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怎麼教育

  當今是會節奏越來越快,竟爭越來越激烈,想要孩子長大能夠直面挫折需要正確的教育孩子面對挫折。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的方法

  有些事情,父母要明確

  1***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輕輕鬆鬆完成的?

  對於那些輕鬆任務,家長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不要在這些事情上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同時也不需要給予過分的關注和表揚。比如3歲的孩子自己穿不用繫帶的鞋子,比如吃飯時孩子夾自己喜歡的菜到碗裡等等。

  2***哪些事情是孩子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對於那些需要孩子付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父母的角色應是充當一名觀察者和幫助者:觀察孩子為什麼遇到困難,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需要父母的幫助,需要什麼幫助......

  在父母的指點下,孩子如果成功地完成了任務,這時候給予孩子一個肯定和鼓勵,能夠增強孩子克服更多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3***哪些任務又是孩子不可能完成的?

  而對於那些孩子還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要避免讓孩子去嘗試了,例如讓3歲多的幼兒書寫筆畫複雜的漢字,或是拼500塊的小拼圖等。這些過於困難的任務會容易讓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喪失自信心和積極性。

  創造挫折教育的家庭環境

  1***把選擇留給孩子

  家長不要把自己想當然的想法強加在孩子頭上,而要給孩子更多選擇,讓TA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正從內心去激發TA的抗挫能力,使之從自己選擇所致的挫折中成長。

  2***家長以身作則

  生活中孩子最好的榜樣是父母。“身教勝於言教”,父母對待挫折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父母可以經常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克服各種大小困難的事例告訴孩子,並與之分享戰勝挫折後的快樂。

  3***培養孩子自立

  挫折教育不是簡單的創造困境讓孩子去經歷,而是當孩子面臨困難的時候,父母不要急於去為TA排除一切障礙。父母應確立與孩子的“顧問”與“詢問者”關係。父母向孩子提供建議和諮詢,由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這樣會很有助於培養孩子戰勝挫折的能力以及對其行為自我負責的精神。

  4***磨練孩子意志

  父母要精心設計一些磨練孩子意志的活動,讓孩子適當吃苦,培養其承受挫折的能力。比如,讓孩子參加夏令營或登山活動等。

  5***幫助孩子總結失敗原因

  當孩子遇到失敗的時候,家長不能只告訴孩子“輸就輸吧,沒關係”,而應該幫助TA分析失敗原因,讓TA找到自己的不足,從失敗中收穫經驗和教訓。

  6***當孩子面對困境的時候,我們要鼓勵孩子有堅定的信念

  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如何從困境中走出來,幫助孩子去摸索成功的方法,並跟孩子一起分享最終成功的快樂。

  就像我們不會把一個新生嬰兒放到野外的惡劣環境中,讓他們經受風吹雨打,任他們自生自滅一樣。在孩子經歷精神和心理上的風雨時,我們也應該提供溫暖的支援。

  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的技巧

  第一:正確的感受

  父母要敏感的體察,積極的抓住孩子每一次挫敗經歷,幫助孩子認識到挫敗的存在,正確的感受挫敗帶來的感覺和不愉快.不要回避,也不要放大.客觀幫助孩子描述和認識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其間要溫柔,充滿著愛意.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多麼的愛他.你的愛可以幫助孩子從挫敗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

  第二:勇敢的面對

  用父母溫暖的愛意幫孩子走出挫敗帶來的糟糕情緒之後,再用你的愛和智慧引導孩子去勇敢的面對挫敗這個事實的同時,在孩子心裡做一個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

  第三:積極的處理

  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孩子認識到, 一次的挫敗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永遠只有一個,而卻有那麼多人同時去爭第一,所以成功的機率遠遠的大於了失敗,因此成功了應該感到光榮和 喜悅,但失敗了也並不需要感到可恥和難過,因為這次失敗,總結經驗教訓,還可以下次繼續努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成功的一天.退一萬步,就算這件事上沒 有機會了,但我們的人生還是有價值的,不要太在呼一時一事的得失與成敗.勇敢面對,快樂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樂觀的總結

  哲學家科林斯曾經說過:“不經歷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象,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出光來。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奮鬥的起點"。所以,父母應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的與挫敗相處,使孩子養成不怕挫敗,勇於面對挫敗,接受挫敗,並能不斷從挫敗中吸取人生成長的經驗與營養的優秀習慣,為孩子在將來不斷的經歷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直至走向成功,邁向卓越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的建議

