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失業人員創業優惠政策

  在上海的事業人員有什麼關於創業上的優惠政策呢?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上海失業人員創業政策

  一、開業優惠政策

  成立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

  選擇以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的形式進行創業,是降低風險、減少開支的有效方法。據上海市相關政策,經認定的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可享受以下7項優惠政策:

  1、減免稅費:在3年內免繳營業稅、所得稅等地方性稅收,並免繳除社會保險以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2、社會保險繳費優惠: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按上年從業人員實際工資收入計算,但不低於當年最低工資標準***目前為635元***;

  3、貸款擔保:一旦發生融資困難,可申請由上海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提供的開業貸款擔保;

  4、免費培訓:業主可參加政府補貼的創業培訓,從業人員可參加政府補貼的技能培訓;

  5、從業風險綜合保險:從業人員可參加從業風險綜合保險,保險費為每年30元,最高理賠金額為10萬元;

  6、崗位補貼:對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吸納的就業特困人員,由政府給予一定的崗位補貼;

  7、免費服務:政府通過購買開業服務成果,鼓勵開業服務社為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提供免稅申請、發票申領、代辦保險以及各項推介服務等免費服務。

  適用物件:本市戶籍的創業者。

  非正規就業組織是門檻較低的一種創業形式,因其能夠享受一系列的稅收、貸款優惠政策,特別適用於資金有限、抗風險能力較弱、缺少創業經驗的創業者。當然,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也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如按規定比例吸收本市失業人員等。此外,上海相關部門還有針對歸國留學人員創業的優惠政策,各個創業園區也有各自的優惠政策。創業者在開業時,可對照自身情況,尋找對自身有利的開業方式和開業地點。

  二、融資優惠政策

  申請開業貸款可獲專項擔保

  2000年8月,上海推出了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擔保開業貸款的政策。開業者在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時,因個人擔保不足,在銀行同意貸款的前提下,由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提供信用保證。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擔保專案包括:開業資金貸款、流動資金貸款、裝置貸款和購置生產經營用房貸款。

  適用物件:創業培訓班學員、非正規勞動組織的業主或合夥人代表、新辦小企業的個人投資者或合夥投資人***自工商註冊登記起1年以內的小企業***。

  7萬元以下創業貸款個人免擔保

  一般來說,貸款金額7萬元及以下的創業貸款專案,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給予全額擔保,個人可免於擔保;貸款金額7-10萬元的貸款專案,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最高可給予貸款額90%的擔保;貸款金額高於10萬元以上的,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最高可給予貸款額80%的擔保。

  適用物件:同上。

  開業貸款可享受政府貼息

  開業貸款要支付利息,但借款人可憑有關證明材料向區縣開業指導服務中心提出貼息申請,市促進就業專項資金將給予全額或部分開業貸款利息的補貼。貼息的額度,按借款人所辦經濟組織淨增就業崗位的數量計算,最高可享受每年2000元的補貼。

  適用物件:同上。

  高校畢業生創業有基金資助

  上海現已啟動總規模為15億元的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主要用於資助高校畢業生以其科研成果或專利發明創辦的企業,兼顧創意類和科技類諮詢企業。擁有科技成果的上海高校應屆畢業生可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稽核可獲得最高3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金額。該基金同時對高校畢業生的科技成果孵化專案予以資助,基金對每個專案按30萬元以內額度投資,投資資金將分階段投入,投資期限一般為1~2年。

  適用物件:高校畢業生。

  融資政策優惠多多,但對創業者來說,並非資金越多越好,因為無論通過何種渠道融資,使用資金都有利息成本。因此,創業者要根據自己的創業計劃和現有的資金情況確定是否需要融資和需要融資的數額,之後,再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銀行貸款或者其他的融資方式。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借款人必須按期還貸付息,否則個人信用記錄受損,對其將來買房、購車、借貸等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三、 : 稅收優惠稅收優惠政策

  失業、協保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有稅收優惠失業、協保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在2005年年底之前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可按有關規定享受最長期限為3年的稅收優惠政策,及享受最長期限為3年的免收登記類、證照類、管理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優惠,直到期滿為止。

  適應物件:失業、協保人員、農村富餘勞動力。

  吸納失業、協保、農餘人員可免稅

  新辦的服務型、商貿型企業,當年新招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並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可享受相應期限的免稅政策優惠;不足30%的,在相應年份內按比例減徵企業所得稅。

  現有的服務型、商貿型企業,當年新招用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達到職工總數30%以上,並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可享受相應期限的免稅政策優惠。

  新辦勞動就業服務企業,當年吸納當年新招用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達到職工總數60%以上的,按有關規定享受減免所得稅優惠政策。

