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初期法律風險

  商業銀行的日常經營活動或各類交易應當遵守相關的商業準則和法律原則。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你們喜歡!

  創業初期最應防範的法律風險

  1.創業專案是否合法

  很多專案從一開始就註定要失敗。比如利用APP幫助使用者進行信用卡套現等。在實踐中,創業團隊最應注意的是該專案是否合法,是否得到法律保護。

  2.團隊成員是否“受限”

  創業最重要的是人才。很多創業團隊組建時是在各自任職期間,瞞著用人單位偷偷幹活。但如有成員與用人單位簽署了勞動競業限制協議,則必須妥當解除與用人單位的競業限制協議。否則,有可能被用人單位盯上而遭遇訴訟,對團隊創業非常不利。

  3.合夥協議是否詳盡

  有的創業團隊自認為都是朋友、同學、兄弟,先做專案再說,根本沒有簽署合夥協議的概念,這極可能為日後的矛盾埋下隱患。合夥協議必須得籤,並且要儘可能詳盡到方方面面的權利和義務。

  4.創業團隊組織形式選擇

  目前法定的公司組織形式主要包括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三種形式。

  對於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專案,律師都會建議直接註冊股份有限公司,而不是有限責任公司。因為,國內IPO的主體條件為股份公司,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準備IPO時還需要股改,費時費力;並且,股份公司在執行股權激勵計劃時,比較直觀和高效。

  5.注意保護好專案名稱

  有的創業團隊直接把非常好的專案或APP的名字作為公司字號,提交申請企業名稱網上預核。這裡要提示的是,千萬別這樣做。因為,有一幫人專門窺視好的名字,迅速搶注商標、域名和微信公眾號。

  6.股份安排是否合理

  創業初期在股份安排時,靈魂合夥人應占多數股份;對於普通有限責任公司,在進行股權安排時,應適當預留考慮未來股權激勵和融資的份額和大致方案。

  7.融資時關注公司控制權

  移動網際網路專案一般都要進行融資,這意味著股權的稀釋和控制權力度的減弱。所以,在進行融資時,對於公司控制權要給予必要的關注。

  法律風險的預防措施

  如何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範機制,首先必須強化風險意識。企業家必須要認識到,法律風險一旦發生,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後果,但事前是可防可控的;

  其次,必須完善工作體系。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範機制,要與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有機結合起來,使法律風險防範成為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必須加快以企業總法律顧問制度為核心的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建設。中國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建設與國外特別是歐、美等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儘管目前全國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已超過10萬人,但大多數企業法律顧問專業人才相對短缺,有的企業甚至連一名專職的法律顧問都沒有;

  第四,必須突出合同管理、智慧財產權管理和授權管理。黃淑和說,加強合同管理是防範企業法律風險的基礎性工作,要建立以事前防範、事中控制為主,事後補救為輔的合同管理制度。

  企業法律風險的特徵

  企業法律風險之所以成為單獨的一類企業風險,是因為其具有與其他企業風險明顯不同的特徵。結合企業法律風險的定義,我們認為企業法律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必然與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有關

  這是企業法律風險區別於其他企業風險的一個最根本的特徵。無論哪一種企業法律風險,其之所以產生,歸根結底是因為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存在。這種關聯性既可能是直接的,如最常見的違規或違約風險;也可能是間接的,如企業未及時履行法律或合同賦予的權利,而導致利益受損。

  ***二***企業法律風險發生的的結果具有強制性

  企業的經營活動如果違反法律法規,或者侵害其他企業、單位或者個人的合法權益,通常情況下會導致企業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等法律責任。而法律責任具有強制性,一旦發生,企業必須被動承受。

  ***三***企業法律風險的發生領域十分廣泛

  企業打所有經營活動都離不開法律規範的調整,企業實施任何行為都需要遵守法律規定。法律是貫穿企業經營活動始終的一個基本依據。企業與政府、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以及企業內部的關係,都要通過相應的法律來調整和規範。因此,企業法律風險存在於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各項業務活動之中,存在於企業從設立到終止的全過程。

  ***四***企業法律風險具有可預見性

  企業法律風險是基於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產生的。而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明確告訴當事人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以及相應的法律後果是什麼。因此對於當事人來說,企業法律風險是可以事前預見的,即可以通過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解讀,預先判斷出哪些行為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以及風險發生後會給企業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五***企業法律風險具有較強的可預見性

  引發且法律風險最為常見的原因是企業自身做出了某種違反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規範企業自身行為,使其符合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的要求,進而避免風險的發生。換言之,對於企業來說,大多數的法律風險是可以通過相應的有效措施予以防範和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