  一、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挫折和失敗

  家長要教育孩子,人的一生中總免不了各種各樣的失敗和挫折,關鍵在於正確地認識它。在孩子遭遇挫折和失敗時,家長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作為家長要平靜地作出反應,要以肯定、鼓勵的方式引導孩子;千萬不要反應過頭,成人的著急、暴躁、斥責只會使孩子更加難受,促使孩子產生不良的心理反應。

  因此,成人要避免任何消極否定的評價,如“不要再試了,算了吧” “別做了,做不好就別做了”等,這種話只會強化孩子的失敗感。成人不妨採用一些積極肯定的評價,如“雖然你沒有成功,但你也是最棒的,因為你在努力嘗試,再加把勁,你一定能成功”。這樣既客觀上承認了孩子的失敗,又看到了孩子的努力,還為孩子提供了繼續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二、鼓勵孩子充滿信心地戰勝挫折

  家長可用鼓勵的話語、樂觀的微笑、讚許的目光來增強孩子面對失敗的勇氣,並幫助孩子分析產生挫折和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的方法。

  孩子遭受失敗和挫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家長一定不要動不動就把失敗原因完全歸咎於孩子。在孩子不能正確認識失敗的原因時,家長可以結合具體事件和具體情境引導孩子分析失敗的原因,讓孩子明白有時失敗是由於條件不足、方法不當、努力不夠造成的。在歸因過程中,家長要注意強調孩子的能力,保護他們的自尊、自信,讓孩子感到“我能行,我要努力,我要努力爭取成功”。

  此外,受到能力和經驗的限制,孩子有時失敗後實在找不到問題的答案,確實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這時,家長最好能夠客觀全面地分析原因,提供解決問題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但是,幫助孩子克服困難並不等於替他解決困難。同樣,提供解決問題方法的最終目的,是要發展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家長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給予恰當的幫助。如:教給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直接為孩子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讓孩子自己嘗試努力完成。

  總之,家長要儘可能在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之間找到平衡點,使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有信心面對,還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能嘗試著獨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隻期望成人的幫助或替代。這不僅會增強孩子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還會提高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實際能力。

  三、培養孩子正確對待失敗的態度

  孩子對待事物的態度常常是不穩定的,容易受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在碰到困難和失敗時,他們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失敗,表現出萎縮、退卻、逃避等消極行為。這時,成人要告訴孩子“不要怕,只要努力一定會越來越好的”。家長要有意識地將孩子的失敗作為教育的契機,引導孩子重新鼓起勇氣,大膽自信地再次嘗試。

  四、家長要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引導孩子走出失敗

  1.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要合理

  家長不能重知輕德,不強迫孩子非要達到他力所不能及的目標。對孩子有合理的期望,才能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地發展。

  2.家長要愛護孩子的自尊心

  在孩子受到挫折時,家長要及時支援、鼓勵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如科學家張廣厚的父親,在得知兒子數學沒考好時,並沒有責備他,而是與他共同尋找原因,並鼓勵孩子說:“兒子,這次沒考好不要緊,你只要繼續努力,就會越學越好!”後來,張光厚成為一名數學家。

  3.極力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樹立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家長要全面、客觀地認識和評價孩子,既要認識孩子的缺點,又要認識孩子的優點。

  家長在評價孩子時,要以表揚為主,而且要注意表揚的藝術及其產生的心理效應。家長可以先從物質獎勵開始,在物質獎勵的同時,不要忽略精神獎勵,然後逐漸過渡到以精神獎勵為主。而且,家長的表揚要及時,及時看到孩子的進步,及時準確地對孩子的進步作出評價。

  如果孩子的行為確實需要批評,那家長的批評中一定還要帶有激勵。因為批評的目的在於教育孩子,而不是向孩子發洩不良情緒。家長在批評孩子時,還要注意批評的藝術及其產生的心理效應,並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以尊重孩子的人格為前提,避免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批評和體罰。

  家長可以在家中嘗試“‘我能行’教育”。

1.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2.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3.怎樣教育孩子抵抗挫折

4.教育孩子失敗的案例

5.用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