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兒童的相關教育論文

  近些年來,多數農民為了改變家庭的經濟狀況而選擇了外出務工,家中就剩下婦女兒童,有的甚至只有留年邁的老人和孩子在家中。這些留下來的孩子就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農村留守兒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對策》

  摘要:由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農村有著大量的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本文介紹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分析了留守兒童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引發的一系列心理不健康和學習成績、道德滑坡等問題,並提出瞭解決方法和建議。

  關鍵詞: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方式

  留守兒童是指與父母雙方或一方分離並留守在農村的少年兒童,是農村流動人口在戶籍地以外謀生時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戶籍地而產生的社會群體。目前,留守兒童佔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成長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好“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已經刻不容緩[1]。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對家庭教育的定義可作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構成人員之間的持續不斷的一種教育和影響活動,它既包括家庭成員之間自覺的或非自覺的、經驗的或意識的、有形的或無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響,又包括家庭的社會背景、家庭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環境因素對其成員產生的影響[2]。狹義的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對兒童進行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家庭教育在人的終身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視,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群教育最終都是要通過家庭起作用。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保證家庭教育順利完成重要的因素。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兒童比作一塊大理石,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一座塑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從排列順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因為父母這兩個重要因素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在心理、學業和為人處世等方面容易出問題。

  2.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外出打工,家庭基本解體,眾多農村留守兒童的教養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出現四種新方式:單親教育、隔代教養、親朋監護和無人監護[3][4]。在我國農村家庭外出務工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父親或母親一方外出務工,其中以父親外出務工所佔比例較大,他們的家庭成為隱性的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是指孩子的父母因各種原因不能照顧孩子,祖父母替代父母擔當孩子的日常照顧者或法定監護人。大多數農村祖輩對現代社會人才標準和要求缺乏瞭解,憑著舊思想、舊觀念、舊方法教養第三代,在教育過程中以經驗代替科學,導致教養質量下降,還有相當一部分長輩對孩子溺愛嚴重,導致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受挫能力差等問題。還有一部分農民工採取了親朋監護的方式。親戚朋友對農村留守孩子的關懷大多侷限生活方面,照顧到吃飽穿暖,極少關注他們的情感培養、心理慰藉,忽視對孩子心靈世界和情感世界的培育,另外,寄託在親戚朋友家的留守兒童難以產生歸屬感,難以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甚至一部分農民工獨自把孩子留在家中,這些農村留守兒童既沒有隔代教養,又沒有寄託親戚朋友照看,無人監護,成為有家的孤兒。

  3.引發的問題

  由於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留守兒童容易產生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4]-[6]:

  ***1***兒童心理素質不能得到健康發展

  家庭環境直接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不在身邊,在他們成長的關鍵時期缺少父母的親情呵護,親子關係疏遠,而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渴望與父母一起生活,很容易使留守兒童情緒消極,感到緊張、焦慮、缺乏安全感、人際交往能力差,形成悲觀、內向、孤僻的性格。而監護人或撫養人因為忙於生計常常忽視留守兒童內心需求,孩子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遇到挫折又會使他們心理失衡,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具體表現為對學習和生活悲觀失望、沒有信心,怯於同學交往。此種情況惡性迴圈,時間久了將嚴重影響到孩子的人格與智力發展。

  ***2***兒童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由於父母不能有效地對孩子進行監管,留守兒童的人身安全是個很大的問題,在廣大的農村,每年都會有許多的孩子由於無大人監護髮生溺水身亡。在經濟稍微發達點的地方,童工的現象相當嚴重。另外,留守兒童的自我約束能力和普通孩子相比比較脆弱,容易行為失控、違法犯罪甚至走上自殺輕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

  ***3***學習成績問題多

  大量的研究調查表明,與正常學齡兒童相比,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況總體上較差,學習成績令人擔憂。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對孩子的在校情況關注比較少,認為教育的責任全部在學校和老師,在師資力量薄弱的農村,老師課下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孩子的學習。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不能採取有效的手段對孩子的學習予以監督和正確指引,長此以往,孩子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和興趣,產生厭學情緒,甚至提前退學。

  ***4***道德滑坡

  留守兒童正處於成長髮育的關鍵時期,他們自己缺乏對價值觀的獨立判斷,也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的引導和幫助,極容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一些人甚至拉幫結派,尋事滋事,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4.對策及建議

