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高三勵志

  煉獄三層,夢想就在前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給夢想一個棲息地

  作者簡介:胡皓,出生在長江邊渝東北的農村,他在2009年的高考中落榜,艱難之中毅然選擇了復讀,通過一年的努力,2010年以565分的成績考上了四川農業大學。

  艱難之中選擇前進

  2009年5月,離高考剛好還有一個月,習慣了在天空朦朧時起床,帶著惺忪的睡眼走進教室的我看著高考教室後邊的倒計時牌,在每節課下課之後都去用冷水洗把臉,然後重新埋頭在書山題海。我只有以這樣最樸實枯燥的生活,才能實現最遙遠的夢想,即使天寒地凍,路遙馬亡也從未改變。

  2009年高考成績出來了,496分,上了二本線。成功的喜悅讓我眼前一片光明,然而,這種勝利的光亮僅僅照射到高考放榜的這天便失去了應有的光澤——落榜,這個無法面對而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展現在了我面前,下一步該怎麼走必須由我自己來抉擇。

  回過神來,才發現一路跋涉的步履,蒼茫而零亂。這注定接下來的這個暑假突然變得艱難而又漫長。無盡的折磨終於耗盡了暑期的酷熱,新的學期開始了,我含著淚水跑到山頂,望著遠處迷霧中的母校,頓時覺得上學就是一種奢侈。面對沉默的大山,無盡的渴求讓我再次萌生了學習的想法。這時我想起了拿破崙·希爾那句震撼我心靈的名言:“生命的角逐並不是由強壯或者跑得快的人獲勝,但不管是早是遲,勝利總是屬於那些認為自己能獲勝的人。”我拭去了窩在心裡一暑假的淚水,決定重整旗鼓,用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於是,我選擇了復讀。

  別樣生活始於復讀

  在復讀的這一年,有風有雨、有歌有泣。

  當我的腳步重新踏回母校,滿懷的惆悵和飽含壯志一樣,深深地嵌入我的身上。但我知道胸懷壯志是為了不再惆悵,滿懷惆悵是為了實現壯志。還是拿破崙·希爾那句話給了我自信,讓我繼續奮蹄在漫長又遙遠的前往大學殿堂的路上。是他告訴我,必須要調整好心態,在適應逆境和挫折時擁有自信。人得勢時,不免有誇大的心態,那時的自信不是真的自信,而自信是人在困難中甚至是窮困潦倒時仍秉承的那份信念。其實,任何人只要堅信自己能獲勝,儘管結果並不是預期的那麼完美,但永遠會讓人更優秀、更接近目標。

  但是如期而至的二診考試,也曾差點讓我的這份信念和自信遺失殆盡。以二診考試的成績來看,我剛剛上去年的三本線,這個成績否定了我復讀的這幾個月的一切。此時的情緒滑落到最低谷,彷徨、沮喪勝似2009年夏天高考放榜的情形。我甚至還給在廣東打工的舅舅打了電話,問他們廠裡招不招工。

  就在幾近崩潰的時候,是我的班主任朱菊紅老師發現了我的不正常舉動,她像慈母一樣循序漸進地開導我、鼓勵我,給我分析原因,並告訴我高考只有兩個月了,再努力一把就一定能戰勝自己。此時,我頓時想到了《指環王》中弗多在不堪重負接近崩潰時喊出的那句話——這世上一定存在希望值得我們奮戰到底。

  於是,我的自信和信念再次回到了身上,忘卻了時間的流逝,高考正不知不覺地向我走近。

  成功來自貴在堅持

  2010年高考結束,我成功了,565分。

  雖然這個成績離重本線還差8分,但至少通過一年的努力,我已經能上我所心儀的大學——四川農業大學了。這對於一個從大山深處出來的孩子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個偉大的轉折。

  所幸,於高考的盡處,所有的塵埃都會悄然落定;所幸,於高考的別處,所有的晦澀也都會欣然落幕。那些曾經糾結於心中的夢魘,突然讓我決意以一份淺笑嫣然的心情來從容面對,如那高山上一面湖水般的明淨與清朗,時時見得大千世界的廣袤、深沉與美麗。也許每一天,我們都應該給自己一盞茶的悠然,在匆忙奔波的源頭,在繁複學習的磁場,給夢想一個棲息地。

  金色的9月,我將裝上自信和理想、揹負行囊遠行,到這所百年名校尋找我的下一個夢想的棲息之地。

  :高三,像俠客一樣戰鬥

  幼時喜歡看武俠,我常常把自己幻想成一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大俠,歷盡磨難最後天下無敵。更或者,我是希望能以一個俠客的態度--淡定、豁達、執著去對待生活,用一種武者不屈不撓的精神去對待成長道路上的困難以及挫折。

