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勵志文章精選

  在我們有所空閒的時候,不妨找一些關於學習勵志的經典文章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畢業後堅持學習有什麼用

  作者:楊熹文***《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作者***

  我出國最初,拿著打工攢下的全部錢去讀書,銀行卡一度只剩下兩塊多,那時幾乎身邊所有人對這件事都持反對態度,“為什麼要讀書呢?大學都畢業了啊,抓緊時間去賺錢不是更好嗎?”我嘴上堅持己念,心裡也有我的顧慮,這樣決意奉獻給學習的又兩年青春,意味著我要把每一分鐘都賦予用途,白天去上課,晚上去打工,半夜寫作業,光想想那即將要缺失的大把睡眠,和要靠不停打工來生存的日子,就知道這絕對不會是一條太容易的路。

  這樣的日子很快到來,學習和生活一切順利,卻也萬般辛苦,很多時候從學校放學要揹著書包一路狂奔才能趕得上餐館開工的五點半,做工時一邊收拾著桌上的碗筷一邊腦袋中還默唸著會計公式,沒有顧客的時候別的同事在玩手機說笑話,我蹲在廚房的角落裡寫著第二天presentation的構思。

  有一次下班太晚,老闆送我們幾個員工回家,我家是最遠的,和他同行了好一段。一向沉默嚴肅的老闆突然打開了話匣,“看你每天又上學又打工的,就想起我年輕時也有過這樣的日子啊。我那時候剛工作,表現很好,公司派幾個人去進修,每個週末去學校上課。那幾年一邊上班,一邊操心讀書,週末沒睡過一個懶覺,為考試晚上熬夜的情況也時常有。一起進修的同事裡,最後只有我堅持了下來。過了十幾年,我計劃出國的時候,移民官要的第一個材料,就是學歷,身邊那麼多想出國的人,就只有我一個人出來了,我當時可都三十幾歲了。”

  下車的時候他又叮囑我,“姑娘,趁年輕多學點什麼,別怕現在辛苦,很多現在你覺得用不上的東西,以後都會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後來我順利畢業,這兩年學習的作用就一點點顯現了出來。和別人一起去應徵喜歡的工作時,HR只留下了我,因為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學歷是什麼”;申請工作簽證的時候,很多朋友申請失敗無奈回國,移民官卻沒有刁難我,因為我手裡拿著貨真價實的本地文憑;後來擁有自己的一份小生意,開始寫發票申報稅目,不必花錢去請會計,自己做起來也得心應手,那一刻就明白當年在大學畢業後再學點什麼的堅持,並不是別人說的“無用功”。

  我觀察過身邊三十歲左右的朋友們,生活大多過得忙碌充實,卻很少有人堅持學習,一年也讀不完一本書,上學時用的英文完全忘光,愛寫字的習慣也不再堅持。這總是讓我感慨,中國年輕人放棄自己太早了,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什麼就不肯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更棒的人?

  每當我聽到有人說,哎,我都***十了,結婚了也生孩子了,生活現在也挺好挺穩定的,還學什麼習?”我都覺得特別惋惜,那麼年輕那麼有潛力的一個人,怎麼可以這樣輕率地限定自己人生的擁有?怎麼能確定自己以後不需要跳槽不需要加薪?怎麼能確定以後不被公司派去接待外賓不出國旅行?而又怎麼確定你的孩子,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揚起臉天真地問你,“媽媽,你怎麼什麼都不會?”

  這兩年搬家多次,見過很多國外的家庭主婦,我發現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她們除了做飯洗衣服照顧孩子,大多在生活裡留下屬於自己的一小段時間,用來提升自我。我認識的一個韓國主婦,孩子上小學後她報名讀護士課程,每晚哄孩子入睡後,自己在客廳裡啃課本寫作業,今年畢業的時候,她順利找到一份護士的工作,完成了從家庭主婦到高薪護士的人生轉變;另外一個朋友,生了孩子後就在家做全職家庭主婦,不甘心生活裡只有洗衣煮飯,於是跟著網上教程學習手作,雖然過程辛苦,常常要趁孩子睡覺的時候才能構思創作,但堅持了一段時間後,她的網店,也開始有顧客的頻頻光顧。

  我一直是個愛學習的人,堅信任何知識都有能派上用場的那一天,因此畢業之後,即使生活忙碌也堅持尋找新的知識。我常年在車裡放日語碟,堵車的時候就跟著重複讀單詞練句子;我看英文電影看英文電視,看到不會的詞彙或者優美的句子馬上記下來;我去學打咖啡學調酒學一切令我著迷的文化;我讀很多書,不管是小說傳記還是心理學;很多人覺得學起來麻煩,或者學也沒有用的東西,我都為自己堅持了下來。因為我心裡還有很多的夢想,我想去日本賞櫻花,去歐洲看一看古老的建築,在遊輪上品一杯甜澀的酒,也想寫出禁得起時間推敲的好文字。我非常相信,人生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願意通過不斷的學習,看到每天進步著的自己,一點點去靠近那些看似遙遠的夢想。

  知乎上一位朋友問,工作用不到英語卻堅持學英語,有意義嗎?她解釋自己在三線城市裡教書,身邊沒有在生活裡說英文的人,自己堅持學英文兩個多月了,這種想法遭到很多人的恥笑。

