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成長的故事

  只有創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拚搏,才是充實的生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

  1:改變人生的兩小時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有一位同學特別引人注目,因為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大家以前的印象中,這位同學不是一位優秀的人,成績平平,各方面的能力也很一般。然而,誰也沒想到短短十餘年時間,他就超過了班上所有的人。於是,大家紛紛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

  飯後,大家不約而同地問起了他成功的祕訣,他聽後聳了聳肩,淡淡地說:“其實也沒什麼,只不過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做同一件事上。”

  原來,大學畢業後,這位同學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長遠的奮鬥目標,無論每天工作有多忙,他都儘量擠出兩個小時的時間,堅持學習市場營銷和企業管理。幾年後,他辭職下海,自己開起了公司。由於掌握了豐富的營銷知識和管理經驗,他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很快就成了遠近聞名的企業家。

  聽了他的故事之後,大家都感到十分後悔,因為他們擁有同樣多的業餘時間,但基本上都浪費在了無聊的網路遊戲和牌桌上。此時,他們才深刻地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文憑的高低,也不在於能力的強弱,而在於是否將零散的業餘時間用於學習,是否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某件事。平庸與卓越,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抑或消極與積極的生活方式。

  除了工作之外,每個人都有大把的業餘時間。在這裡,我們不妨算一筆時間賬,假如每天中午十二點下班,下午兩點上班,中間有整整兩個小時,除卻做飯和吃飯的時間,至少能夠剩下半小時。假如每天下午五點半下班,每天晚上十點鐘睡覺,中間有整整四個半小時,除卻料理家務和教育孩子,至少能夠剩下一個半小時,也就是說每天至少有兩個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這還不包括雙休日和節假日。

  你可別小看這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堅持下去,常常能創造奇蹟。以一本十萬字的書為例,如果你每天閱讀兩小時,大約能看兩萬字,而五天左右就能讀完一本書,一個月就能讀完六本這樣的書,而一年就能讀完七十二本這樣的書,是不是覺得很驚人啊?而事實上,只要下定決心,你也同樣能夠做到。

  每天兩小時,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都算不了什麼,不過是少看一會兒電視,少玩一會兒電腦,少打一會兒麻將,但這兩小時所積累的正能量卻是無法估量的,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也是無法想象的。居里夫人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鐳,奠定了現代放射化學的基礎;馬里奧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創作了長篇小說《教父》,成為了美國文學的一個轉折點;奧斯勒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研究出了第三種血細胞,為人類醫學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其實,成功就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沉澱的過程,如果你也想幹一番事業,那就不要猶豫,趕緊從現在做起,利用零散的業餘時間,每天堅持做一件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也會成為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2: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

  射水魚俗稱高射炮魚,是一種生活在水裡的魚類,是魚類中的神射手。射水魚愛吃動物性餌料,尤其愛吃生活在水外的、活的小昆蟲。在自然環境中,水面附近的樹枝、草葉上的蒼蠅、蚊蟲、蜘蛛、蛾子等等小昆蟲,都是射水魚的捕捉物件。

  然而,生活在水中的射水魚要捕捉距離水面一定距離的活物談何容易。不過,射水魚自有高招。

  一旦發現有捕食物件,射水魚便偷偷遊近目標的正下方,集中全副精力,心無旁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舌頭抵住口腔頂部的一個特殊凹槽形成管道,像水槍的槍管一樣,當鰓蓋突然合上的時候,一道強勁的水柱就會沿著管道被推向前方,射程可達1米,距離30釐米內的飛蛾很難逃命。射手魚射出的水流是可以變化的,它的舌尖像一個閥門,舌尖向下時,“閥門”被開啟,射出的是一股水流,這就是“連發”;如果舌尖一抬一落,射出的是一串串水珠,這便是“點射”.射水魚的射擊彈無虛發,命中率幾乎是百分之百。

  射擊完成後,這位生活在水下的居民並不介意暫時離開水面,它們可以躍出水面近30釐米迅速抓住被水珠擊中的獵物,成為自己的腹中之物。射水魚的這一套動作,迅速連貫,不拖泥帶水,乾淨利落,讓人歎為觀止。

  像射水魚一樣全神貫注地把精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又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功呢?

