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

  浙江大學生自主創業有沒有相應的優惠政策呢?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畢業當年自主創業,可享三年減免稅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再度成為外界關注的話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調查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大學生失業率高於我國總體失業率2個多百分點。從7月份開始,今年新畢業的大學生將進入勞動力市場,大學生失業率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有自主創業意願的大學生顯著增加。一項調查顯示,參與調查的屆畢業生中選擇自主創業的比例高達6.3%。國家也出臺了多項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

  自營小微企業可享所得稅優惠

  去年4月8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出臺了《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此前執行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進行了調整,不僅加大了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其中還特別增加了對於大學生自主創立小型微利企業給予所得稅優惠的專門條款。

  根據這項政策,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間,凡是大學生自主經營小型微利企業的,對於每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即實際適用的優惠稅率為10%,較此前25%的稅率最高可減免60%。對於每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萬元的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則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以一家由大學生自主創立的小微企業為例,如果其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為10萬元,按照正常的稅收政策,其按照原25%的稅率應繳納所得稅為2.5萬元。而按照這項優惠政策,這家小微企業僅需將5萬元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照20%的稅率僅需繳納1萬元的企業所得稅,減少幅度達到60%。

  畢業當年自主創業三年減免稅

  此外,對於大學生畢業當年自主創業的企業,我國還出臺了《關於支援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其中專門規定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從畢業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即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三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針對這項政策,目前已畢業離校的應屆畢業生,可憑畢業證書直接向創業地縣以上人社部門提出申請,在對提交申請相關情況稽核認定後,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相應核發《就業失業登記證》,並註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作為享受政策的憑證。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三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從事建築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咖、氧吧等行業的大學畢業生不享受這項政策。

  大學畢業生開網店可享補貼

  小微企業是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渠道。目前我國還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推動小微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創造更多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比如,目前對於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的小微企業,凡是與應屆大學畢業生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國家將給予一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這項政策執行期限將截至今年年底。同時,對於招收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科技型小微企業,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並享受財政貼息。

  另據筆者瞭解,為鼓勵網路創業,我國目前還在執行一條政策,即在電子商務網路平臺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

  由於目前不同部門以及不同地區出臺的促進大學生就業優惠政策較多,因此有專業人士向有意創業的大學生建議,儘可能在規定範圍內“用足”這些政策,比如對於免稅優惠,可能在某個區域註冊企業就能享受到比其他地區更優惠的稅率等,或者在某個地區註冊某個種類的企業能享受到更多的優惠政策。“用足”這些政策可以大大減少創業初期的成本,從而降低創業風險,提高成功機率。

  浙江這些創業福利,大學生創客必知

  浙江省政府近日披露了二十七條創新創業新政,“定點清除”大眾創業促進就業中的痛點。

  對於大學生創業來說,具體可享受哪些優惠政策呢?

  1、關鍵詞:創業教育納入學分管理

  新政:高校要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允許學生休學創業。探索建立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將學生自主創業情況折算為學分。

  2、關鍵詞:簡化企業登記制度

  新政:全面實行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社會保險登記證、統計登記證“五證合一”登記制度。全面推行“一照一碼”登記模式。繼續放寬企業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舉措。

  3、關鍵詞:可申請創業貸款

  新政:調整小額擔保貸款為創業擔保貸款。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在校大學生、城鄉勞動者創辦個體工商戶***含經認定的網路創業,下同***的,可申請不超過30萬元的貸款;合夥經營或創辦企業的,可適當提高貸款額度。

  4、關鍵詞:稅收減免

  新政: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等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稅收減免政策。支援農民工返鄉創業,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將企業吸納就業稅收優惠的人員範圍由失業1年以上人員調整為失業半年以上人員。

  5、關鍵詞:創業社保補貼

  新政:將創業補助和一次性創業社保補貼合併為一次性創業社保補貼,重點人群創辦個體工商戶或企業,正常經營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1年以上的,給予不超過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社保補貼。重點人群創辦個體工商戶或企業帶動3人就業,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1年以上的,給予每年2000元的帶動就業補貼;帶動超過3人就業的,每增加1人再給予1000元補貼,每年總額不超過2萬元,補貼期限不超過3年。重點人群租用經營場地創業的,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租金補貼。

  農村自主創業人群持續增長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張瑩29日說,到6月末,監測的農村勞動力中自主創業的有1.3萬人,同比增長3.1%。在一些勞務輸出大省,返鄉創業的人數更多。

  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29日就上半年就業形勢舉行專題新聞釋出會。

  有人提問,農民工對經濟波動比較敏感,在現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他們的就業情況如何?

  張瑩迴應說,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今年呈現的總體特色,就是先降後升,最終實現止跌回穩。

  監測發現,今年農村勞動力就業有兩個新的特點:

  第一是創業人數在增加。監測顯示,到6月末,監測的農村勞動力中自主創業的有1.3萬人。調研中發現,在一些勞務輸出大省,返鄉創業的人數更多,像貴州今年上半年返鄉創業人數同比增長58%,達到7.2萬人。

  第二是就地、就近就業的趨勢更加明顯。從監測情況看,到6月末,就近、就地的轉移就業人數是6萬人,佔整個勞動力總數的10%,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3%。

  針對此現象,張瑩解釋說,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第一,經濟總量在擴大;第二,結構優化,第三產業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更為明顯;第三,改革紅利,統計資料顯示,全國新註冊企業達到200.1萬戶;第四,政策效應,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積極的就業政策。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