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介紹

  現在一個很賺錢也很方便的賺錢專案,就是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並且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投資小也不少賺錢,讓很多的快速的暴富,這就趕快來具體的瞭解一下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有哪些!

  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掛麵加工

  手工加工的掛麵,口感好、拉力大,深受城鄉居民的喜愛,所以,開設掛麵加工專案,運用傳統手藝加工,定能暢銷。

  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小磨加工香油

  用小磨加工的香油、麻汁,深受城鄉居民的青睞,開設香油加工專案,是個本小利大的好專案,經營得好每月收入幾百元不成問題。

  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小編織加工

  利用當地豐富的玉米皮、桑柳條等自然資源,編織的門簾、坐墊、床墊、竹筐、茶盤等手工藝品、小生活用品,是國內外市場的搶手貨,能夠小料換大利。

  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小糕點加工

  在農村開設小糕點加工專案,生產製作的低檔大眾糕點,如麵包、蛋糕、麻花、桃酥、油條等,在農村大有市場。

  家庭小作坊加工專案:豆芽廠

  棲霞區萬壽村,一座600平方米的廠房。每天有2噸多無公害豆芽從這裡走向市民的餐桌。

  創辦這家工廠的是5名親兄弟。他們過去都是下崗職工,經過共同的努力,如今他們的豆芽已賣到蘇果、家樂福、時代、金潤髮等大型超市。

  自己動手做裝置,1500萬個孔打了3個月

  的兄弟5人分別叫陳五一、陳就業、陳迎幸、陳五郎、吳世化。“因為我父親是入贅的,所以,我們幾個當哥哥的跟媽媽姓,弟弟跟爸爸姓。”老大陳五一告訴筆者,1994年,兄弟5人先後下崗,都找過工作,但因為年紀較大,都不太順利。

  2004年兄弟幾個商量一起創業。“聽一個朋友說,生產豆芽很賺錢,一斤豆子可以泡出七八斤豆芽,從東北進一斤豆子才三四毛錢,而質量好的無公害豆芽一塊多錢一斤。”老二說,兄弟幾個一起湊了60萬元,就開始幹了。

  先是分工,老大負責全盤管理,老二抓生產,老三負責後勤,老四、老五跑銷售。

  購買裝置時遇到資金難題,光裝豆芽的6000個週轉箱就要10多萬元。兄弟幾個決定買塑料箱自己改造。

  所說的改造就是在箱底打孔,這樣豆子就可以透氣,每個箱子約有2500個小孔,6000個箱子就是1500萬個孔。

  “那時,眼睛一睜就是電鑽打孔,整整打了3個月。”老大說這種機械的勞動讓人都變得麻木了,幸好兄弟幾個坐在一起說說笑笑解悶。

  從躲著城管銷售,到成功打入超市

  裝置齊全了,接著就開始做豆芽。負責生產的老二介紹,豆芽的製作流程就是把清洗後的豆子放進週轉箱內,再放到密封的車間,調好溫度,自動淋水裝置開始淋水,一般四五天就能長出豆芽。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一開始,兄弟幾個做出來的豆芽不是爛的,就是太透明,只得一箱一箱地倒掉。這時矛盾產生了,老大說,“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責怪,總是覺得別人的技術不對,方法不行。但冷靜下來,覺得吵來吵去不是辦法,最後5個人一起坐下來找原因。終於做出了一箱優質的豆芽。後來,大家給豆芽註冊了‘七郎’的商標,因為我們姊弟共有7人。”

  豆芽做出來後,賣給誰?老四說:“每個菜市場都有豆芽商,基本屬於壟斷,要進去太難了。”

  兄弟幾個就帶著各自的老婆天天揹著豆芽,在菜場、超市附近賣,還要躲著城管。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必須尋求出路。”老大說,兄弟們商量後決定進超市。

  負責銷售的老四和老五帶著豆芽多次找到蘇果超市採購部,最後蘇果超市同意讓他們先試試,看看市場反映。結果進入超市3天,都是供不應求。現在他們已在8家大型蘇果倉儲超市設了銷售點,並打入家樂福、時代、金潤髮、歐尚、華聯等大型超市,日銷售量2噸多。

  在爭吵中發展,生意做得越來越好

  陳五一告訴筆者兄弟幾個的感情特別好,在辦廠之前從沒鬥過嘴,可這兩年來,為了豆芽,吵過無數次。

  辦廠之初,跑銷售的老五堅持要大規模生產,而老大認為,擴大規模,資金根本不夠。兩人吵得面紅耳赤,老五一氣之下,摔下一份辭職報告。

  “回家後,我就後悔了,怎麼能跟大哥吵呢?小時候大哥最疼我,好吃的都留給我,還常常揹著我去看電影,爬城牆。”老五說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提著包去上班了。事實上,不久後市場證明大哥是對的,在超市進行銷售,一般50天才能收回資金。手頭的週轉資金不充足,擴大生產規模還需時日。其間因為資金週轉不靈,兄弟幾個還向市總工會小額貸款中心貸了款。

  “其實這樣的爭吵很頻繁,比如我是管生產的,生產的豆子要是出了問題會直接影響銷售,管銷售的老四和老五就不只一次跟我爭吵。但是,兄弟之間,再怎麼吵還是兄弟,也正是這樣的爭吵給了我壓力,才讓我們的豆芽做得越來越好。”老二說。

  辦廠之初,為了節約成本,兄弟幾個把各自的老婆帶到廠裡幫忙。“她們的話多,也愛計較,有時我們吵,她們也跟著吵。”老大說最終,他決定,各人把各人的老婆“請”回家,另請工人。他的提議得到了兄弟幾個的支援。

  現在,工廠已有30名工人,生產銷售也逐步穩定。老大說:“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擴大生產,讓更多市民來吃我們生產的綠色無公害豆芽。”

  其實下崗並不可怕,他不過是你人生道路的另一個轉折點,有的人利用好了,就一路飆升,有的人自暴自棄,最終淪落街頭!那麼你呢?好好把握下崗時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