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心理學相關論文

  目前雖然高校培養出許多心理學專業的人才,但本科心理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卻十分讓人堪憂。很多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與探討》

  摘要:目前雖然高校培養出許多心理學專業的人才,但本科心理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卻十分讓人堪憂。很多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還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因此,本文針對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了針對學生加強應用實踐能力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人才培養;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2-0042-02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網路、網際網路等技術越來越發達,人類社會已進入資訊化社會。在物質生活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人們在注重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心理的健康。目前國內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許多綜藝電視節目上,都出現了心理諮詢師的身影,許多企業也配備了專門的心理諮詢人員。然而和目前所出現的現象相違背的是本科心理學專業的就業形勢卻十分讓人堪憂。有關網站的調查顯示,應用心理學專業在2015年度已被列為本科紅牌專業,即最沒用的十大專業之一。因此改變當前形勢,根據社會要求培養出適合用人單位需求的應用心理學人才,仍是困擾高等學校心理學專業的主要問題。

  一、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培養目標脫離社會需求。目前從我國的高校培養形式來看,心理學專業大多都設定在醫學院校和師範類院校,他們對心理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也比較明確,但是從這兩類高校畢業的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在就業選擇方面卻存在很多問題。由於心理學專業屬於理科專業,從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得到的都是理學學位,他們雖然在學校學習了很多醫學課程,甚至參加了臨床科室的實習,但是由於授予學位的限制,畢業後卻沒有資格參加執業醫師考試,因此他們也沒有機會到各個醫院的心理科工作,這就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出路。同樣師範類院校培養定位為中小學心理諮詢教師,但是由於我國中小學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不高,大多學校只配備1~2名心理教師,甚至有些偏遠地區的學校都沒有配置專門的心理教師,即便那些在中小學就業了的學生,在學校工作一段時間後,也陷入到既沒有專門的心理學課可上,又無法做心理諮詢與心理測評的尷尬境地。

  2.教學模式不合理。目前大多數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的教學模式並沒有突出“應用”二字,基本都遵循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數課程都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很多課程依舊是採取教師“滿堂灌”的講課方式。同時目前應用心理學專業課程設定偏向基礎和理論,使得學生所學的知識大多都停留在理論上,加之缺少足夠課程的實踐環節,這就造成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存在理論基礎不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差等問題。

  3.實踐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由於心理學專業在我國起步較晚,同時從事心理學研究的人員大多都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且這些人員大多都從事理論研究,這就造成了心理學領域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同時這些機構培養出來的人員,有許多都進入高校從事教學工作,由於他們自身都缺乏實踐教學環節的專門訓練,自身尚不能成為行家裡手,因此他們在本科教學工作中也難以勝任相關的實踐指導工作。

  二、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人才“應用型”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

  1.廣泛調研、明確培養理念。培養理念處於整個培養模式的最頂層,關係到整個培養方案的成敗。因此,要想使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就必須確定明確的培養理念。所以,心理學專業的領導,應該走出學校,到各個用人單位瞭解他們對人才培養的需求,針對需求有的放矢的設計培養理念,從而使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更好的被社會所接受。

  2.建立核心課程體系群,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學專業課程設定都遵從了“大而全”的原則,特色不夠突出,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也都比較淺顯,理論研究不夠深入。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第二步就是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學校應用學專業應根據自己的特點凝練特色,在特色的基礎上建立核心課程體系,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心理學中比較核心的課程知識,有更深一步的瞭解,同時也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基本知識結構。

  3.突出課程技能訓練,強化學生動手能力。要想使心理學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使心理學專業的學生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可,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高校應根據心理學學科的特點,多開設可以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課、實踐課,在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技能課程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固化、吸收,使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真正的變為自己知識。這樣,高校就必須圍繞這些技能課程重新設定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圍繞著實驗和實踐技能課程如:普通心理學實驗、實驗心理學實驗、心理診斷、心理諮詢與治療、心理測評等為主線制訂培養方案,提高實驗、實踐課程授課比例,同時相關教師應圍繞培養方案從教學方法、教學要求以及考試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使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這樣學生在畢業後就能立即到相關行業從事與心理學相關的工作,從而成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