  ***1***改革戶籍制度

  戶籍制度是中國社會的一大歷史遺留問題,對戶籍制度進行改革,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最行之有效的治本之策。這需要政府為外來打工者的兒童提供平等的學習、就醫及其他方面的條件,使得農民工子女能在城市上學,這是能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措施。

  ***2***鼓勵農民回鄉創業

  政府應該大力支援農民工回鄉創業。農民在外務工,開闊了視野,也積累了一定的技術、管理經驗,對此當地政府要採取因勢利導、積極支援、完善服務的方針,放寬農民工回鄉創業的准入條件,簡化審批手續,加大財政稅收扶持力度,提供信貸支援。這樣他們就有足夠的時間教育子女,就能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問題。

  ***3***淨化周圍環境

  父母和監護人要給留守兒童一個溫暖的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夠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良好的情緒情感,讓留守兒童感覺到父母和其他人對他的關心、愛護,擺脫缺失父愛或者母愛帶給她的孤單。監護人應該提供更多的機會和留守兒童進行溝通,多注意培養留守兒童的社會交往能力,使得他們學會關心、尊重別人。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社會環境的監控,淨化校園周邊環境,引導留守兒童增強社會環境的適應性,拒絕不良環境誘惑。

  ***4***加強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對於留守兒童比重高的學校,學校應該有具有心理學專業和經驗的人員到學校開展心理諮詢工作。同時可以開展親情教育,使留守兒童愛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學校要做好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紐帶,讓父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也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父母要通過多種形式與孩子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成長動態。

  ***5***加強教師培訓

  由於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被擺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對留守兒童的認知,對待留守兒童的態度等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留守兒童的教育,如果教師對留守兒童存在偏見,錯誤地認為留守兒童就是不正常的兒童,過早地給留守兒童貼上標籤,會影響留守兒童的教育效果,有關留守兒童教育相關方面的知識、技能,需要相關部門組織專門的培訓,讓教師有技巧、方法和能力去和留守兒童做順暢的溝通,去引導留守兒童走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5.結語

  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加以重視的社會問題,它的解決光靠某一方面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給留守兒童這個弱勢群體更多的關心,才能讓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袁鳳琴,袁真強.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貴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2***:82-84.

  [2]楊保忠.大教育視野中的家庭教育,[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86.

  [3]程豔豔.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7:3-22.

  [4]陽輝,陳新明.農村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問題探析[J].文史博覽***理論***,2008***10***:69-70.

  [5]秦珊珊.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淺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312-314.

  [6]高會恩.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初探[J].學理論,2011***10***:59-60.

  篇二

  《淺談農村小學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

  摘要:某些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自身知識水平低下,文化水平低,教育方法不當,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孩子,學校要發揮調動一切可行力量,共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現狀分析;教育建議

  中圖分類號:{G40-01}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9-0263-02

  兒童從出生到長大,家庭是他第一個接觸的受教育的環境,在此環境中,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兒童性格形成、識別能力、判斷能力、勞動能力等方面的培養都依賴於家庭教育。現在出現了一些特殊兒童――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是指一些農民工子女,父母雙方或一方到其他地區打工,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這些孩子留在家中***主要在農村***,父母早出晚歸打臨工而無法照顧,經過調查分析,我們這裡教育服務範圍內的留守兒童主要有三種類型:一種是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或者叔叔等親戚照顧的留守兒童;第二種是父母早出晚歸打臨工,把孩子放在小餐桌而形成的留守兒童;第三種是外地學生,寄宿在親戚家的留守兒童。近幾年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的逐年增多,留守兒童的諸多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尤其是留守兒童的學習、品德、生活、社會適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問題,其中最被社會所關注的就是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一、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分析

  1.剩餘家庭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教育孩子。兒童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務工,而把兒童留給父母另一方或其他監護人如爺爺奶奶來監管。然而這部分人除了監管兒童吃飽穿暖外,由於家庭中現在沒有其他勞動力,自己又要忙於家務和農事勞動,能教育孩子的時間有限,忽略了對留守兒童的教育,養成了他們的一些懶散的壞習慣,脾氣也越發古怪,短時間內無法改掉,這就在兒童不知不覺中為今後的成長埋下了隱患。