  網友給出了很多回答,其中有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網友說,自己的表舅工科畢業,有一份公務員的鐵飯碗,有車有房生活穩定。旁人看起來這生活已足夠富足,表舅卻堅持學英文,看國外電視,拿著文曲星啃外文書,所有人都覺得沒有意義,對於一個小公務員,出國讀書或者工作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可是他就這樣堅持了幾十年,就在快退休的時候,單位有公派去美國的機會,託福要求過60分。表舅用一個月的時間,托福考到了110,就這樣爭取到出國的機會,後來老婆兒子也得以跟著他到美國讀書,他那幾十年的“無用功”就變成了人人都羨慕的人生轉機。

  還記得湯唯在拍《色戒》後被封殺的一段時間嗎,她帶著全部身家去了英國。在那裡,她去語言培訓班攻英文,為自己設立目標,要拿到藝術學校的全額獎學金,後來她苦練英文,從零基礎到運用自如,這令她得到與英國影視界資深人士合作的機會,為自己創造了翻身的機會。當她再次出現在觀眾的視線裡,站在國際舞臺上說著一口標準流暢的英文,臺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幾年的不斷努力,就成為她最完美的反擊。所以不要覺得學習是無用的,很多時候,知識是你的底氣,是你的修養,是你的殺手鐗,是很多人嘲笑你質疑你反對你時,你可以用來證明自己的最有效的武器。

  我自始至終都覺得,有很多機會不是等你準備好才出現的,有些人之所以能夠在人生中獲得成就,是因為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他們已經是準備好了的狀態。就像蔡康永說過,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我特別喜歡聽到身邊有人和我說“週末報了個英文班”,“我正在考會計資格證”,“我學瑜伽呢”,每每聽到這些,就覺得自己身體裡的正面細胞都活躍起來了,也跟著躍躍欲試著什麼更好的挑戰。看著他們生活積極,態度認真,一點點進步著的優美姿態,就不禁感慨,這才是鮮活的人生啊。也許十幾年後,我們都成了心事重重的中年人,能讓那時的我們拉開距離的,就是從現在開始不間斷的自我學習,無論是學一種語言,一種技能,甚至堅持讀書堅持寫字,或許都能讓我們的人生因此擁有更好的發展。而每當想到這裡,我的內心都會充滿動力,看著腳下的路,忍不住告訴自己,姑娘,人生路漫漫,請繼續加油吧。

  :考試的衝刺階段,怎麼複習效率才高?

  作者:魏書生***特級教師***

  臨近考試的衝刺階段,心情比較緊張,這時怎樣複習效率高呢?

  怎樣複習,方法很多。這裡向大家介紹三段複習的方法,供同學們參考。

  第一段,全部學科的總複習

  1、列出重要內容一覽表

  為了便於記憶和應用,你要把重要內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係整理清楚,做到一目瞭然。

  一覽表可以一張張分別做,也可以綜合在一張大紙上。

  對於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

  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覽表和卡片,在以後的階段複習中,只要不時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點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後,就應開始實質性的複習了。這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一般來說,這類問題大多是有關考試的“關鍵性問題”。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這類問題為中心開展相互討論,必然大有好處。比如討論中,你無法扼要說明問題,這就表明你對那個問題仍未徹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

  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但這並不是說其他科目可以丟開不管。

  1、重點在於做練習

  這個階段的複習重點在做練習,以訓練應用能力。像數學、物理等學科,可以使用習題集之類的書。所做的練習,要和教材的基本內容有關,並參照有關的一覽表。

  語文、英語等學科,要以教科書為中心,反覆練習讀法、譯法、語法等。這些學科的知識範圍較寬,複習時應把思路放開些,把有關的知識聯絡起來進行綜合練習。

  2、征服較差學科的方法

  基礎不紮實,卻猛看各類參考書,或是做各種很難的練習題,不但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會好。關鍵是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複習這類學科,最好是與一位擅長這些學科的同學一起進行,這有利於你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面對一門學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複習,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強薄弱環節上。

  第三段,各科重點複習

  1、把教科書的整個體系印在頭腦中

  在複習的第三階段,你可能已經將教科書的內容複習多次。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時間重點複習過的,有些地方是輕描淡寫一掃而過的,對全部教科書之間的聯絡,還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如果不把這些零散的知識按一定的順序整理成一體,臨到考試,由於前後左右的相互關係不盡明白,就難以運用自如。

  怎樣才能將每門課的體系印在腦中?

  你要把第一階段整理的知識系統一覽表拿出來,再專心地看一看,將內容按順序和它們之間的關係記在腦子裡。

  記憶的時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專案背出來,寫在紙上。對總的線索有所瞭解後,其他內容順藤摸瓜,按邏輯順序充實,不必那麼費勁就記牢了。

  2、由近而遠的複習策略

  考試的最後衝刺階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試範圍的順序,“由遠而近”地複習,即先複習某一學科的第一冊,從1、2、3、4頁開始,再複習第五冊、第六冊。這樣複習有好處,開始很用功、很周密。但也有的同學隨著時間越來越緊,越往後,越鬆垮,最後匆匆結束。還有的一看時間不夠用,便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或乾脆把後面部分省去,以“碰運氣”的僥倖心理來對待考試。

  其實,後面部分的內容和前面相比,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難度也高,出題的可能性當然也大。既然如此,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前面的內容上,便有些得不償失。

  另外,後學過的知識複習起來印象還比較深,回憶起來,比較省時間。

  後學的知識,一般綜合性比較強,常常牽涉到前面的知識,這樣在複習後學的知識時,遇到以前學過的較模糊、拿不準的知識,再隨時往前複習,容易使前後知識聯絡起來,兩者都加深了印象。

  總之,臨近考試的衝刺階段,對重要內容,先複習最近學過的,然後再一步步向以前學過的知識延伸,這樣複習,效率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