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語詞彙層的研究

詞彙是個系統,而詞彙層則是詞彙系統的構成要素因其所表現出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畋鴝?詰匚揮胱饔謾⒔峁褂牘δ萇瞎鉤梢歡ǖ牡燃噸刃虻木嚀逄逑鄭?譴駛閬低襯誆坑善涔鉤梢?刂?渚哂械南嘍怨潭ǖ墓叵刀?緯傻南嘍暈榷ǖ牟慵蹲櫓?峁梗?歉韝齟駛慍煞種?湎嘍怨潭ǖ牧?搗絞健⒆櫓?刃蚣捌涫笨展叵檔哪讜詒硐中問劍??譴駛閬低車囊恢幟讜詰鬧實墓娑ㄐ浴R虼耍?蒲У亟沂競河鉲駛悴愕淖櫓?峁梗?哉?啡鮮逗河鉲駛愕奶逑敵躍哂兄匾?庖濉?/p>

當代學者充分地認識到了詞彙層的重要性,早在60年代黃景新先生就對漢語詞彙層進行了開拓式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1961***,卻也引發了劉叔新先生對其缺點的批評***1964***;80年代,武佔坤、王勤二位先生對漢語詞彙層提出了新的見解***1983***;90年代,劉叔新先生將漢語詞彙研究納入到詞彙體系中來進行考察,提出了漢語詞彙“這個體系的層次性相當薄弱,或者說層次少而又不很明顯”的結論***1990***。當代學者自漢語詞彙學產生之初就對漢語詞彙層次性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累累,卻也誤區重重。

§1.在漢語詞彙研究中,首次推出“詞彙層”研究的是黃景新先生***1961***。他不僅提出了漢語詞彙系統存在著詞彙層的構想,引導人們深入詞彙系統內部,研究其處於等級秩序之中的層級組織結構;而且確定了詞彙層作為詞彙系統的內部組織結構是具有層次性的,是可以“逐層逐層地分析下去”或“逐層逐層組合起來”的。但是,也非常明顯的是,黃景新先生是按照“詞彙一語法範疇”的標準來劃分詞彙層的,這種按照詞的語法特點來建立的詞彙層就只能是語法的詞彙組織層次,這已受到劉叔新先生極為中肯的批評***1963***。

詞彙層是詞彙系統內部的組織結構,所以詞彙層只能建立在詞彙要素本身相對固定的等級特點之上,而不能依據詞的語法特點來建立詞彙的結構組織,這樣的詞彙層只能是語法性質的詞彙層,而不是詞彙性質的詞彙層。因此,黃景新先生明顯是將語言的語法平面和詞彙平面混淆了起來,試圖以語法的標準來解決詞彙問題,這無疑是行不通的。

§2.此後繼續進行詞彙層研究的是武佔坤和王勤兩位先生***1983***,他們試圖以詞彙成分在音、義、結構、色彩及其地位、作用為標準,建立起一種純詞彙性質的層級結構,從而將詞彙層的研究從語法視角轉到詞彙視角上來。這顯然是認識到了語法平面和詞彙平面的差異性而形成的一種研究理念的更新。

但是,儘管如此,在其詞彙層研究中仍有不盡如意之處。詞彙系統的內部結構形式,應該是“系統化、層次化”的卻不是也不應該是“網路化 ”的。詞彙成分的聚合網路與詞彙系統的組織層次不是同一平面的問題。詞彙成分的聚合網路是詞彙成分有機關聯的聚合關係的表現,而詞彙層則是詞彙成分在等級秩序中所形成的組織形式。將詞彙內在的結構形式看作網路化的聚合形式,是源於把詞彙成分在“音、義、結構、色彩”上形成的聚合關係也看作詞彙內在結構形式這一根本性的錯誤所致。更重要的是在內部層次的劃分上,“從詞彙的整體著眼,整個詞彙成分,分屬三個層次:***1***詞素***層***;***2***詞***層***;***3***熟語 ***層***”***1983***。這樣看來,語言單位的“級次”應該是劃分詞彙層的標準,也是詞彙內在結構形式的基本骨架。但是,語言單位的“級次”,只是詞素組成詞、片語成熟語的“生成序列”,並不是詞彙成分在等級秩序中形成的結構“層次”,更不是“詞彙內在結構形式”。以語言單位的“級次”為標準分析詞彙層,這其實是按照語言單位的線性組合關係來分析詞彙內在結構形式的結果,而這種結構層次並不能揭示詞彙系統作為語言的建築材料的整體性質。

在詞彙系統的研究上,語言詞彙由作為語言建築材料的語素、詞和固定片語這三種語言的實體單位構成,這是詞彙體系研究的要素平面的問題,而詞彙層則是詞彙體系研究的層級平面的問題。雖然詞彙層研究不能離開詞彙要素侈談結構層次,但是詞彙層研究卻並不是以語素、詞、固定片語分別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的,而是從一個個的語素、詞、固定片語相互之間的共同性和差異性上來考察其相對固定的***、組織秩序及其時空關係。顯然,兩位先生是混淆了要素平面和層級平面的差別,以要素平面上語言單位的“級次”,當作詞彙成分的組織秩序來研究詞彙層的,這無疑也是行不通的。

