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師德師風建設的教育論文

  師德師風建設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是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師德師風建設淺議》

  摘 要:師德師風建設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是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教師隊伍是發展教育事業的決定性因素,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技藝,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師德,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關鍵詞:師德師風;建設;內涵;意義;對策

  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積極主動地探索師德師風建設的新機制新方法,對於解決當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突出問題,全面推進教師素質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育的目的在於完善學生的人格,教師是教育的主導者,直接肩負著培育下一代健康成長的歷史重任。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形象是每一個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先決條件,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教師在教育崗位上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所在。

  一、師德師風的內涵

  師德師風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與教師的思想覺悟、價值觀念、道德水平、工作態度等息息相關,並在教師的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中具體地體現出來。那究竟什麼是師德師風呢?師德師風,應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行為、道德觀念、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操及表現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並逐步將其內化成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其內涵至少蘊含以下幾個方面:

  1.師德師風的根本――正確的政治觀念

  教師的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係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多年的教育實踐表明,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與教師的政治觀念、理想信念、敬業態度、為人處世、道德情操、文化知識等有著重大的關聯,所有這些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或潛移默化的作用。特別是教師的政治觀念,因為只有教師的政治觀念正確,才能確保教育的方向正確,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2.師德師風的核心――強烈的責任意識

  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每一個教師必須義不容辭地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堅定信念,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教師始終要把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裡,不但要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更要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

  3.師德師風的靈魂――嚴格的言行自律

  對一個教師來說,修養是教育的載體,境界是教育的起點,人格是教育的風帆。作為教師,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又要具備高尚的品德。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二、師德師風建設的意義

  從社會的角度看,一個民族是由一個個單一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個體的道德習慣、道德品質的形成有一定影響,但起決定性的作用還是教師。所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個人發展、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迫切需要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人才成長的引路人。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所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開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新局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責無旁貸的使命,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任務。

  2.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加速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各級學校的追求和目標。師德師風優良的隊伍才能培育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才能辦出更高更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只有讓人民滿意了,我們的教育才能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我們的教育形象才能贏得社會的公認。因此,師德師風既是一所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誌,又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學校一定要站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高度來認識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認認真真地、實實在在地、持之以恆地抓好師德師風建設。

  3.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適應新環境推動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

  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對學生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忠誠,有執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但隨著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受物質利益的驅動,教師的價值觀念逐漸多元化,直接衝擊著教師的思想信念。

  三、師德師風建設的對策

  師德師風建設的核心應該是提高教師的素質。所謂教師素質,就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決定其教育教學效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直接而顯著影響的心理品質的總和。

  1.無私奉獻“師愛”

  魯迅先生曾指出:“什麼是教育?教育就是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我一生中最主要的東西是什麼呢?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熱愛兒童。”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師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一個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感情,對學生充滿愛的教師,就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就會隨時隨地關心學生的成長,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精心哺育一代新人。因此,熱愛學生,應該成為教師的天職。

  2.“平等”面對每一位學生

  良好的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承認學生作為“人”的價值,清除支配觀念。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少一點教育者的說教,多一點慈母般的溫和;少一點公共場合的批評指責,多一點像朋友間的情感交流。尊重學生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品嚐成功的喜悅。要徹底改變教師主宰課堂的現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師生互動。

  綜上所述,師德師風建設是建校之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是一項重大的建設工程,是一項需要每一個人民教師長期奮鬥的艱鉅任務。讓每一位人民教師懷著對學生高度負責,對社會高度負責、對科學高度負責的態度,“明師道、鑄師德、揚師風、強師能”,使自己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使自己能夠擔負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的歷史重任。

  參考文獻:

  [1]扈中平《現代教育理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 《教育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3] 3檀傳寶著,走向新師德:師德現狀與教師專業道德建設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楊賢金、石風研,師德新論――以德治教與師德建設[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