求。電力行業、崗位人才應具備較強的適應性、較高的綜合素質、較廣的知識面以及一定的創造才能。同時電力人才應具備包括基本技術知識、電力知識以及有關社會科學知識在內的知識結構,應具備包括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在內的素質結構。所以,思政課教學內容應緊緊圍繞電力行業、崗位對電力人才素質的要求展開。

  二、特色教學內容的具體安排

  ***一***職業環境相關內容

  職業活動是人生實踐的基本活動,就業要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大環境中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包括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這就是職業環境。基於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用性、實踐性特點,職業環境方面應注重強化以下內容的教育:

  1.市場經濟理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選擇的目標模式,能使社會主義的優勢和市場經濟的優勢都得到發揮,既能遵循市場經濟的要求、規則、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又能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巨集觀調控體系。思政課教學中應加重有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教學分量,尤其是與學生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市場經濟知識,包括市場經濟規律,鼓勵、支援、引導個體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立健全知識、技術、管理、資訊等參與分配的制度,等等。

  就電力類專業而言,應在這部分適當增加電力行業有關內容,使學生把握電力行業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該行業產業政策、其自身的發展及趨勢等,能用市場經濟規律等知識詮釋電力行業進行的廠網分離、電網主副分離等重大改革。以居民生活用電價格改革為例。資源產品價格充分地反映資源的稀缺程度、供求關係和環境成本,是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資源價格改革的方向是要逐步建立由市場供求決定的價格機制。近年來,電價市場化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科學合理和公開透明的政府定價制度初步建立。因此,在思政課中增加以上內容,能使學生對自己所處的職業環境有所認識。



 

  2.法治理論。

  通過法律和法治實現正義、維護秩序、保障自由,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寫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1年,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思政課教學中應加重有關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教學分量,尤其是與學生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包括電力法、經濟法、勞動法、稅法、合同法、婚姻法、民法、刑法等法律。經濟法為國家對市場經濟進行適度干預和巨集觀調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場經濟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所導致的弊端。國家制定電力法,目的是對電力行業實施監督管理和產業促進;對學生進行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及其配套規章制度辦法教育;對學生進行簽訂就業協議、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等勞動法教育等,使學生樹立依法辦事、遵章守紀法制意識,突出高職生守法習慣養成的準職業人特性。

  ***二***職業理想信念相關內容

  職業理想是人們在職業上依據社會客觀要求和個人主觀條件,借想象而確立的奮鬥目標。職業理想是人們對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的超前反映,與人的價值觀、職業期待、職業目標密切相關,與世界觀、人生觀密切相關。職業理想具有差異性、發展性和時代性。職業信念,則是指個體認為可以確信並願意作為自身行動指南的認識或看法。職業認識常變,而職業信念一旦形成則很難改變。在思政課教學中,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融入職業理想信念中,既發揮其理論指導作用,又使學生覺得現實,並非高不可攀;使學生正確認識將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職業與專業的關係,引導學生樹立成才的理想信念。高職生只有具有明確的職業理想信念,才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高職生活,並能勇於克服在生活中碰到的種種挫折。結合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來分析,該學院電力類主體專業學生應以人民電業為職業理想信念,同時保有敬業、勤業、立業的職業精神。

  ***三***職業道德相關內容

  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高度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規定: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因此,職業道德教育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強化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是體現高職教育特色、提高高職院校辦學質量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在思政課教學中應加強並突出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包括基本職業道德教育和行業職業道德教育。但是,目前包括廣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在內的大多數高職院校的職業道德教育侷限於基本職業道德規範教育,而對學生所學專業相對應的行業職業道德規範很少涉及。

  所以,高職思政課教學應在鞏固一般的基本的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上,加強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行業特徵,構建行業職業道德的全方位培養體系,進而為開展具有行業特色的職業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依據。具體教學中,基本職業道德教育應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讓學生理解基本職業道德的內涵以及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要求;應以敬業意識、誠信意識為培養重點。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則應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對應的行業進行。具體到電力類專業的行業職業道德教育,就是將其對應的電力行業的《電力職業道德規範》融入教學內容,併力爭邀請電力行業的專家或能手進行講解教育。

  ***四***職業品質相關內容

  高職生應當具備的能力素質包括基本能力素質和專業能力素質,而基本能力素質是職業技能的基礎。基本能力素質包括語言表達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競爭合作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在培養基本能力素質的基礎上,應提升高職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專業發展能力,使其最終成為高素質人才。基本能力素質主要通過各門基礎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來培養,思政課應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實際,注重基本能力素質的培養和鍛鍊。

  以開拓創新能力為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產物,是創新的產物。我們可以把馬、恩、列、斯的方法運用到中國來,在中國創造出一些新東西。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教學中,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塑造與時俱進的創新品質。結合電力行業,推進電力行業企業全過程參與職業教育,有效發揮電力行業在建立健全行業人才需求預測機制、行業人才規格標準等方面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