  3:錨定夢想 一切簡單

  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頭驢,揹著兩捆草,餓了,到底放下那一捆來吃呢?一直猶豫不決,結果餓死了。這個故事有些誇張,但人生很多路口,大家都會在路口上徘徊。做選擇是很難很痛苦的,這邊有誘惑,那邊也有誘惑。到底選擇哪個?我的同學都出國了,我是不是也應該去新東方學習準備考託福?我的發小考公務員了,我是不是也要買書複習了?電視上說有個人小學沒畢業做電商就發財了,我是不是也要到淘寶上開個店鋪?

  你今天聽到東邊熱鬧往東跑,明天聽到西邊熱鬧,就掉頭往西邊跑。很多年下來,你就會變成一個沒頭蒼蠅,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疲於奔命,沒有積累。我認為,如果你覺得自己還年輕,那一定要花點時間想一想,不說長了,就是未來的十到十五年時間,你到底要想成為怎樣的人?未來十到十五年,你到底最想獲得什麼?這是最重要的。這個東西,你可以說是夢想,也可以說是價值觀。

  為什麼?因為你一旦想清楚了,以後你無論做什麼判斷,做什麼選擇,那就簡單多了。有助於實現我夢想的,我就幹。沒幫助,我就放棄。把夢想錨定,短期內不管你遇到什麼誘惑,遭遇什麼困難,都不會左右你判斷和選擇。

  在這點上,我很幸運,在困難面前我很少搖擺,經常是一拍腦袋就做決定了。因為我上高中的時候,就想清楚了我這輩子要幹什麼。我不想要進到一個仰人鼻息的單位去,我就夢想著要開個自己的電腦公司編軟體,自己安排生活和命運,而且做好了,很多人都用,這樣很有成就感。

  一旦有了這個想法,所有的選擇都變得非常簡單。比如我上高中的時候在全國物理競賽上獲過獎,很多大學都願意錄取我,各種專業五花八門。其中一所比較著名的大學,想錄取我上食品工程專業。我父母聽說以後十分高興,他們經歷過吃不飽飯的年代,覺得上了這個專業,以後就不愁吃飯了。但我堅決不同意,因為我對食品不感興趣,我就是想編軟體。當時西安交大也來錄取我,我當時也不知道西安交大是幹什麼的,以為是修鐵路的大學。但西安交大讓我上計算機系,那我就去了,因為符合我的目標。相反,我很多同學根據當時熱門不熱門來選專業,很多人選了國際貿易。這種選擇看起來很聰明,但現在看來,這未必是他們真正想要的,也未必是自己能夠施展才華的地方。

  你如果說,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年薪50萬。對這樣的目標,我的建議是,目標不能太物質化。太短期、太物質化的目標不能內化成你的夢想。像年薪50萬、100萬這樣的目標,你可能很快就實現了,然後就失去了夢想,沒了目標,跟有些拿到鉅額拆遷款的人一樣,沉溺於賭博,把自己的未來都毀了;或者有的物質化目標很難實現,比如你想成為中國首富,可能你很快就放棄了。我認為,只有這種非利益化的夢想和目標,才能長期激勵一個人不斷地去追求。

  我大學畢業時,也面臨著選擇。到底是去南方的某家銀行工作,拿一月3000元的高薪,還是去北京的一家大型電腦公司,拿一月800元的工資?我沒什麼猶豫就選擇了後者,因為只有到電腦公司,才能學習怎麼做軟體,才有機會實現我的夢想。

  後來我離開這家電腦公司到互聯網裡去創業,有很多人說:“你太有勇氣了,放棄了高薪和職位。”但是我覺得這不需要什麼勇氣。它已經不適合我了,沒法幫助我實現自己的夢想。這些別人認為很珍貴的東西,對我來說是Nothing。所以,你的夢想和目標不跟物質掛鉤,物質就不會成為你選擇時的掣肘。

  對於高中生來說,誘惑可能是某個看起來前景良好的專業。對於大學生來說,誘惑可能是一份待遇豐厚、人人豔羨的工作。但是隨著你越走越遠,物質的誘惑越來越大,你就更需要夢想這個堅定的羅盤來指引。

  當年我要離開雅虎,因為在裡面不能創新,很多好想法實現不了,這種氛圍讓我窒息,讓我忍無可忍。雅虎說,要提前辭職,會扣我3000萬美金。即使放到現在,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很多人替我惋惜,說你再混個一年半載的。我不想混,也最痛恨混。對我來說,自由是最重要的,幹自己想幹的事兒是最重要的。於是,我再一次的創業。於是,有了360。

  

的人還:

1.馬雲勵志成長故事

2.真實的勵志故事

3.謝霆鋒的成長勵志故事

4.關於勵志和成才的故事5則

5.有關名人成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