  適用物件:吸納失業、協保、農餘人員的創業者。

  進入都市型園區企業有補貼

  進入都市型工業園區的企業,2003年1月1日以後新增崗位或利用現有崗位招用失業、協保和農村富餘勞動力的,根據當年度企業實際使用的人數,享受最高人均2000元的房租補貼或開業貸款貼息。

  適用物件:選址在都市型工業園區的創業者。

  以上優惠政策主要是鼓勵失業人員創業,以及鼓勵創業者吸納本市的失業人員。除了上述政策外,上海各個區縣也有相應的配套鼓勵政策,創業者通常可享受可市、區兩級相關政策的雙重優惠。

  四、創業培訓優惠政策

  創業培訓可由政府買單

  具有本市戶籍的失業、協保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以及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業主,原則上可以享受全額補貼。開業3年內的小企業開業者或有開業意向的在職人員,可享受最高不超過50%的補貼。此外,在參加創業培訓班期間,以上人員還可享受一次與開業專案相關的崗位技能培訓的費用補貼。失業人員在享受失業保險期間參加創業培訓,併成功開業的,可憑藉營業執照或非正規就業勞動組織證書、《勞動手冊》等有關證明,一次性領取未領完的失業保險金,作為開業資金。

  適用物件:包括高校畢業生在內的各類創業者。

  創業培訓主要是幫助創業者瞭解創業環境,熟悉創業政策法規,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必備知識,提高創業綜合素質,並跟蹤解決創業中的難題。建議經驗不足的創業者在開業前可通過參加創業培訓來熱身。此外,開業後,創業如在經營中碰到問題,還可向上海市開業指導專家志願團尋求諮詢。

  上述創業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上海市居民,是為了提供就業機會。普通公司可註冊在上海郊區的開發區,享受高額的稅收返還給政策。

  上海支援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近日,《關於本市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出爐,支援科研人員創業,允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職或離崗創業;支援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與此同時,實施青年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落實創業貸款擔保貼息、房租補貼、初創期社會保險費補貼、創業培訓見習補貼等鼓勵創業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彈性學制管理辦法,支援大學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鼓勵高校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培育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創業素質;支援大企業高階管理人員、連續創業者和歸國留學人員等各類人員創新創業,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在戶籍政策方面給予優惠; 建設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為海外人才營造開放、便利的創業營商環境。

  本市還將完善創新創業金融支援。如促進天使投資發展,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參股天使投資形成股權,5年內可原值向天使投資其他股東轉讓;創新科技信貸服務產品,鼓勵發展商業銀行科技支行,組建政策性融資擔保機構或基金,完善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小型微型企業信貸風險補償辦法; 探索跨境投融資服務。加強財稅扶持,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優化財政資金支援方式,鼓勵各區縣對眾創空間建設中發生的孵化用房改造費、創業孵化基礎服務設施購置費、貸款利息等,給予一定補貼。

  上海年輕人創業不給力 皆因丈母孃“從中作梗”?

  在尋找上海未來獨角獸的過程中,一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投資人X曾經有些陰惻惻地向我抱怨,上海創業一貫這樣不鹹不淡,上海丈母孃可有著撇不清的干係。

  說來,X君可是知名美元基金的投資人,刺著頭髮出入CBD,他自然是很符合上海丈母孃的要求,卻因為不得不常跑北京,而對上海創業氛圍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的確,在一度以野蠻生長為標準,估值超過十億美金的獨角獸軍團人頭攢動之際,上海就像一個局外人。

  事實是,我們現在看到的上海灘,也的確已經不是那個冒險家的樂園了,沒有杜月笙出入法租界,也不會有許文強嘴角的牙籤和白圍巾。生活趣味成為了這個城市的標籤之一。但是,當精緻生活撞上了創業的政治正確性,會發生什麼呢?

  從2000年到2005年網際網路的冬天之前,上海並不弱勢,有盛大網路崛起。隨後WEB2.0興起之際,北京雖然領先一些,但上海也興起了土豆和大眾點評。真正意義上的所謂落後,是從2011年金融危機過後的那波創業高潮開始的,電子商務和O2O的方式交替前進,這時候,北京才遙遙領先了。

  只不過,今天不一樣了,我們看到的獨角獸裡傳統商業上的成功還很遠,往往落了大而不強的口實,過高的估值背後甚至可能是一隻『獨角屍』,在運動式的創業創新遭遇資本凜冬之後,大潮將退。

  丈母孃是所有家庭角色中,最能代表外界對你的期待的身份,而外界的整體期待,當然會影響這一代上海年輕人的氣質。那麼,當創業的大潮邊站著丈母孃時,上海獨有的腔調,開始有了不一樣的表達。

  非夢想主導:低調的個體?

