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研究分析論文

  隨著網路和資訊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知識和資訊的需求也趨向多元化、綜合化,利用網路開展資訊交流與服務已成為當今社會的趨勢。圖書館作為全社會重要的資訊機構,如何滿足使用者不斷增長的資訊需求,提供完備、快捷的服務? 電子出版物的盛行,使越來越多的資料生產商有了直接向用戶提供資訊服務的機會,打破了圖書館文獻服務地位的優勢,令圖書館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研究分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研究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數字圖書館是圖書館的發展方向 ,分析了我國數字圖書館資源狀況 ,提出了我國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關鍵詞】: 數字圖書館 資源 問題

  如今,全球已進入資訊時代,我們在不斷改變並創新這個社會的同時,也在享受數字社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與快捷,而數字圖書館則是其中的一個。所謂的數字圖書館,是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儲存各種圖文並茂文獻的圖書館,實質上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散式資訊系統。為了對數字圖書館進行必要的資源建設,就需要我們採取一定的措施,使數字圖書館的資訊整合變得更加有序,從而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

  一、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建設的現狀

  數字圖書館比較於傳統圖書館,不易損壞,容易儲存,資訊儲存空間小,遠端快速傳遞資訊,資訊資源便於共享,資訊查詢搜尋便捷,能夠更加方便、長久地將國家一些珍貴資料以數字化的形式儲存下來。但是,現階段的數字圖書館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

  1. 資訊資源儲存困難

  數字圖書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資訊資源儲存的困難。資訊資源在不斷地海量增加,但是這些海量資源的管理、備份和儲存技術能力卻有限,還有待於完善數字圖書館的圖片檢索技術、人機互動技術、多語言的檢索、不同資料標準之間的資料交換以及數字圖書館所需軟體和工具等,有待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2. 資訊資源重複建設

  數字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容易造成資訊資源重複建設的局面。因為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之間是相對獨立的,不能夠進行相互補充的,也不能一對一地查重資料,所以數字圖書館在建設過程中就會大量買進數字資源,以此來擴充資訊資源的數量。在這一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其他館是否已經建設成功或者是建立已經完成,只是一味地建立數字資源,這樣的做法極易造成大量的人力、財力資源的浪費,造成資訊資源重複建設的問題。

  3. 資訊資源需求、共享困境

  傳統圖書館服務有限,而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打破了原有的各種限制,有效地延伸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但是,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資訊使用者要求圖書館提供個性化、多樣性、延續性和實效性等更好的資訊服務。由於數字圖書館為了保證伺服器內資料資源的安全性和伺服器的有效執行,都一定程度地限制了伺服器的最大服務響應數量和接入終端數量,但是,這樣也造成了伺服器訪問限制瓶頸的問題。因為不同的圖書館之間資料建設有很多區別,所以圖書館之間的資料也得不到很好的相通,這一問題嚴重製約了資訊資源的共享,也影響了圖書館為資訊使用者提供的服務質量。

  二、雲端計算時代對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優勢

  雲端計算擁有著強大的資料儲存功能和網路服務功能,解決了數字圖書館技術上的異質問題,降低了圖書館儲存空間成本,完善了人機互動功能。雲端計算結合分散式儲存資料庫和一站式檢索介面,整合、組織、關聯和導航數字資源,實現了網路擴充套件服務,解決了資訊資源重複建設的問題。同時雲端計算為提高數字圖書館的資訊服務效率,還提供更加多樣性的服務。“雲”可以隨時擴充套件,隨時獲取,按需使用和付費。雲端計算具有虛擬化,規模大,安全可靠,通用和擴充套件的特性。

  它的廣泛應用使讀者享受到了圖書館資源帶來的強大的計算能力、以人為本的服務和更低廉的費用。雲端計算不但能滿足使用者需求,還能及時處理和反饋使用者需要的資訊,提供使用者組織和管理資訊資源的需要。使用者的資料和計算能力都來自網際網路中心,來提供使用者定製的計算和儲存兩個方面的服務。通過“雲”的組織和匹配,將最專業的、最有效的資訊資源和服務反饋於使用者介面,使網際網路讀者體會到方便、快捷、全面的閱讀享受。同時,還應該繼續加強對雲端計算技術的研究,使技術不斷髮展下去,研究開發雲端計算技術的標準化、共享性、開放性、保密級別、安全效能和企業的誠信度等方面,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讓圖書館行業形成有效的管理,為圖書館資料安全和合法利益提供合法保障。

  三、雲端計算時代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策略

  2009年,雲端計算技術憑藉強大的計算能力和可海量儲存資料的優勢,正式應用於圖書館資源管理,而云計算技術也給圖書館管理、服務方式和服務內容帶來一種全新的、深刻的變革。統一身份認證、嚴格控制訪問許可權、制定相關標準以及政策法規等,都是現代數字圖書館為保障圖書館合法權益和資料安全可以採用實施的最新的技術手段。

