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攝影鏡頭推薦

  把握風光攝影中的虛與實,這裡有兩個關鍵詞“風光攝影”和“虛實”。一支鏡頭就可以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虛化背景突出主題

  利用遠攝鏡頭所具有的虛化能力可以讓被攝體更為突出。在背景雜亂的動物園內拍攝時,這樣的特點尤為可貴。

  使用遠攝變焦鏡頭截取了

  風景的一部分

  使用遠攝變焦鏡頭截取了遠處連綿不斷的壯麗風景的一部分。因為縱深感被壓縮,所以畫面風格看上去很獨特。

  廣角變焦鏡頭

  畫面寬闊

  同時具有誇張的縱深感

  廣角變焦鏡頭就像它的名稱一樣,是擁有可以拍攝出更廣範圍焦段的變焦鏡頭。這種鏡頭的魅力在於畫面顯得非常寬廣,一張照片中能收入很多資訊。由於其焦距很短,所以很容易合焦於整體畫面,如果再配合使用適當的光圈,能拍攝出非常銳利的照片。我們使用廣角變焦鏡頭的主要目的之一在於將寬廣的場景收入一張照片中,但它同時還具備將近處的物體拍得很大,將遠處的物體拍得很小的特點。如果拍攝者能夠大膽運用這一特點,就能讓照片風格變得有趣且極具透視感。

  具有標準變焦鏡頭所沒有的寬廣

  大膽地將大面積天空拍入畫面,讓畫面顯得非常寬闊。椰子樹看起來就像是要倒下來一樣,這是廣角變焦鏡頭獨具的表現特性。

  微距鏡頭

  如果想把小物件拍攝得更大

  那就使用微距鏡頭吧

  微距鏡頭的特長就在於能“把小物件拍得更大”。在將物體拍攝得較大這一點上它類似於遠攝鏡頭,但微距鏡頭具有能夠更接近被攝體拍攝的優點,能夠將小被攝體拍攝得更大。微距鏡頭的使用範圍很廣,從拍攝花卉到拍攝小物件都能勝任。不同的微距鏡頭焦距長短也不同,簡單概括其區別在於拍攝距離的遠近不同。焦距短的鏡頭拍攝距離也較短,而焦距較長的微距鏡頭適合從稍遠的地方拍攝。不同的微距鏡頭之間也存在很大差異,拍攝者應該根據與被攝體之間的距離遠近以及拍攝目的選擇適合被攝體的微距鏡頭。

  自然的虛化非常美麗

  焦距較長的微距鏡頭能將背景進一步虛化。拍攝者可嘗試一下針對想突出的部分進行對焦,虛化其前後景。

  如果是焦距較短的微距鏡頭,拍攝者能很輕鬆地手持進行拍攝。如果想要輕鬆抓拍推薦使用焦距在60mm左右的微距鏡頭。

  定焦鏡頭

  個性鮮明

  表現力豐富的定焦鏡頭

  定焦鏡頭是一種構造簡單,只有一個焦距的鏡頭。這種鏡頭也是變焦鏡頭的基礎。雖然定焦鏡頭不具備變焦功能,但這也使其具備鮮明的特點。與變焦鏡頭相比其構造簡單,因此重量相對較輕,便於攜帶。而且由於它鏡片的枚數較少,所以具有最大光圈較明亮的特點,並且其背景虛化非常漂亮,常用於人像攝影。還有,因為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通常很明亮,所以即使是在光線較為昏暗的時候也能得到較高的快門速度,適合於在不能使用閃光燈的場所進行拍攝。

  在光線昏暗時大光圈鏡頭非常有效!

  現場只有蠟燭的光線,但如果使用大光圈定焦鏡頭,我們就能在不提高ISO感光度的情況下進行拍攝。而且鏡頭很輕,不太容易在拍攝時產生手抖動。

  非常適合拍攝夕陽

  鏡片結構簡單的定焦鏡頭能輕鬆勝任逆光拍攝。這張照片以夕陽為背景,拍攝出了人物的剪影。

  夢幻般的背景虛化魅力非凡

  中遠攝定焦鏡頭,以美麗的背景虛化聞名。和同樣焦距的變焦鏡頭比起來,定焦鏡頭的背景虛化品質要高很多。

  標準變焦鏡頭

  從街頭抓拍到人物拍攝都能使用的萬能鏡頭

  畫面視角自然是它的魅力所在

  人類肉眼所見的視野大概是45度左右,以此視角為中心,具備較為適中的變焦比的鏡頭就是標準變焦鏡頭。它覆蓋了從抓拍到拍攝人物最常用的焦段,鏡頭的大小也比較適中。使用廣角範圍焦距的話能夠拍攝風景,而使用遠攝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虛化背景,同樣適用於拍攝人物。鏡頭的最大光圈也隨級別不同而不同,拍攝者可根據相機機身的大小選擇合適的鏡頭。選擇標準變焦鏡頭的要點在於明確使用目的。如果需要經常隨身攜帶拍攝的話應儘可能選擇輕便的鏡頭,同時應該考慮其是否具有防抖功能。