  三、應用心理學專業本科人才“應用”能力培養途徑

  1.改變傳統觀念認識,強化“應用”理念。應用型本科重在“應用”二字,要求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勢下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要求各專業緊密結合地方特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從教學體系建設上體現“應用”二字,其核心環節是實踐教學。目前大多數高校心理學專業的師生對強化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的認識比較淺顯,缺乏深層次質的認識。即使在觀念上已有認識,但受條件、環境、基礎等因素的限制,應用教學的重要性也只停留在表面階段。因此應用心理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首先就是要改變傳統的認識,徹底改觀重理論輕實踐的認識,讓所有心理學專業的教師認識到“應用”的重要性,摒棄以往閉門造車的做法。同時心理學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以“應用”為核心,將實踐安排貫徹於整個培養過程中。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教師的實踐能力著重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差是心理學專業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因此要想真正擺脫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就必須加強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心理學專業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第一,積極鼓勵教師通過進修培訓、參加實踐活動等方式提高教師自身的實踐能力;第二,組建專職實驗教師隊伍進行實驗教學,以保證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第三,通過引進的方式聘請校外專家學者、心理實踐工作者指導實踐教學。

  3.加大實驗教學的投入,完善實驗教學設施。目前有不少高校所設定的應用心理學實驗室都存在實驗室功能單一、現有的實驗裝置型別和數量少且裝置陳舊等問題。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就必須加強心理學實驗室的建設。實驗室作為實踐教學體系的不可或缺的環節,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加強實驗室建設可以改變人們認為心理學是社會科學的誤解,加快人們對心理學從社會科學向自然科學的認識過程;第二,實驗室完整的裝置可以擴大心理學專業開設實驗課的規模,大量實驗課程的開設,可以改變以往單一的授課模式,使過去書本上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第三,實驗課的開設可以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容易理解、吸收,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4.建立面向社會服務為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是關係到整個應用心理學專業發展以及人才培養方案是否完全可行的重要問題。因此,實踐教學體系的搭建必須在理性思維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的設計與建設。基於此,本文提出“1+2+3+5”的實踐教學體系,其基本建設思路為:圍繞“一箇中心、兩個方向、三維課程體系的建立、學生五會能力的培養”來搭建實踐體系。“一箇中心”,即以培養學生的社會心理服務能力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專業成長,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兩個方向”,即適應社會需求,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覆蓋“職業心理輔導”和“社群心理輔導”兩個方向;“三維課程體系”,即優化教學資源配置,形成由心理學素質課程、技能訓練課程、第二課堂構成,充分實現心理學素養與專業技能聯動的“核心+實驗+實踐”三維一體課程體系;“五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即在課程體系設定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五會”能力,即搭建會講、會做、會策劃、會宣傳、會諮詢的實踐能力評價體系。

  5.加強社會聯絡,拓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高校必須加強與社會的聯絡,深入實地的瞭解社會相關機構的實際需求,根據社會需求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圍繞專業培養方向建設一批專業服務能力強、行業分佈合理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這些教學基地應涵蓋心理教育、心理諮詢、社會服務三個類別,具體包括如:幼兒園、中小學、居委會、家庭教育中心、心理諮詢機構、管理結構、早教機構、各種企業等。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去這三個類別的機構進行實習、見習等活動,既可以使這些機構充分了解應用心理學專業的學生能力,又可以對學生提出進一步的要求,使學生實習結束後能夠回到學校彌補自己的不足;同時又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層面與不同領域社會需求,為將來的就業打下基礎。學校應與各實習基地簽訂專業實踐指導協議,聘請有關負責人和指導專家擔任校外導師,定期召開實踐教學工作研討會,共同討論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的市場需求與培養規格。

  參考文獻:

  [1]孔繁敏.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實證研究――做強地方本科院校[M].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2]鮑謐清,韋洪濤.論應用心理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J].繼續教育研究,2011,***5***:134-13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