  2.剩餘家庭成員自身知識水平低下,教育方法不當。

  ***1***據調查,我國80%的留守兒童都由爺爺奶奶看管,而作為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他們對孩子首先存在著溺愛現象,嬌慣孩子的一切言行,助長孩子一些惡習的肆意發展,如孩子不講個人衛生,對同學不謙讓,多打架罵人撒謊損壞他人物品等現象,長輩們不但不加以制止反而認為孩子厲害、有本事,明知錯也不說錯。如劉天傑同學,是家裡的獨苗,孩子年齡小而且被家裡嬌慣得一身毛病,在學校不學習愛打架。找來家長,家長當面也指責自己孩子犯了錯,背地裡卻告訴孩子打得好,在學校別人打你你就打別人,以牙還牙這樣才不受欺負。

  ***2***剩餘家庭成員文化水平低,無法輔導孩子功課。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左右,而這一人群的文化知識水平又相對低下,絕大部分只是初高中水平,極少部分上過大學,上過大學的人又很少留在農村工作,這就造成了對下一代教育的限制,成為了重要的制約條件。而爺爺奶奶的文化水平更加低下,有的甚至是文盲,更沒有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對於課本知識根本不理解,自己都不會更不用說輔導孩子,最後只得扔給學校扔給老師,而自己疏於對兒童的管理,促使兒童形成了性情放縱、隨意的性格,還養成了馬虎、不虛心做事的不良習慣。趙文瑞同學由爺爺看管,爺爺倒是肯管孩子,但他是地道的老農民,認字都有限,對於孩子的管理也只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趙文瑞腦瓜聰明但缺少嚴格的約束,自制力差,容易被周圍環境所幹擾,一點聲音一個小動作或一個小東西甚至是碎紙片都能引起他的興趣,而回家以後連會做的作業都做得馬馬虎虎,字也不工整,第二天改錯不用老師講也能做對,所以學習成績忽上忽下不穩定,長此下去勢必影響今後的學習質量。

  ***3***家庭環境的不完整給兒童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障礙。在農村的留守兒童當中,有相當一部分兒童是單親家庭。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兒童面對父母的激烈爭吵,情緒脆弱,沒安全感,並且不信任他人。父母自身都沒有起到表率作用,何談教育孩子呢?趙可麗同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她的父母離異,從幾個月大就跟著爺爺奶奶過,小時候得過甲亢,語言表達支支吾吾有障礙,吐音不清還易著急。奶奶長期臥病在床,爺爺七八十歲了還要下地幹活兒,她只得待在奶奶跟前足不出戶,時間長了懼怕和外人交往,看到生人就瞪大眼睛精神緊張,嚴重時還會哆嗦。

  二、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建議

  1.家長要努力改變家庭教育環境。通過分析知道家庭對於一個孩子是何等重要,作為家長不僅要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更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溝通,比如說,經常給孩子打電話、網上聊天留言、寫書信買禮物等方式,無論相隔多遠,文字和言語的長短,不論花幾塊錢或幾十塊錢,都要經常和孩子溝通,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精神狀態等,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媽媽是愛他們、關心他們的。

  2.家長和老師們保持聯絡,有效配合學校教育。老師是接觸孩子教育孩子最多,也是最瞭解情況的人。家長們可以從老師那兒清楚地知道孩子每一步的發展狀況,如學習、心理健康、參與社會勞動方面等。和老師多溝通多探討教育方法,細心耐心配合學校教育,才能真正培育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3.家長外出打工,兒童自制力、約束力差,需要有人管理他的生活、學習等。給孩子選擇一個放心穩妥的、有責任感、有一定知識基礎的監護人才能正確輔導學生,幫助孩子向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

  4.從學校方角度看要多關注留守兒童,當家庭教育不完善時,學校教育就要補上去,決不能出現缺口,多接近了解留守兒童,以各種形式如聯誼會等給他們溫暖、輕鬆的受教育生活環境。

  5.老師也要和家長互動,通過現代的資訊手段、媒體手段和家長們交流兒童身心發展狀況,共同努力教育出優秀人才。

  6.發揮社會作用,開設家長學校,請兒童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專家教授來講座,舉事例讓家長們充分普及家庭教育常識,瞭解家庭教育的特點,教授父母們如何正確教育好孩子的有效方法,使得兒童健康快樂地發展。

  總之作為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再是小事,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更多地被社會所重視,它不僅關係到兒童自身的健康發展,還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和諧發展,因此我們每個人要發揮調動一切可行力量,包括家庭自身力量、學校教育力量、社會群體力量,來共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和麵臨的種種困難,行一切可行之便,為了兒童的健康發展,為了他們美好的未來,為共同建設社會大家庭的美好和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