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面對挫折

  輸贏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家長們要正確教育孩子面對失敗,面對挫折。那麼?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教育孩子面對挫折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教育孩子面對挫折的方法

  第一:正確的感受

  父母要敏感的體察,積極的抓住孩子每一次挫敗經歷,幫助孩子認識到挫敗的存在,正確的感受挫敗帶來的感覺和不愉快.不要回避,也不要放大.客觀幫助孩子描述和認識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其間要溫柔,充滿著愛意.讓孩子感覺到你是多麼的愛他.你的愛可以幫助孩子從挫敗糟糕的情緒中走出來.

  第二:勇敢的面對

  用父母溫暖的愛意幫孩子走出挫敗帶來的糟糕情緒之後,再用你的愛和智慧引導孩子去勇敢的面對挫敗這個事實的同時,在孩子心裡做一個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

  第三:積極的處理

  積極的心理建設和引導孩子認識到, 一次的挫敗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永遠只有一個,而卻有那麼多人同時去爭第一,所以成功的機率遠遠的大於了失敗,因此成功了應該感到光榮和 喜悅,但失敗了也並不需要感到可恥和難過,因為這次失敗,總結經驗教訓,還可以下次繼續努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成功的一天.退一萬步,就算這件事上沒 有機會了,但我們的人生還是有價值的,不要太在呼一時一事的得失與成敗.勇敢面對,快樂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樂觀的總結

  哲學家科林斯曾經說過:“不經歷挫折,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象,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出光來。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奮鬥的起點"。所以,父母應引導孩子積極樂觀的與挫敗相處,使孩子養成不怕挫敗,勇於面對挫敗,接受挫敗,並能不斷從挫敗中吸取人生成長的經驗與營養的優秀習慣,為孩子在將來不斷的經歷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直至走向成功,邁向卓越的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孩子面對挫折的建議

  “輸不起”是一種天性

  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麼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可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並不瞭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活動中,一旦輸於他人時,他就會表現出不滿,不高興,甚至還會發脾氣。

  “輸不起”通常會有兩種表現:一些孩子面對挫折、失敗,他會採取迴避,逃避困難。比如,媽媽批評小強學鋼琴不認真,不如隔壁的玲玲彈得好,聽到這話小強索性就放棄了,乾脆就不彈了;另外一些性格急躁的孩子一旦在遊戲中輸了,就會大發脾氣,哭鬧以示宣洩。在幼兒園裡,老師們經常就會遇到因為搶不到“發言權”而委屈哭泣的孩子。

  鼓勵能讓孩子緩解情緒反應

  孩子的所謂挫折感、無力感大多是由後天學習得來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家長總會有這樣的責罵:“你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恐怕不是讀書的材料!”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用這些想法去評價自己。因此,當面對困難或失敗時,便由於失去自信心而採用放棄和逃避的態度。其實,每當孩子遇到挫折、情緒低落的時候,父母可以給他講一些成功人物的故事,描述他們在奮鬥過程中是怎樣用正能量去面對困難的。

  另外,當孩子遇到挫折時,父母也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處不放,不要將焦點一味地放在結果上,要看到孩子在此過程中肯嘗試以及為此付出努力。讓孩子明白“凡事盡力而為”便可,即使失敗也並不代表自己沒用,家長更不會因此而不疼愛他。

  正視失敗是為了避免失敗

  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應該要有目的地從遊戲中讓她學習如何面對失敗,有機會在玩樂中嚐到“輸”的滋味,體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當然,孩子經歷“輸”的時候總會稍有失望和不快的感覺。這時父母就應該給他適當的安慰和鼓勵,告訴他:“我知道輸掉遊戲讓你有點不開心,不過這次輸不代表每次都會輸,只要盡力參與,總會有辦法成功的。”讓孩子正視失敗,才能讓他在失敗和挫折中堅強起來,不至於被失敗和挫折打倒。

  擁有豁達的心胸是“輸得起”的關鍵

  經常看到有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不會也打他呀?”“拿大的,挑大個兒的拿!”“你真窩囊, 你不會跟他搶啊!”……這樣的引導,怎麼可能讓孩子“輸得起”?小朋友會因為玩遊戲輸掉而大發脾氣,使性子再也不跟別的小朋友玩。父母需要嚴肅地告訴他:“要是你贏了,別的小朋友也不再跟你玩了,那怎麼辦呀?”要想孩子輸得起,首先就得培養孩子不計較。一個心胸寬廣的孩子,還有什麼容不下、放不下、輸不起的呢?

  如何讓孩子正視輸贏

  1.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在陪小孩子玩耍,不要一味遷就、總讓孩子贏,適時讓孩子體會失敗的機會。當孩子因輸而鬱悶之時,趁機引導孩子:這個只是遊戲,未來你的路上還會遇到很多失敗、更大的挑戰,你內心必須學會強大。

  2、交給孩子正確的輸贏觀。

  如若孩子因輸而耍賴,藉此告訴孩子:任何事情有贏必有輸,輸不可怕,也不丟人,輸了之後仍然堅持的孩子,才是最堅強、勇敢的。

  3.引導孩子換位思考。

  先認可孩子的情緒,然後再引導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你這次輸了,媽媽能體會你的感受,你現在肯定不開心,心理不舒服對不對?但如果全是你贏,別的小朋友老是輸,他們也會像你現在一樣不開心?所以,也要讓其他人贏讓,大家輪流高興呀!”

  4.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

  一方面,儘量不要把工作中的情緒帶回家,如果您自己都經常因工作失利而垂頭喪氣、悶悶不樂,那孩子面對失敗時怎麼堅強、樂觀得起來?

  另一方面,適當調節孩子的學習壓力,不要動不動就提什麼“回報父母”“家庭責任”“家庭重擔”“出人頭地”,表面上看是激勵孩子,其實,這樣的壓力其實更難以承受。

1.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

2.教育孩子如何面對挫折

3.如何教育孩子的言行舉止

4.教育孩子經驗心得體會

5.教育孩子家長感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