應該強調的是,按照層次性的一般認識,上位層次是由下位層次的構成單位組合而成的;一個單位是不能構成上位層次的。在語言中,“詞素”可以構成詞,詞也可以組合成熟語,但是在詞彙的內在結構中,所有的詞素組合成的只能是“詞素層”,而不能構成“詞層”;“詞層”是由全部的片語成,所有的詞卻也不能構成“熟語層”;“熟語層”也應該是由全部的熟語組成,而不是由“詞層”構成的。另一方面,由一個“詞素層”不能組合成“詞層”,由一個“詞層”也不能組合成“熟語層”。即使“詞素層”、“詞層”、“熟語層”都可以劃分出若干個,而若干個“詞素層”也不能構成“詞層”,只能構成“詞素層”的整體;若干個“詞層”也不能構成“熟語層”,也只能構成“詞層”的整體;若干個“熟語層”同樣也不能構成漢語詞彙,只能構成“熟語層”的整體。

還應該強調的是,在結構的層次分析上,整個結構的性質是由最高層次的構成單位之間的組合決定的。由於“熟語層”是詞彙層的“最高階次”,所以整個詞彙系統的性質就應該由“熟語層”所決定。但是,一個“熟語層”是不能完全決定詞彙系統的語言建築材料的基本性質的,詞彙系統的基本面貌也並不是由“熟語層 ”所體現的。

§3.著名語言學家劉叔新先生根據自己對漢語詞彙的聚合形式深入而系統的研究,提出了“同義組”、“反義組”等十一種真正詞彙本身內部的詞語結構組織的看法***1990***。不能否認,根據詞彙系統內部詞彙成分之間形成的種種聚合關係而得出現代漢語詞彙是個系統這個結論是必然的,這是因為語言建築材料的聚合網路也是語言詞彙的本質特徵之一。但是,“同義組”、“反義組”等本身只是詞彙成分聚合關係的抽象和概括,是從詞彙的聚合網路中將以某一共同性為基礎構成聚合關係的聚合體提取出來匯聚而成的,將這些聚合體按照“類”的共同性匯聚在一起才會形成諸如“同義組”、“反義組”這樣的種種性質不同的集合。這種集合中所匯聚的聚合體之間顯然是缺乏足以支援整個詞彙系統的語言建築材料的特徵的,由其構成的所謂結構組織也就很難說是體現語言詞彙整體功能的層級結構。

詞彙的聚合網路只是以詞彙成分之間某種共同性為基礎同其他詞彙成分所形成的某種聯絡,通過這種聯絡,使詞彙系統形成一張無形的巨網,這張無形的巨網便是詞彙系統的聚合網路。詞彙成分在聚合關係所形成的這張無形的聚合網路之中,並“沒有確定的順序”,是可以“以任何的順序出現”***索緒爾:1980*** 的。因此,詞彙成分在詞彙的聚合網路之中的分佈是具有任意性的,這種任意性的網路化聚合形式顯示的是詞彙成分的有機關聯的聯絡,並不具備層次性的特徵,不能顯示詞彙成分的等級秩序。因此,聚合關係並不是詞彙要素的組織結構關係,聚合網路也不是詞彙要素的層級組織形式。根據詞彙的聚合網路來觀察詞彙系統之中詞彙成分的組織層次顯然是混淆了詞彙體系研究的聚合平面和層級平面,因而是不可取的。

雖然劉叔新先生並沒有使用“詞彙層”這個術語,但只要研究詞彙系統就不能不研究詞彙成分的層級組織結構,因此,他認為,漢語詞彙系統可以劃分出兩個詞彙層次:一是由全部詞語組成的最低層次;二是由“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組成的“高層次”***1990***。

一般地說,既然是層次,而且這層次又有高低之分,那麼兩個層次之間就必然也必須具有組織與被組織關係。但應該注意到的是:這“最低層次”既然是由“ 全部詞語形成”的,那麼,這由“全部詞語形成”的,本身並不是一個層次,而只能是整體,在“詞彙”這個範疇中,它本身並不能組織成別的什麼結構,因而,這個整體也只能是詞彙系統本身。而這“高層次”既然是由“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構成的,那麼,顯然這“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是這“高層次”的十一種構成部分,而且這“十一種詞語結構組織”是“把全部詞語都容納進去”的,因而這“高層次”也只是由這十…—種構成部分組織而成的整體,其本身也並不是一個層次,實際上也只能是詞彙系統這個整體。用這個整體去組成這個整體本身顯然是說不通的。在層次結構中,高層次是由低層次構成的,高層次是整體,低層次則是組成高層次這個整體的部分或者是要素,而絕不是這個整體本身。既然這“最低層次”和“高層次”都不是“層次”,只能是詞彙系統這個整體,因而它們之間就不存在層次關係,而不存在層次關係兩個部分之間也就談不上什麼“結構組織”了。而從不存在結構關係的各個部分之間來觀察它們的層次關係,也就當然會得出“不很明晰 ”的結論的。實際上,即使我們仍將“最低層次”和“高層次”看作層次,那麼這兩個層次既然是按照“意義結構的關聯”形成的,所以,這樣的組織結構基本上只是詞彙成分的一種“語義”的組織結構,仍不是詞語之間的純“詞彙”性質的組織結構。這種語義上的組織結構,與黃景新先生按“詞彙一語法範疇”建立起來的具有語法性質的“詞彙層”,雖有質的差別,但對詞彙系統而言,都不是決定著詞彙系統整體性質的內在的組織結構。