  1.保障資料儲存安全,實施最新技術手段

  為了保障圖書館資料的儲存安全,無論是圖書館還是服務商,都應該採取最先進最安全有效的技術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數字圖書館的資訊資料的安全。對於圖書館來說,需要及時、全面地對各種館藏資料資源進行備份,或者長期、可靠、有效的儲存。而對於服務商來說,管理和儲存資料資源則可以採用目前較為先進的虛擬化海量儲存技術。這種技術運用資料副本的方式來容錯,資料的可用性與訪問效能都是通過對每個虛擬盤建立多個副本來提高的,沒有複雜繁瑣的裝置限制。更因為它是使用映象和校驗技術來容錯,所以虛擬化海量儲存技術需要在兩套不同裝置中維護相同資料,就算主裝置損壞也可以立即切換,通過映象裝置來訪問。

  2. 保障服務安全,訪問許可權嚴格把關

  為了保障圖書館的服務安全,訪問許可權必須進行嚴格把關。在雲環境下,數字圖書館可以將使用者從低到高分為若干個層級,根據使用者資訊需求的不同,同時資源的訪問許可權也受到嚴格的控制。數字圖書館可以採用目前效果比較好的PMI許可權管理與控制技術。這種技術以PKI體系作為基礎,在使用者請求服務的同時對其進行許可權驗證,並向所有使用者提供與應用相關的授權服務,為使用者與服務提供者之間的安全通訊基礎提供了保障。數字圖書館授權PMI進行管理,普通使用者登入“雲”後需要根據事先指派的角色才能進行資料查詢,而扮演管理員角色的承擔圖書館資料維護工作的使用者登入系統後會分派得到相應的操作許可權。使用者要呼叫應用服務完成相應的具體的資料維護工作,需要驗證成功被髮送到具體的應用服務進行檢驗的相關資訊。要做到嚴格控制使用者對資源的訪問,還可以將PMI許可權管理與控制技術和單點登入的統一身份認證相結合。數字圖書館根據不同使用者的層級給予不同的資源層級訪問許可權,兩者相互匹配。同時,為了給資料和服務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還可以根據物理、邏輯方面將雲端計算資源分成多層進行控制與管理。

  3.實現可行高效的訪問控制,身份認證需要統一

  為了保障圖書館的服務安全,需要實施統一身份認證。統一身份認證能夠最大程度地提高使用者的訪問效率,而且滿足數字圖書館的開放特性。因為只有通過認證的授權使用者才能訪問“雲”的所有資源,所以使用者的身份認證對雲環境下的資料安全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雲環境下,數字圖書館可以使用單點登入的統一身份認證方式。只需要進行一次身份認證後被授權的使用者便可以進入並訪問“雲”的資源,而不會因為雲端計算環境的跨組織性、異構性、動態性等特性,在使用每一個雲資源前都被要求進行身份認證。

  4.達到資料保密需求,完善資訊保安設施

  為了達到圖書館資料的保密需求,需要完善資訊保安基礎設施,才能建立一個安全的網路執行環境。公開金鑰技術、數字認證、證書發放機構和關於公開金鑰的安全策略共同組成了公鑰基礎設施。公鑰基礎設施作為資訊保安基礎設施的核心,是提供給公鑰加密和數字簽名服務的系統和平臺。為了在雲環境下的數字圖書館能夠更加方便地使用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只有建設和完善PKI技術,才能讓放到“雲”裡的資料的機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證,數字資訊資源在儲存和傳輸的過程中內容不會被非許可權者偷看,被否認,或者是被非法篡改。

  5. 保障資料安全合法,完善國家法規政策

  為了保障圖書館的資料安全和合法權利,應該盡力完善國家有關的標準以及法規政策。圖書館行業管理者可以組織關於應用雲端計算所需的標準以及研究相關協議,因為數字圖書館在雲端計算的應用方面應該擁有自己相對獨立和完善的行業標準規範。由於一部分資料安全和保密問題涉及了國家的政策方面的問題,雲端計算企業的管理政策、企業信譽或者是國家政策,都有可能對雲端計算資料的安全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為促進出臺和完善相關的管理標準以及法規政策制度,只有不斷的談判、磨合與研究,才能使整個產業鏈中的每個利益相關者繼續發展下去並受益,為數字資訊資源的智慧財產權進行保護,以及追究相關的責任。

  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和服務功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改進。在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只有充分考慮圖書館、雲端計算提供商、使用者、第三方審計等各方的利益和關聯,各個安全屬性合理配置,使這個龐大、複雜的系統的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建設出合理、完整的圖書館雲端計算安全框架。隨著對雲端計算技術研究的深入,雲端計算的數字圖書館也將會不斷地完善並得到更好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和雲時代的到來,數字化圖書館需要進一步的建設完善才能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而繼續造福於我們,因此,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將數字圖書館的各個安全屬性進行合理配置,並採取措施保障數字化圖書館資源建設的程序,以不斷促進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