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

  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行為的準則、發展的動力、成功的法寶、時代的要求。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關於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思考。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當前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誤區

  1、脫離企業實際。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個性化,不同國家、民族及企業,企業文化應該是各具特色的。而我們的一些企業經營管理者卻不這樣認為,在制定本企業的目標、宗旨和精神時,一是採用拿來主義,誰好誰成功就移植誰的。豈知這種拿來文化,由於與本企業業已成定式的道德和精神格格不入,往往成為阻礙企業發展的不良文化。二是不經過企業民主,不通過全體職工的廣泛而充分的參與,只是領導層或職能部門主觀決定的企業文化。這種文化往往帶有個人或部門的主觀色彩,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企業的客觀實際。

  2、擺設主義。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走進一個企業,大門兩邊及辦公樓的醒目位置上,企業精神、企業宗旨等就立即映入眼簾,甚至在產品介紹、企業宣傳畫冊上這些內容也比比皆是。這種將企業文化當花瓶的在國內企業絕非少數。形式主義不僅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大敵,更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禍根。

  3、急功近利主義。部分國內企業的決策者缺乏企業長遠發展的眼光,對企業文化建設認識不足。尤其是在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遇到困難時,更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須不知,企業文化不是那種我們今天需要招之即來,來之有用的東西。只有我們在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點滴滲透,一點點積累起來,然後在需要的時候它才會釋放巨大的能量。

  4、思政等同觀點。在國有企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說在一些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二者有相同和相似的地方,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思政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絕不是等同。思政工作是中國企業文化共性的一個方面,企業文化的核心是共同價值觀,而思政工作的核心是體現黨的領導。而企業文化主要是通過全體職工把這些理念滲透到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其作用的物件是企業的一切管理活動。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1、與企業特點一致性原則。企業文化如果脫離了企業的實際將毫無價值可言。企業文化應該在廣泛民主的基礎上形成絕大多數職工認同的核心價值觀,還要體現本企業的個性特徵。企業文化如何定位,中國一個成功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鑑。那就是先請專家或諮詢機構進行諮詢決策,在決策結果不公佈的情況下,再進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覆的民主決策,形成絕大多數職工認同的價值觀念。

  2、競爭性原則。沒有競爭就沒有發展,企業競爭力的形成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前提。從企業文化角度看,一是要解決職工個人憂患意識問題,要讓每一個人都處於競爭的壓力之下。當然競爭還要體現公正性,不規範不公平的競爭會極大地破壞企業的凝聚力,與企業文化建設水火不容。

  3、持之以恆的原則。企業文化建設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短時期內就能看到效益看到結果的。它是企業長期持之以恆的文化修煉而體現在職工思想和行為上的定式,是企業寶貴的無形資產。持之以恆還需要已經確立的且被證明是科學的企業文化理念不因企業領導人的變化而改變。當然,企業文化也是要不斷完善和發展的,有的可能隨著形勢的變化要揚棄,但千萬不能人為地去改變。因為企業文化從確立到被職工認同直至形成企業的文化特色,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