§4.正像劉叔新先生強調的那樣,一個系統,必須具有“自身有條理的組織狀態”***1990***,但是,系統的組織狀態是由——定層次性的結構表現出來的,而這“一定層次性的結構”所體現的應該是也只能是這個系統的最基本的功能。所謂功能,就是事物所發揮的外部作用,是一個系統在對周圍的客體、物件以及環境所發揮的作用中表現出來的其內部相對穩定的***、組織秩序以及時空形式的外部整體性質。功能與結構是統一的。既然在語言系統中,詞彙就是語言的建築材料,那麼向言語交際提供語言的建築材料就是詞彙系統最基本的功能。能夠反映這個功能的結構層次,才是詞彙系統的層級結構組織。

雖然系統的層次性是具有多樣性的,詞語之間的聚合關係是多種多樣的,但能體現詞彙系統作為語言的建築材料這一最基本的功能,作為層次分析依據的卻只有一個,而不能把詞語之間的所有關係都一古腦兒拿來作分析層級組織結構的標準。這正像軍隊中的連隊,連隊的成員之間具有年齡的關係、籍貫的關係、文化程度的關係、政治面貌的關係等各種關係,但是決定連隊作為軍事單位的組織層次的,只有一種,但卻並不是這類關係,而是連隊成員之間作為戰鬥員的組織關係,這種組織關係才是能使連隊發揮作為軍事組織的整體功能的基礎。如果我們從連隊成員之間的年齡、籍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等關係上來觀察連隊的組織結構,是不會發現連隊的組織層次的。同理,詞彙系統的組織結構只能依據語言的建築材料這個基本功能來考察其組織形式。

§5.當代學者對詞彙層做了很多研究,但其缺點是混淆了語法平面和詞彙千面,混淆了詞彙的要素平面和層級平面,混淆了詞彙的聚合平面和層級平面。結構與功能統——原理給我們提供瞭解決詞彙層劃分標準問題的關鍵,因而可將詞彙系統首先分為“造句詞彙層”和“構詞詞彙層”作為最高層次上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兩個詞彙層就決定著漢語詞彙的整體系統性質。

接下來的問題是由造句詞彙層和構詞詞彙層組織而成的這種層級組織結構的內部組織形式的研究。實際上,這個研究在現代詞彙學中當代學者早已進行了這個工作,諸如詞彙學中基本詞彙與一般詞彙以及方言詞語、古語詞語、專業詞語、新造詞語、外來詞語的研究,根詞以及語素的實虛、成詞與不成詞、定位與不定位等等,實際上都反映了現代語言學者觀察浯言詞彙的樸素的詞彙層次的認識,只不過是只平列出了結果,並沒有將其層級化而已。根據漢語詞彙學研究的現有成果,可以將造句詞彙層首先劃分出通用詞彙層和非通用詞彙層;通用詞彙層再分析出固有詞彙層和借用詞彙層;借用詞彙層只包括方言詞彙層和外來詞彙層;固有詞彙層具有專有詞彙層和普通詞彙層,普通詞彙層又可分新造詞彙層和舊有詞彙層,舊有詞彙層包括傳承詞彙層和復生詞彙層,復生詞彙層再分文言詞彙層和固有詞彙層;非通用詞彙層只包括專業詞彙層和習慣詞彙層。構詞詞彙層可劃分為語根詞彙層和非語根詞彙層,下位再按照是否獨立成詞,分別劃分為獨用和不獨用兩類。

上述造句詞彙層和構詞詞彙層的層級組織形式,雖然各個層次的劃分著眼點略有不同,但基本上是以結構和功能的統一為基本骨架的非終極性結構。人們仍然可以根據需要繼續劃分其下位詞彙層,直至最小的詞彙層為止。

 


參考文獻

1.周祖謨:《漢語詞彙講話》,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

2.黃景新:《試論詞彙學中的幾個問題》,載《中國語文》1961年3月號。

3.劉叔新:A.《論詞彙體系問題》,載《中國語文》1964年第3期。

B.《漢語描寫詞彙學》,商務印書館,1990年。

4.武佔坤、王勤:《現代漢語詞彙概要》,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呂叔湘:《語言和語言學***,載《語文學習***1958年2月號、3月號。

6.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80年。

7.魏巨集森、曾國屏:《系統論——系統科學哲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