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貴陽自駕遊推薦

  貴陽,貴州省省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國重要的生態休閒度假旅遊城市。

  “貴陽”因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曆史。古代貴陽盛產竹子,以製作樂器“築”而聞名,故簡稱“築”,也稱“金築”。

  貴陽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綠帶環繞,森林圍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化都市,中國首個國家森林城市、迴圈經濟試點城市。以溫度適宜、溼度適中、風速有利、紫外線輻射低、空氣清潔、水質優良、海拔適宜、夏季低耗能等氣候優勢,榮登“中國十大避暑旅遊城市”榜首,被中國氣象學會授予“中國避暑之都”稱號。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第八個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該新區規劃定位為中國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中國西部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和生態文明示範區。

 

  文化:

  民間工藝

  刺繡與挑花,是貴陽傳統民族工藝,具有各少數民族的風格特色:布依族的清秀、苗族的絢麗、水族的素雅、侗族的明快……以苗族的刺繡最為典型,圖案多取材於自然景物,色彩豐富,針法精巧,美觀大方,充滿民族氣息。

  挑花是根據底紋布上的經緯線設計圖案的裝飾藝術,多為幾何圖案,構圖嚴謹,富於節奏。花溪的苗族挑花以工藝精緻著稱,且在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在色彩、構圖上更符合現代審美情趣的要求。

  原木藝術是以原木為載體,由保留著表皮的自然植物製作而成,因而既純樸自然又具有現代美感。

  地方戲曲

  花燈戲:貴陽主要的地方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俗稱燈夾戲、花戲等。最早記載花燈藝術的典籍是清康熙二年***1663年***初刻的《平越直隸州志》,說“城市弱男童崽飾為女子裝,群手提花籃燈,假為採茶女,以燈作茶筐,每至一處,輒繞庭而唱,過《十二月採茶》之歌”。

  川戲:在清代末期,青巖鎮的川戲隊就成立並有活動,發起人為羅鼎齋。最初是以完友的形式出現在小場合,或在一家小院,或者一個街壩進行演唱,其演唱內容大多是歷史戲及怎樣教人為人行善。

  地戲:源於古代的“扮儺”。“扮儺”是為逐疫鬼,迎神靈,保平安的祭祀儀式。唱戲的時間均在正月初開場,演出前要燃香點燭,舉行祭祀活動和開財門儀式。

  美食文化

  貴陽的美食,著實令人垂涎。腸旺面,花溪牛肉粉,絲娃娃以及戀愛豆腐果等小吃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美食。還有烤腦花,烤大排,酸辣燙,清水燙,豆米火鍋,辣子雞,糕粑稀飯等等都一定會讓作為食客的你流連忘返。貴陽美食的精髓在於平價與美味,真正做到了大眾美食的需求,讓每一位平凡的人享受到食物給予人類最真實的財富。各色的火鍋,炒菜,粉面和燒烤都會讓來客體會到貴陽人的熱情。

  各種特色美食都有其令人熟知的老字號,我們不經意間會看見許多樸實的店面門前排著長龍,這就是貴陽美食的魅力,無需豪華的裝潢,無需刻意的宣傳,讓來客的味覺成為這座城市美食最好的代言,疲憊的身軀需要美食的犒賞,來這座城市吧,貴陽的美食文化一定會讓來客感到溫暖。走在城市的路上,或坐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讓這裡的美食帶來客更深入的瞭解這裡的魅力。合群路,陝西路,青雲路,二七路等為貴陽特色小吃的聚集區,到了這裡,來客可以品嚐豐富多樣的貴陽小吃。

  旅遊

  貴陽是貴州“金三角”旅遊區的依託點,是貴州旅遊業的支撐點。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地區,擁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異”為特點的喀斯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旅遊資源。既有以山、水、林、洞為特色的高原自然風光,又有文化內涵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少數民族風情。在聯合國亞太組織等七大機構的八大硬指標中,貴陽以“具有夏季特別是最熱月平均氣溫舒適度的優勢”榮登中國避暑之都。

  截止2011年12月,全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02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