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育方面探析論文

  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中外小學美術教育》

  內容摘要:自我國頒佈《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我國小學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與國外對比後我覺得大體可分為五部分。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望大家重視起來!下面談一下我的看法。

  【中圖分類號】G623.7

  一、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慧和技能;④造就輕鬆、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英國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感染和薰陶,他們的中小學道德教育主要有四點:尊重生命、公平、誠實、守信。讓孩子懂得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懂得如何融入社會,成為社會的一分子。"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導的",英國中小學並不要求孩子死記硬背道德準則,而是創造各種機會,使孩子們能夠從心靈深處,從日常學習、遊戲和生活中去領悟。能鼓勵學生自己就音樂的綜合理解和知識作出判斷,並積極參與音樂創造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音樂分析與創作的能力及經驗。綜合音樂感教學法已成為美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為培養和提高美國國民的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自1988年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學美國家教委頒發的術課應使學生掌握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各國的教學大綱上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調個性形成。我國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

  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教育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二、從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週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週2課時***不能保證***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

  美國的教育為社會上每一個人而辦,不是專為少數人而設。用稅款興辦的免費教育,除了設立一般學校的科目如數學、歷史、語文外,還有縫紉、打字、無線電與汽車修理等科目。學生可依自己的興趣、個人未來的計劃和才能,從許多科目中自行選修。

  美國、日本、英國注重學習自己去發現,去體驗,去嘗試。我國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些事物。我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實。

  三、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美國、、英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援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我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美、日、英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

  四、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美、英、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裡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準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隻是被動地吸收。

  五、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德、日學生整體藝術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求異、講究創造性。

  綜上的五點來看,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前景是較為可觀的,在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條件、效果上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也再此上做了諸多的努力,並取得了比較好的回報,使之成為一段時間後的發展空間。還有我認為小學美術手工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也比較多其中較為明顯的是;一般未考慮到合作學習的需要,隨機組合就導致了有同組不異質的可能,不能保證分組的合理性。現在的小學生自我表現慾望強烈,浮躁、自我,沒有合作精神。忽視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的組織與引導不到位,評價方式單一,缺少激勵機制,課堂管理缺乏成效。對此,我有一些自己的建議。在組建學習小組前,我先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做一些基本調查防止分組不合理,要使學生有效的進行合作學習,就必須教給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讓他們懂得合作的樂趣。在收集資料階段,教師應合理引導,做足合作前的準備工作,積極參與,為有效調控教學做好充分準備。製作過程中教師還要充當協調者的角色。適當開展一些合作小組間的競賽活動,以激發合作熱情。採用鼓勵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多用激勵性語言。

  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注意採用鼓勵教學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欣賞的眼光去審視學生的每一幅習作,注重培養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與參與意識,力求達到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協調統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還應鼓勵審美個性,培養審美意識。鼓勵自我體驗,激發參與意識鼓勵藝術表現,激發藝術創造。

  隨著我國的教育事業不斷進步出現了一種新課程理念下美術課堂教學的轉型作為美術教師我們都曾有過成功與收穫的喜悅,也曾有過耕耘過程中不盡如人意的失落,學生一代接一代的在接替變化,教師也應有所變化,以適應時代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廣大美術教師必須更新課堂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美術教師提供這個機會,通過新課標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再這說一些我對新的美術課堂教學有必要重新認識;1、教學民主,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2、強調審美,激發興趣。3、師生互動,讓課"活"起來。4、學科整合要適度。5、促進學生髮展。

  美術教育在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育過程巾有著它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正如美術教育家阿恩海妙所言,"美術在更大強度上,應該是滿足人們的精神、智慧、身心等方面和諧發展的需要",他把美術視為"整個文化的一部分",是每個受教育的人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現今素質教育的改革浪潮中,美術教育將發揮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提高學生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創新精神。望大家重視起來!

  參考文獻

  [1]袁愛玲.中美幼兒科學教育課程的差異性比較[J].比較教育研究,2001***1***

  [2]建君.美國中小學生的品質教育活動[J].比較教育研究,2000***6***

  [3]夏曉紅.輕鬆自由的英國小學教育[J].少年兒童研究,2001***6***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