  花季的青春,當我還幻想著像電影《功夫》中的周星馳一樣,從哪位世外高手那裡偶得一本《如來神掌》,然後一招天下無敵時,不知不覺將要來臨的高三,給了我一個“俠客是怎樣煉成”的機會。又或者說,高三如同我夢想了千百遍的世外高人,用他的智慧在我的成長中設定一個個挑戰,讓我在挑戰後,明白如何去成為一名俠客。但這個無數次出現在我夢想中的高人,我依稀明白雖然他不是我們人生最強大的敵人,但他的強悍外表,足以讓只懷有一腔俠客熱血的年輕人狠狠地栽一個跟頭。然而,讓我最初無法理解的是,遇到這個“敵人”的人們,經歷後常常會用最敦實厚重的文字,最虔誠懷念的心去紀念這段歲月,去緬懷他們與高三這位高人的交情,以及和他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青春懵懂,歲月流轉,當我站在高三路口的時候,當我明白即將與高人相遇、即將成為我渴望的俠客之時,我有點欣喜:我即將從他那裡獲得我最想要的“俠客速成祕訣”。可從最初遇見的那一刻起,我就失去了懷揣夢想的無畏,因為彼時分數這玩意兒正深深地折磨著我,尤其是我那不堪入目的數學成績每每都能使我黯然神傷。失敗自然是常有的。遇上後才發現高三真像是個性格怪癖的老頭子,明明以為自己付出就應該有收穫,卻常常被他的挑戰打得一塌糊塗,這讓我無暇再去顧及夢想,只能手足無措地承認我一次次的失敗。

  記得在初入高三的午後,我沉浸於那些習題裡冥思苦想。喝下一杯杯涼開水,卻絲毫不能緩解我焦躁不安的心。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中性筆芯散發的香味,鼻子很敏感,但大腦卻一片混沌。我只是本能地搔頭撓耳,揉著太陽穴,坐立不安,左搖右晃。

  但所幸的是,在被他弄得暈頭轉向之後、在無數次不知所措後、在失敗的淚水多過成功的喜悅後,我逐漸摸出一些門道,雖然還是他牽引著我,我卻慢慢能從容地走自己的路。什麼時候看書、什麼時候練習、什麼時候背單詞,也逐漸有條不紊起來。

  常常記起那些雨露稀微的早晨,我揹著大大的書包在天色朦朧的校園瘋狂地奔跑,享受著只有我才明白的暢快。那些失敗的畫面、沮喪的畫面、痛哭的畫面,一一閃現,又一一消失不見。然後,我會整理自己的頭髮,微微地抬起頭,提提肩膀上有些沉重的書包,快步向教室走去。因為高三教會了我,要有俠客般的勇氣去接受一切,並在最後一招扭轉那些迎面而來的打擊。

  也還記得當我的聲音響起在寂靜的走廊裡,然後周圍慢慢聲音嘈雜起來,無數個“我”手捧著課本,旁若無人般朗讀著。在擦身而過的那一瞬,抬頭對著對方那張或熟悉或陌生的青春的臉龐一笑,然後又沉浸在自己的課本里。這時,我感覺每一個經歷高三的同學,都掌握了成為俠客的要領,一遍遍熟悉著。而原本天天都出來“教”我幾招的高手,似乎也變成站不遠處的某一角落看著我領略後的專注,似乎掃過耳邊的微風是他在笑著感慨,雜著由衷的祝福及讚歎。

  最後,當我跨過18歲,擁有了一個可以瘋狂的暑假,而我卻像經歷過場場大戰、硝煙的俠客,在全世界為我鼓掌時選擇淡淡地離去,我靜靜地整理這一路17歲的青蔥歲月。像那些人一樣用最樸實而飽含感情的文字去記錄這一段俠客初成記,無論是沮喪得找不到方向,還是偶爾狂飆般前進。

  高三,對於每一個面臨他的人來說,是一種幸運。如果沒有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如果沒有這一位隱藏在身後指點的高人,如果沒有一種俠客般堅強、執著、拼搏的精神,我不會了解原來成長不光是成長後的興奮與激動,而是這一路成長的心。

