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誠信教育論文

  在打造“誠信中國”的過程中,幼兒誠信教育勢必先行。在幼兒時期,如果通過家庭教育能為兒童的誠信人格培養打好基礎,能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播種現代誠信觀,會為將來人才誠通道德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培養》

  摘 要:本文以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培養為引導,圍繞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培養來分析問題。在拋磚引玉之後尋找“癥結”所在,而後“對症下藥”,歸納出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培養的對策。

  關鍵詞:家長; 幼兒; 誠信教育;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4***01-117-001

  一、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重要意義

  幼兒誠信教育勢在必行,在打造“誠信中國”的過程中,幼兒誠信教育勢必先行。幼兒時期的道德意識、道德觀念形成的啟蒙時期,是一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起始階段,是建構誠信品質的奠基時期。在幼兒時期,如果通過家庭教育能為兒童的誠信人格培養打好基礎,能在兒童幼小的心靈中播種現代誠信觀,會為將來人才誠通道德素質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存在問題

  當前,由於社會誠信缺失嚴重,很多家長出於保護孩子安全的需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輕易相信別人”。這本身並無可厚非,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信任、責任、誠實、信用的教育,使得誠信教育在幼兒家庭教育中一直處於缺失狀態。當前,部分家長尚未意識到培養幼兒誠信品質對於孩子將來適應現代生活的必要性,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忽略幼兒誠信品質的培養。因此,家庭成員的為人處事更是幼兒的表率,如果家庭成員之間待人不真誠,做事不守信,說話不誠實,就會對幼兒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作用。要為孩子樹立正面的榜樣,要以德立威,以誠立信,切忌言而無信,要牢記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是孩子最天然的教師,其影響超過學校教師和社會成員。

  三、家長對幼兒誠信教育的應對策略

  1.家長要十分尊重和真誠耐心教育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以身作則,講究誠信,給幼兒樹立一個積極的榜樣;家庭內部需要制定規範,用以指導規範幼兒的行為,同時要注意賞罰分明,做錯事情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講究誠信要及時給予表揚;家長對孩子做出承諾,要慎重,也要適度,並且做到言而有信,兌現不了承諾時要向孩子真誠道歉,接受處罰。家庭教育是一門藝術,是家長一直要認真學習的課程。

  案例一:幼兒園中班的豆豆被選為第二天的值日生,豆豆非常開心,頭天晚上就跟媽媽說,明天要早點到幼兒園,幫老師做事情。可是第二天早上出門時,媽媽發現電瓶車壞了,折騰了半天,等趕到幼兒園時已經遲到了。老師瞭解原因後,沒有批評豆豆的遲到。但是豆豆自己很難過,他說自己跟老師說好要早點來勞動的,可是卻遲到了。媽媽聽了也很抱歉,馬上向孩子道歉,然後媽媽和老師協商後,答應豆豆明天再做一天值日生,一定早點到幼兒園。豆豆聽了,開心地笑了。

  培養幼兒的誠信美德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對待幼兒要有策略,對待自己也要嚴格。最好的方式是在家庭誠信教育中家長與幼兒一起成長,共同進步。

  2.家長要以身作則和給孩子行為做示範

  父母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個榜樣。父母的思想品格、生活方式、言談舉止、理想情操等,都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品德、人生理想和文明行為。現今,有的家長經常教導孩子要誠實,卻不注意甚至忽視自己怎樣做人。為了讓孩子不買火車票,告訴孩子在檢票口測量身高時,把膝蓋故意彎曲;買東西多找了錢,不是如數歸還,而是到處炫耀自己佔了便宜;答應孩子辦的事情,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最後不了了之……很難設想,這樣一個投機取巧、出爾反爾、言而無信的人,能夠教育出誠實守信的孩子。俗語道:“身教重於言教。”父母要行得正,站得直,為孩子做品德行為的榜樣,讓孩子去效仿。

  案例二:萌萌爸爸週末帶孩子坐公交車回奶奶家,在投幣付費時,爸爸發現只有一個硬幣,其餘都是大額紙幣,還缺一個硬幣怎麼辦?萌萌見了也很著急,說:“爸爸,你再找找!”司機叔叔很和善,說:“大家都有尷尬的時候,沒關係,不用給了!”萌萌爸爸連聲道謝。下午從奶奶家回來,爸爸在站臺上一直等了很久,萌萌問爸爸為什麼有好幾輛車經過都不坐,爸爸告訴他,在等剛才那位司機叔叔的公交車,剛才缺了一塊錢硬幣,現在一定要還給他。萌萌聽了,拉緊爸爸的手說:“好,爸爸,我們一起等那位叔叔的車來!”爸爸和萌萌會心的相視一笑。

  3.家長要誠信真實賞罰分明對待孩子

  誠信規則,做到賞罰分明。家庭成員在培養孩子誠信意識與誠信品質的過程中,需要制定遵守誠信的規則,什麼事該做,什麼話該說,什麼事不該做,什麼話不該說。承諾的事應該努力做,做不好的事應該說明緣由,並向別人致歉,要讓孩子從小養成自覺守信的良好習慣。這些規則不但要求孩子做到,更要求家庭成員嚴格按照誠信規則做好表率作用。

  案例三:媽媽答應6歲的貝貝,等她學會疊自己的小被子,就帶她去公園玩。貝貝很開心地去練習疊被子。孩子撅著小屁股吃力的疊著被子,奶奶看見了很心疼,一把搶過被子說:“孩子還小,長大以後就會疊了,現在奶奶來幫你疊。”媽媽攔住了奶奶的手,對貝貝說:“貝貝,如果今天奶奶幫你疊了,媽媽就不能帶你去公園了,你只有自己學會疊被子,才能去公園。”貝貝聽了,連忙對奶奶說:“奶奶,我能行的,我一定要學會自己疊被子。”奶奶雖然不捨得,但是看到貝貝這麼懂事,也笑著放開了手。

  在孩子品質培養的過程中,孩子可能不斷犯錯,家庭成員要針對這一狀況,幫助孩子找出犯錯的原因,指出應當如何辦的措施與思路,教育孩子沒有做好存在的缺陷,對孩子做好了的事情給予適當的表揚。做到批評、教育、表揚都要適度,不可偏激,也不可偏廢。對孩子的獎勵表揚、批評教育都要講究策略,要避免過度誇大孩子的優點,防止驕傲自滿;批評孩子也不能過度放大孩子的缺點,說得孩子一無是處,到處是缺點看不到希望,要做到表揚中也要提醒孩子注意克服自己不足與缺點,批評中也要表揚孩子有很多的優點,使孩子看到希望,看到自己也有許多閃光之處。要始終堅持表揚中批評,批評中表揚的策略。

  幼兒誠信教育是一門藝術,是每個為人父母的人都要認真學習的課程。培養孩子的誠信品質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父母持久不斷的努力。幼兒園與家長要緊密聯絡,要在教育中講究策略,要多開展自我反思,和孩子一起成長。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