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基於學科制的圖書館組織建構

  論文摘要:學科製作為學術研究的一種學術組織結構與執行機制,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學術組織制度。用學科制建設的基本邏輯來指導圖書館組織結構的改革創新:即以學科化服務為導向,將圖書館業務組織建立在“以學科為基礎”、“以使用者為主體”的基礎上,使圖書館的服務、管理與學術研究集中於學科化組織這個平臺上,以此提升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質量。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學科化服務;學科制;組織建構 
   
  一、問題的提出 
  組織結構是指組織內部分工協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現實中,我國圖書館內部的組織結構和服務職能的劃分是延續圖書館的傳統服務模式制定的,通常採用科層制的管理方式,這種模式以藏、借、閱等的高度分流為本質特徵,部門之間、書刊之間、借閱之間有嚴格的分工。這種模式導致了圖書館在執行中,其功能的漸趨弱化或缺位,不能完整地承載現代圖書館高質量的知識服務的使命和任務。 
  學科是學術的核心細胞,是科學研究的基本組織結構。圖書館的服務、管理、科學研究等職能是通過學科知識體系這個載體來實現的。學科製作為一種基於科學研究而建構起來的學術結構與執行機制,是知識生產、知識服務等學術性組織基本的組織制度。這種組織制度及其運作機制對於以知識服務為使命的圖書館同樣有效和適用。因此,圖書館應該以學科化知識服務為導向進行轉型。借鑑知識組織中的學科制度,以學科、任務與實踐平臺三個要素構成學科化的圖書館組織架構,整合文獻資源與人力資源,重組工作流程,搭建以提供高服務質量為目標的學科服務組織平臺,使資訊資源和館員按學科知識集聚在相同的學科平臺中。這樣,可使學科館員歸屬對口學科組織平臺,逐步形成一個個具有針對性的深層次學科知識服務團隊。 
  二、高校圖書館學科化組織的效能分析 
  基於學科制的組織制度創新是圖書館深化知識服務的必然選擇,與傳統圖書館組織制度比較,其效能有著以下的優勢和特色: 
  (一)學科制能充分體現並保障圖書館知識服務的組織特性。關於圖書館的組織特性,業界雖眾說紛紜,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圖書館組織的學科性特徵。圖書館所具有的組織特性凝結在圖書館組織結構和執行機制中,而且這種組織特性也只有通過一定的組織結構和執行機制才能得以保障。在圖書館組織結構中,基層業務組織是圖書館組織結構的重心所在,學科制因自身所具有的特點與圖書館的組織特性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學科制的基層業務組織管理機制,既能夠反映現代圖書館的知識組織和服務特性,也能保障圖書館核心竟爭力的持續提升。 
  (二)學科制按知識學科屬性聚合資源,使相同學科的人才和資訊資源高度匹配,可以使圖書館形成高效低耗的運作模式,實現圖書館服務的敏捷反應,從而有效提高知識服務效能。學科制能夠將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在學科組織這個平臺上,並有效地協調各種力量,建立起一個能夠快速滿足使用者共性和個性化需求的敏捷性組織,實行資訊的“一站式”服務。 
  (三)學科制有利於把圖書館改造成學習型組織,實現知識的共享互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學科制通過業務流程重組和基層組織建構,有利於將圖書館業務活動在現代資訊處理的基礎上,跨越職能部門界限,重新識別每項業務工作的價值,進行業務優化和合並,重構基層業務組織結構,使文獻的收集、加工、整理和提供形成一個有機的、開放的系統,充分發揮資訊化、專業化和知識化的功能,拓展資訊服務的內容和手段,實現人力資源和資訊資源在組織內部真正共享及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