  :趟過高三那條河

  1994年,我17歲,還年輕的像顆青翠欲滴的小白菜。高三,一串串平淡而雋永的日子,在贛西小縣一個叫小碧嶺的山脊上度過。

  那是資訊還相對閉塞的年代,一個農村的孩子,對於大學的認識有兩個途徑:一個是9月1號開學時貼出的金燦燦的升學榜,那些遙遠而光輝的大學名像明晃晃的陽光,不容分說地照亮每個學子心中的夢想小屋。另一個是學校行政樓前的一個櫥窗裡會展示那些考上很牛氣的大學的學生相片,那些幸運的傢伙都一例地躊躇滿志的樣子,朝帶著仰慕的眼神凝視他的學弟妹們儀式地微笑。然後我們會斷斷續續的在高三伊始的一些所謂“充氣”會上,聽到關於這些“牛人”的或真或假的成長故事。大部分學生那刻都習慣的低眉順眼著聆聽臺上人的唾沫橫飛,跟著馳騁的想像在心裡泛起驚濤駭浪,也恍惚就覺得自己和理想的大學“是很近的那種遠”了。

  高三的大幕就此悄然開啟。

  因為家離縣一中有10裡地,每天天剛矇矇亮我就要起床。第一件事是先要去附近的小河裡挑水,把家中兩個大水缸灌滿。勤勞的母親平日家事和農務一肩挑,這力所能及的小活是我必須的晨課。然後湊著漸見明朗的晨光,粗粗的扒點母親趕早備好的飯菜,收拾下昨晚零落的書本,一來二去,天也就豁亮了。同村的同學在屋外不遠大聲的招呼,我一邊應和,一手拽起我那黃色的帆布書包,拔腿就趕往匯合地。

  這是一天中最美的韶光,絢爛的朝霞嶄露在清澈的雲間,空氣裡氤氳著花草的芳香,可惜我們從來沒有時間慢慢欣賞。為了節約時間,我們選擇了蜿蜒蛇行的山路。先沿著一條叫“解放渠”的灌溉河,跋涉在還沾著露水的小草叢中,20來分鐘後轉入一條長約3裡地的半是田埂半是山徑的小路。然後我們還要溯山而上,穿過一個縣郊的亂墳堆,進入一中後叫“周家塘”的一個小村莊,一路長驅,最後抵達學校後面一個特地為附近村子學生開設的逼仄的小門,我們稍稍一側身,就已經置於校園鼎沸的人聲中了。

  那個時候就別指望有什麼社團活動,一年到頭,頂多就是拉到附近的電影院,放一些比如“烈火中永生”的“大片”給我們解解乏。葉子黃了又青,燕子飛去又來,教室後面的倒計時牌每日一換,年級長隔三岔五的給我們打氣,並且每每當眾給考試優秀的學生髮一個“諱莫如深”的紅包***後來我知道是前5名依次10-50元不等***。班主任在窗外注視的時間越來越多,一會就“###,出來一下”,那個倒黴的傢伙就只好慢騰騰地挪到辦公室去接受談話的洗禮了。一遍遍的單調無趣的鈴聲,一位位苦口婆心的老師,一份份試卷堆裡低頭抬頭,一道道的題目蠶噬鯨吞,我們集體在路上!

  歷史老師告訴我們,通往大學殿堂的鑰匙只有一把,那就是吃苦。他還說了一句類似後來新東方的勵志名言“當你搖搖欲墜的時候,要相信別人已經轟然倒下了”。他這麼比方:假如試卷上出現一個唐朝的皇宮圖,你應該毫不遲疑地能辨別哪兒是它的“衛生間”,知識點才能叫滾瓜爛熟了。這個過程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你就得平心靜氣的“茅草燒光,石頭過火”。

  記得二模前一天,我還在家裡緊著慢著地“雙搶”。我的分工是踩滾筒,這個活就是把割好的稻稈放到飛速運轉的滾輪上,雙手用力把住,輪番幾次地碾,才可把稻穀盡數脫落。這個過程中,腳要用力的把踏板壓下去,要不滾輪就會哼哼唧唧地停下來。稻穀堆在身後不遠,腳不能停,手得伸長了去取稻稈。烈日高照,熱浪翻騰,汗水泥水混在身上,禾屑草灰塗抹滿臉,我就一邊回憶歷史課本上的章節內容,一邊機械的手腳並用,往往一個上午下來,也能把一冊300來頁的中國近代史背個差不離了。

  高三晚上都上課,有時候要延續到10點。這個時候是不敢抄小路回家的,從村子往縣城的路上,10點過後熱鬧非凡,叮鈴鈴的一溜的自行車,走路的也是人手一個電筒。語聲四起,歡聲一路,迷離的星空掩映著青春的臉龐,路邊的鄉人會善意的開啟屋簷下的燈,燈光把黑暗劈開,讓夜行的孩子們倍感溫暖。