  北京被稱作夢想的城市,而在上海,卻鮮少聽創業者談起這個詞語,但相對應的,就是務實和謹慎。最簡單的例子是,上海當地並沒有出現體量足夠大的關注創業的網際網路新媒體,據X先生說,就是因為上海創業者不太喜歡在產品小有所成之前就出來曝光。

  華興資本的專案總監許樂洋就是上海人,他接觸了太多創業者,發現大多上海創業者在鎂光燈下多少顯得不那麼自然。而儘管飯桌上的樂洋君很健談,但他自己也同樣是個安靜的人,不喜歡酒吧和大聲嚷嚷的聚

  儘管這些創業者不那麼熱絡,不過,當醜話說在前面,合作和交友就會順暢很多,這背後主導的是一種契約精神。這算是一種鮮明的城市性格。原子創投合夥人馮一名總結說是『高調做人,低調做事』,倒是很貼切。

  非關係主導:沒有圈子的群體?

  亓驥才是上海交大的畢業生,已經在青松資本做了兩三年投資。最近,創投圈校友間的聚會多了一些,他經常會去參加。亓驥才說,這些依然是集中在小範圍內,並不像浙大校友會那樣,帶有幫派意味。而除了以校園為紐帶的圈子,行業或是大公司派系的創業圈則很少。

  Teambition的創始人齊俊元更加直白,他覺得上海可能不存在所謂創業圈子,這當然要付出一些代價,思想碰撞少一些、互相扶持的機會也不多。

  看來,上海創業者和投資人之間的接觸合作並不是以關係為導向的,主導的同樣是契約精神。

  不過,在外界都在尋找風口,或者是現在四處蔓延著對寒冬的恐懼的時候,沒有圈子反倒成為了上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他們花很少的時間去琢磨市場風向或投資走向,就想著自己的專案,他們在專業領域將優勢明顯。

  契約精神的主導

  無論是個體內在的驅動還是個體之間的關係,有同一個核心,那就是契約精神,這是上海穩定的商業環境發展中的結果。

  也許在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早期,有很多機會是出現在社會的灰度之中,就像拼車服務與黑車那說不清的邊界。但契約型社會往往不那麼願意向這些灰度地帶的創業者有所傾斜。好在,那個階段正在過去。

  剝離了創業有理和網際網路改變世界的激情之後,夢想背後有更為沉重的理性。

  首先,創業原本就應該是孤獨的,在我看來,創業大熱的妄境消磨掉了孤獨感,讓創業看起來門檻不那麼高,這樣的家鄉對每一個猶豫著要不要創業的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此外,傳統商業意義上的成功不應該讓步於估值。就像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一部分中國式獨角獸往往誕生於合併和資本的力量,盈利能力反而不那麼重要了。他們糾纏在同類間的競爭絞殺中,而非因為顛覆式力量而一騎絕塵。

  儘管大眾點評恰是上海的公司,的確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他們無從改變。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即便是網際網路創業,也應該更靠近那些最基本的商業邏輯,也許上海創業者們可以成為標杆。畢竟,有『精明』的名頭在,普遍上海企業會更在乎盈利模式和現金流。哈,這也是丈母孃的要求吧。

  最好的例子就是上海本土的公司— —攜程,早在2003 年,當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後,大部分公司還沒有緩過來的時候,攜程首先找到了盈利模式,第一個上市了。

  足夠酷

  僅僅用估值來衡量獨角獸是非常呆板的,還對生活的改變、行業內的壓倒性優勢,以及在核心上足夠的性感,或者說酷。恰好,我從上海創業者和投資人做的事情上,也感受到了他們的酷,那種鑽進專案裡的工匠一般的氣質。

  穿過獨角獸的屍體,網際網路創業的走向在流動,最終要回歸到基本的商業邏輯之中,這個方向,恰好一直是上海城市氣質的所在。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也許上海馬上回成為移動網際網路下半場的新主場了。這裡,情緒不會那麼輕易地傳導考來,儘可能小的羊群效應之下,他們總能在恐懼和熱愛之間保持清醒。

  與X先生聊完,我沿著梧桐樹的林蔭往地鐵站走,一輛橙紅色的小跑車疾馳而過,我突然發現,在上海,網際網路創業的確從來都沒有像杭州或者北京那樣,對一座城市的風味有多大的影響。這座城市裡的人們都在按自己的套路生活著。

  就像,創業者們,也會按照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按著自己的節奏去生長。祝他們既能讓丈母孃滿意,又能完成自我實現。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