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攝影藝術的地方特色

  一切藝術都是講究特色的,特色是什麼,特色就是與眾不同。沒有特色的藝術是缺少創造性的藝術,或者,根本就不能稱之為藝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攝影藝術地方特色的論述,供大家參閱。

  攝影是一門藝術,它理所當然講究特色,尤其是講究地方特色。

    攝影藝術的地方特色1、內容的地方特色

  我國地大物博,是個多民族國家,北方與南方、內地與邊疆、城市與農村、地理風貌、歷史傳統、民族風俗等等,都有各地的不同特點。作為攝影家就是要時時注意發揮本地區的優勢,注意研究本地區的特點。要下苦工夫,瞭解歷史和現狀,提煉主題,選擇具有表現力的角度。地方特色又與民族特色相關聯著,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帶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定政治和經濟在觀念上的反映。民族文化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我國西北的民俗、民情,如婚喪嫁娶的禮儀、衣食住行、民族戲劇、美術、音樂以及各種民間藝術——農民畫、剪紙、布貼、泥塑、社火、秧歌、腰鼓、刺繡、饃花和其它民間工藝品等,都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富有特色的習俗和藝術的精華,是我們應該表現的內容。所以作為攝影家,要想有所創造,首先要有一塊創作基地,然後長期生活和實踐在那裡,才能在攝影藝術的內容上選對路子,才有了成功的基礎。

   攝影藝術的地方特色2、人物形象的地方特色

  攝影作品是離不開人的,人是一幅作品中的核心,而人物外形容貌是有地方特色的。生活在不同氣候、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中的人,除了他們的不同個性,外表上往往也有較大的差異。生活在寒冷山區的人一般面板粗糙,臉龐黑而多皺,生活在氣候溫和環境下的人面板就比較細嫩,面目比較清秀柔和。農村人和城市人在面板、形象、髮型等方面也有較大的差異。這些不同特徵的外在形象,本身就為攝影家提供了地方特色。作為有經驗的攝影家,就應選擇不同人物的相貌特徵,儘量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攝入畫面。

  攝影藝術的地方特色3、人物服飾、用具的地方特色

  在拍攝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被攝物件的外表形象看不出有什麼地方特色,但是,在服飾或他們使用的生活用品、生產工具上由於受文化傳統、周圍環境、地理條件等方面的影響,又往往出現不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情況,這也是攝影家不可忽視的。有些地方的農民喜歡戴帽子和帕子,可陝北的農民既不戴帽子也不戴帕子,喜歡在頭上扎一條白毛巾。在使用的生產工具上,地方特色更明顯。陝北農民送肥靠揹簍往山上背,關中平原上就靠車拉、肩挑。關中送糧耕田用車和馬,陝北卻用牛和驢。這些都是必須重視的。法國著名攝影家佈列鬆說過:“在攝影中,最細小的東西也能成為偉大的題材。人間渺小的瑣事能變成樂曲中的主調。”陝北的嗩吶,安塞的腰鼓不正是用一種工具表現著整塊土地嗎?

   攝影藝術的地方特色4、景物的地方特色

  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有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人物形象,也有了具體地方特色的服飾和勞動工具,還應該加上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這樣,才能構成一幅完整的藝術作品。

  “藝術的真正生命在於對個別和特殊事物的掌握和描述。”這句話是詩人歌德說過的,我們現在仍然這樣說,也仍然學習這樣做。我們努力表現攝影作品的地方特色,表現攝影作品的個性,這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