  高三後期,時間噌噌的走的飛快,學校開始要求我們臨時性的在校住宿。特別懷念晚自習後的教室,熄燈鈴響過,全校齊刷刷的陷入一片黑暗。只見高三的教室先是紅光閃閃的這裡一爿,那裡一片,很快就變成了燭光的海洋。一隻蠟燭一般能用一個小時,為了節約,同學們往往團團而坐,這樣前後一米的範圍就可以共享燭光。跳動的火焰襯著一張張青春的臉龐,有稚氣的專注,也有深邃的嚮往。教室裡只有窸窸窣窣翻動書頁的聲音,大家都在暗暗堅持,比賽每天誰用功的時間多一些。倦了的時候,就在教室的欄杆外站一站。回頭看教室內,燭光搖曳,朦朧而迷離,彷彿看到一個個年輕的夢想在生長,而書籍和燭光就是託舉這些孩子的翅膀。

  後來,我上大學、讀研,遇到的老師林林總總,但還是覺得高中的老師們更可愛、更可親,更敬業。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上課生動活潑,常常逗得我們忍俊不禁,自己卻仰首向天花板的某處,皮肉不驚,這個功夫很是令我們敬仰。政治老師可能是半路出家,經常會出些“A錯了,B不對,c不能選,所以答案是D”的笑料,但是以他的親和贏得了不俗的人氣。數學老師嗜酒,經常是喝的面如桃花闖進教室為我們義務答疑,可往往是撐著講臺,道一句他的陳氏名言“酒醉英雄,飯脹膿包”,然後就轟然倒下,同學們早有準備,一擁而上,抬手抬腳地把他送回宿舍。歷史老師是個慈祥的老爺子,講題是“一山放出一山攔”,層層疊疊,如數家珍。還有唯一的女老師,教英語,冷豔型的,她的必殺技就是“粉筆鏢”,準頭極好,指哪打哪,讓我們又愛又怕。就是這麼一些老師,始終在不遠處向我們伸出溫暖的手,陪護我們的青春,把一群懵懂的少年,引向遙遠的未來。

  如果說高三有所遺憾,我後悔年輕的時候總是不能看的太遠,就像今天的孩子,即使高考的硬仗已經迫逼眉睫,而且面對父母的期待和自己十多年的付出,也避無可避,但也有人始終還在首鼠兩端地思慮著所謂高考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等形而上的東西,於是忽而強打精神,忽而一潰千里。我也有過這樣的誤區:讀高三的時候,我是一個文學發燒友,會在半夜裡爬起來寫詩,和同學辦文學社,還每天為縣廣播站寫稿***詩歌1元,散文2-3元不等***,而且隔三岔五的向報刊雜誌投稿,偶爾錄用一篇就沾沾自喜。現在回過頭看看,“瘋了,真是瘋了”。最終的惡果不僅僅是使自己沒有能進入一個心儀的大學,從而使自己走了n年的彎路努力去彌補這個缺陷。更重要的是,高中的浮躁,不能靜心以求,做事左右逡巡的習慣直接影響了我的性格,從而也就註定了一路行來的跌跌撞撞……

  我常常想,假如高三可以重來,我要摒棄所有的浮躁、迷茫,去為青春打拼。不要在路上流連,不太多的關心春暖花開,不會再戀棧床的那一輾轉的溫柔。我會像非洲大草原上的雄獅,迎著淺淺的晨曦一躍而起,不會再把小說藏在課本的下面,欺人更兼自欺,不會再對老師的諄諄教誨聽之藐藐……

  高三於人的意義更多的是,在這個青春的轉捩點,我們第一次獨力面對“獨木橋”上的洶湧人群,雖千萬萬人也往,第一次真正為自己的夢想拼圖,第一次認真地相信遠方不遠,我們學會了對自己負責,我們懂得了靜水流深的真意,我們在海水和火焰中淬鍊和涅槃,我們啜飲歡笑和淚水,我們居一室懷遠方,我們低低的垂在塵埃裡,只為那三天盛大的出場。

  歲月輪轉,2010屆的同學們正走在所有的老師都曾走過的大路上。疲憊和迷茫織成千千心結,層層繭中的的困惑欲說還休,風在身邊呼嘯,卻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在吹,但還是請相信:一切都會過去,而那些苦難會開出華麗的花兒,變成來日甘美的回味。你在你的航程上,你還在我們的視線裡,就以此作結吧,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