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哲學大學生論文

  德國古典哲學在歐洲哲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地位,併成為西方哲學界長期以來不斷研究的物件。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淺談德國古典哲學在歐洲哲學史中的地位及影響

  摘要:德國古典哲學在歐洲哲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和地位,併成為西方哲學界長期以來不斷研究的物件。探討德國古典哲學對時下我們國家哲學的發展大有裨益。

  關鍵詞:德國古典哲學 歐洲哲學史、 西方哲學史 地位 影響

  一、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來源及對後世的影響

  從德國古典哲學同它產生之前的西方哲學思想聯絡來看,德國古典哲學不僅是對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西方近代哲學尤其是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的系統總結和發展,而且是對中世紀經院哲學、基督教神學思想的一種系統的、建立在批判理性基礎之上的清理,也是對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人為代表的古希臘哲學思想的一種發揮或發展。從德國古典哲學同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現當代西方哲學的關係來看,它不僅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直接的理論來源,而且幾乎是全部現代哲學批判討論的物件和藉以出發的起點。

  二、整個德國古典哲學都帶有非常明顯的“體系化”特徵

  德國古典哲學家們都非常注重藉助於“體系”來總括以往的哲學並展開自己的哲學思想。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康德把自己成熟時期的哲學叫做“批判的哲學”。這種哲學是由《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和其他一些著作構成的。黑格爾把絕對理性或理念的運動分為三個大的階段:理念自在自為地存在著的階段;理念“外化”為自然的階段;理念由外在的自然“回覆”到自身、逐步達到自我意識的階段。他據此把自己的哲學分為三大部分;邏輯學,研究理念自在自為的科學;自然哲學,研究理念的他在或外在化的科學;精神哲學.研究理念由他在回覆到自身的科學。精神哲學又分為“主觀精神”、“客觀精神”和“絕對梢神”三個環節。黑格爾由此完成了龐大而巨集偉的哲學體系的建構。最後,費爾巴哈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進行了系統的批判,他把自己哲學的物件規定為“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試圖從人和自然出發來建立人本主義的和唯物主義的哲學新體系。

  三、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即從一個體繫到另一個體系的過渡,是有著內在的可循邏輯規律

  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一書中寫道:“在法國發生政治革命的同時,德國發生了哲學革命。這個革命是由康德開始的。他推翻丁前世紀末歐洲各大學所採用的陳舊的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體系。……德國哲學從康榴到黑格爾的發展是連貫的,合乎邏輯的、必然的。”[2]德國古典哲學的發展之所以有著內在的邏輯規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古典哲學家們探討的問題無法迴避自近代以來日益清晰地呈現出來的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關係問題,而且他們中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恩格斯之前就已經自覺地認識到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當中最基本的問題。正是由於康德、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和費爾巴哈在展開自己哲學研究的過程中,始終是圍繞思維與存在或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問題展開的,因此,他們各自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案,就很自然地表現出邏輯上層層推進的趨勢。

  四、德國古典哲學在以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為中心線索逐步展開的過程中,也在越來越深刻的意義上實現著認識論、本體論、邏輯學和方法論的統一

  在康德哲學中,認識淪被間時說成是“先驗邏輯”.因此初步實現了認識論和邏輯學的統一。由於康德把通常把反映外界事物的經驗看作先天的直觀形式和知性範疇加於由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感性材料的結果,因此,他的先驗邏輯或認識論實際上也具有一定的本體論或存在論的意義。因此他不可能真正把認識論、邏輯學和本體論統一起來。經過費希特和謝林的努力,認識論、本體論、邏輯學和方法淪的統一,最終在黑格爾哲學中系統地完成了。

  五、德國古典哲學對後世的影響

  德國古典哲學不僅體現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對以往備派哲學進行總結和概括的努力,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對他們生活於其中的社會歷史、科學和一般的文化背景。在德國古典哲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對人的關注,看到對人的理性、自由和天賦權利的尊重,以及堅信社會進步等觀念。在德國古典哲學的演進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古典哲學問德國當時的文學藝術,特別是“狂朗突進運動”和“浪漫主義運動”,存在著密團而深刻的互動關係,“文學和戲劇在我們所考察的那個時代的哲學傳記中起了重要作用”。[5]

  總之,德國古典哲學是一種世界歷史性的文化現象。德國古典哲學的每一位哲學家都試圖通過自己的思想工作,對以往各派哲學思想進行批判和總結,因而把哲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併為哲學在現代的進一步演進奠定了巨集偉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於鳳悟、王巨集文.安倍能成《康德的實踐哲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3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8-589

  [3] 楊祖陶.德國古典哲學邏輯程序[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37

  [4] 賀 麟.黑格爾《小邏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86-87

  [5] 沈真、侯鴻勳.古留加《德國古典哲學新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17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