  如果只拿一款鏡頭在街頭抓拍的話,選擇標準變焦鏡頭再合適不過。它適用於從拍攝建築到拍攝人物等很多場合。

  使用廣角側能夠拍攝很寬廣的範圍

  在拍攝類似於左圖中的場景時,使用廣角側的話能得到很寬廣的畫面。不但適當強調了縱深感,畫面看起來也很舒服。

  遠攝變焦鏡頭

  大膽將遠處的被攝體拉近

  遠攝變焦鏡頭的特點就在於使用較長的焦距實現多種多樣的表現風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用就是“將遠處的物體拉近拍大”這種能力被用於體育攝影和動物攝影。它還具有“易虛化背景”這一優點。如前所述,背景虛化的程度和光圈的大小密切相關,但是,在光圈大小一定的情況下,焦距越長,背景虛化越明顯。這一特點也經常被運用於拍攝人像。而且,遠攝變焦鏡頭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壓縮效果”,它能夠減少近景到遠景之間的距離感。使用這一特點拍攝風景照片也頗有樂趣。

  風光攝影對焦的技巧分享

  超焦距法

  這是傳統攝影教材提到最多的方法。超焦距是指在恆定光圈和固定焦距的條件下,能夠達到最大的景深範圍,我們把它稱為在這個焦距和這個光圈下的超焦距。

  我們在取景時對著天際線***無窮遠***進行對焦,會得到一個離鏡頭最近的清晰點,而這個清晰點與鏡頭之間不清晰的範圍就是超焦距,如果我們在實際拍攝中找到這個清晰與模糊的界點,並對它進行對焦就可以實現全景深的效果。

  由於拍攝中間不可能永遠使用一樣的焦距和光圈,所以需要對鏡頭進行不同焦距和光圈的測試,我們也可以通過鏡頭上的景深窗來預測超焦距。這樣在實際拍攝中才可以得心應手地應用。

  超焦距拍攝就是要充分兼顧整體畫面的前、後景深***後景深大於前景深***,達到整個畫面整體的“清晰度”;

  超焦距拍攝應控制好相對的攝距,攝距相對的遠時,其清晰度的實際“效果”就越“好”,通常攝距應在5米以外,其效果就開始逐漸呈現出來了;

  超焦距拍攝應採用手動對焦模式為宜,因為自動對焦很難實現超焦距拍攝的最佳理想效果,中心對焦點應控制在整個畫面的中間或略偏上、偏下一點為好***具體應視拍攝主體而定***。因為一般攝影愛好者在拍攝風光照片時的對焦點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對在最遠處,所以拍攝出來的照片通常前景都有些模糊,因而大大地影響到了畫面整體清晰度的“感觀”,這就是致命的要害點;

  超焦距拍攝要充分利用小光圈大景深的特性,通常光圈應控制在f/11—f/16之間為最佳***太小了景深就淺,太大了實際效果也並不十分理想***;

  要真正發揮出超焦距的實際拍攝效果,建議您使用三腳架拍攝,這既是最笨的辦法,但也是唯一的最有效的好辦法。

  景深合成法

  具體拍攝時,取景後固定機位不發生移動,分別對前景對焦拍攝一張,對中景對焦拍攝一張,對遠景對焦拍攝一張,這樣得到三張不同對焦區域的畫面,再通過後期軟體進行合成,而合成出來的畫面細節要遠遠超出上面的兩種方法。

  景深特性法

  我們都知道要得到大景深,可以使用小光圈、遠距離、短焦距來拍攝,但是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景深還具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後景深要大於前景深,並且是前景深的兩倍。

  當我們明白了景深的特性後,我們在實際拍攝進行對焦的時候只要遵循這個景深特性,對著選取畫面中靠前的三分之一進行對焦就自然符合了它的特性,這樣拍攝出來的畫面也就自然達到了全景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