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調查研究

  [論文摘要]作為一項新政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無論是制度設計本身還是制度的執行都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新農保制度的健康執行和可持續發展。對河南省五個新農保試點地區的抽樣調查顯示,搞好政策宣傳工作、制定合理的繳費標準、加大政府補貼的力度、提高養老金待遇水平、提高公共投入的效率、加強監督管理、加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立法步伐,是解決問題、推進新衣保試點工作的關鍵所在。
  [論文關鍵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試點情況  制度完善
  一、調查情況介紹
  本次調查採用判斷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抽取樣本。第一步,根據經濟發展程度的高低從河南省18個省轄市中抽取了經濟條件較好地區一一鄭州,經濟條件中等地區一一週口、新鄉、駐馬店,經濟條件較差地區一一濟源。第二步,在上述五個地區分別抽取新農保試點地區滎陽***鄭州***、扶溝***周口***、輝縣***新鄉***、平輿縣***駐馬店***和濟源。第三步,在抽中的五個地市各自抽取兩個村作為調查點,這樣一一共抽取到10個村。最後,在捕中的10個村中,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每個村抽取25個家戶開展調查,這樣一共抽取劍250戶農民進行調查。
  在收集資料方法上,我主要採用問卷法收集資料。調查物件為試點地區的農民,本次調查一共發放問卷250份,回收問卷250份,有效問巷2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從調查物件的構成情況看,年齡在20以下的佔21.2%,20~29歲的佔25.6%,30~39歲的佔13.2%,40~49歲的佔14.0%,50~59歲的佔10.0%,60~64歲的佔7.6%,65歲及以上的佔8.4%。其中,男性140人,佔56.0%,女性110人,佔44.0%調查物件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學及以下50人,佔20.o%,初中104人,佔41.6%,高中***職高、中專、技校***62人,佔24.8%,大專15人,佔6.0%,本科19人,佔7.6%,研究生沒有。
  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中出現的問題
  1.政策宣傳效果差。對廣大農民來說,新農保是一個前所未聞的新事物,因此,在新農保推行之初,如何將這一制度宣傳好,將對新農保試點工作的推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新農保政策宣傳的效果如何?農民對新農保政策瞭解得怎樣?實地調查的結果顯示,在被調查者中,49.5%的認為對新農保政策瞭解得一般,20.6%的認為不太瞭解,4.2%的認為很不瞭解,25.2%的認為比較瞭解,認為十分了解的被調查者僅佔0.5%。調查結果告訴我們,新農保政策宣傳的效果並不理想。進一步調查的結果顯示,試點地區有60.5%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地政府部門的宣傳工作一般,有17.7%的被調查者認為不滿意,有2.3%的被調查者認為很不滿意,認為比較滿意和很滿意的被調查者僅佔19.1%和0。5%。這組資料進一步證實了新衣保政策宣傳效果比較差的現狀。
  2.強迫農民參保的情況依然存在。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新農保實行農民自願參保原則,試點時,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片面追求參保率。調查結果顯示,有94.4%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地鄉***鎮***政府不存在強迫農民繳費參保的情況,但是,也有5.6%的被調查者認為當地鄉***鎮***政府存在強迫農民繳費參保的情況。同時,調查結果還顯示,有92.5%的被調查者認為不存在村幹部強迫農民參保的情況,但是也有7.5%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所在的村有村幹部強迫農民參保的情況。上述調查結果反映了在國家政策明令禁止的情況下,仍有一些鄉鎮幹部和村幹部為了片面追求參保率而強迫農民參保繳費。
  3.弄虛作假情況時有發生。根據調查員反饋的資訊可知,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幾乎都存在一些弄虛作假的現象,概括來講,主要有四類:一是農村中許多16~17歲甚至20幾歲的年輕人***不是學生***假冒學生名義逃避繳納養老保險費的責任與義務,一些村幹部有意隱瞞事實真相,一些鄉鎮工作人員也睜隻眼閉隻眼,聽之任之。二是許多農民為了享受國家的基礎養老金,常常會要求自己的兒子繳費參保,而自己符合參保條件的女兒繳費的卻比較少,這一現象在農村試點地區表現得比較普遍。三是個別不滿60週歲的農民為了提前領取基礎養老金而虛報年齡,相關政府部門不僅沒有杜絕此種行為而且還為其開啟方便之門。四是個別已經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為了享受基礎養老金,而動用各種關係網路獲取農村戶口進而達到參保目的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4.農民的參保能力弱。所謂參保能力就是指農民參加新農保,對所需要繳納的保費能夠承受的能力。一般來講,農民參保能力的強弱跟他的家庭收入水平緊密相關。為了瞭解農民的收入情況,我們設計了一個題項:“2009年您家庭總的現金純收入是多少?”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家庭總的現金純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被調查者佔到總數的61.2%,2009年家庭總的現金純收入在10000~30000元之間的被調查者佔到總數的37.2%,2009年家庭總的現金純收入在30000元以上的被調查者佔到總數的1.6%。由此可見,大多數農民的年現金收入水平比較低,經濟收入水平低決定了農民繳費參保的能力比較弱。
  5.部分農民繼續參保意願弱。農民是否打算繼續參保直接影響著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底已經參保的農民打算到2010年底繼續參保的人數佔到88.4%,有11.6%的被調查者不想繼續參保。這組資料說明,已經參保的農民中大多數人打算繼續參保,但也有少數人可能會放棄參保。通過深入訪談,調查員瞭解到農民不願意繼續參保的原因很多,比如,沒有錢、政府財政補貼少、養老金水平低等,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政策有變,基礎養老金能不能及時足額發放。
  6.養老金水平低。以河南省新農保試點之一的長葛市為例,根據長葛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測算辦法,一位農民如果按照100元的年繳費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年限為5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養老金標準為64.68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68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0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標準為69.35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9.35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5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標準為74.03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4.03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一位農民如果按照500元的年繳費標準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年限為5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養老金標準為79.06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19.06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0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標準為98.13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38.13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如果繳費年限為15年,那麼該農民月領取標準為117.19元,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為57.19元,基礎養老金為60元。從上述資料可知,即使按照最高繳費標準500元,最長繳費年限15年計算,農民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也比較少,很難滿足其老年的基本生活開支,這與新農保“保基本”的政策目標相差甚遠。
  7.部分地區基礎養老金未能及時足額發放。為了瞭解新農保試點地區基礎養老金髮放情況,我們專門設計了兩個題項,第一個是:“您村∞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經參保***是否每月都能按時領取基礎養老金?”被調查者中有128人回答了此問題,其中71.9%的被調查者反映自己所在的村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經參保***每月都能按時領取基礎養老金,也有4.7%的被調查者反映自己所在的村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能每月按時領取基礎養老金。第二個是:“您村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經參保***是否每月都能足額領取基礎養老金?”被調查者中有127人回答了此問題,有66.1%的被調查者反映自己所在的村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已經參保***每月都能足額領取基礎養老金,但是,也有3.9%的被調查者反映自己所在的村60週歲以上的老年人未能每月足額領取基礎養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