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殖蟹苗

  近期正值河蟹養殖放苗高峰期,“平地起高樓”,蟹苗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年的養殖收穫。就今年放苗期,小編為廣大養殖戶。

  1.池塘解毒

  去年用菊酯類藥物清塘,範圍廣,用量大,所以今年放苗前一定要做好解毒的工作,石灰用量用到80斤/畝以上,上水後加大量地使用果酸、有機酸***解毒超爽、淨水王***解毒,防止苗下塘後出現打洞、中毒死亡、應激上岸等現象。

  2.肥水

  隨著外河水源的逐年惡化,有益藻類基本無法生存。進水入塘後給養殖戶“水很肥”的假象。建議大家在有溫度的天氣情況下,選擇品牌膏狀肥***六抗培藻膏***肥水,定向培育有益藻相,使水色肥而不澤,清澈而不透明。這樣既能控制青苔的生長,又能減少河蟹下苗後上岸、打洞現象。

  3.河蟹選苗

  去年養蟹的朋友都知道,在成蟹養殖過程中出現拉黃、水癟子等嚴重現象,同樣蟹苗也會出現此問題,所以在選苗時,首選要選擇食線清晰的蟹苗,其次蟹苗大小要均勻,防止黑心苗場出售假苗,放置水杯中觀察,甲殼上無白毛***纖毛蟲***。

  如何選擇優質蟹苗:

  看產地。

  儘量選擇規模較大、資質較全的育苗場的苗種,同時要了解親本的來源及育苗期間的用藥情況,避免選擇“藥苗”“殘苗”“弱苗”的不良苗種。尤其要注意不要選擇鹽度較高水域培育的苗種,不同水系的苗種也不能混養***南北差異***,淡化程度不夠會導致苗種下塘口產生傷亡。購買苗種時不能只看價格,要注重質量。

  看活力

  優質的苗種活力較強,有較好的爬行、翻身能力,攝食凶猛,對水流及外部環境敏感,握在手裡有較大的張力,儘量不要選擇行動緩慢、無力、翻身能力差的苗種。

  看規格

  儘量選擇個體大小一致的苗種,一般要求80%以上大小一致,規格相差較大容易造成蠶食現象,同時蛻殼時間不一致也會影響後期成活率。建議選擇每斤60-100左右規格的苗種。跳出“大規格苗養大蟹”的誤區,苗種規格大並不一定代表成蟹規格的,主要還是看後期的蛻殼生長情況,而且前期大規格的蟹苗以公蟹為主,其攝食能力強於母蟹,公蟹過量往往會造成餌料係數的增加及影響母蟹攝食生長。

  看體表

  正常蟹苗的顏色一般呈青灰色,體表光潔無汙物附著,腹部白皙,附肢、甲殼完整***無斷爪、腐殼現象***。劣質蟹苗體色往往深淺不一,甲殼上附優較多髒物。體色發黑、發暗、腹部發紅***鏽底板***,附肢多絨毛的一般為“老頭蟹”或者“懶蟹”,無經濟價值,挑選時要注意。

  看體內

  優質蟹苗的肝臟呈橘黃色或者金黃色,若呈白色或者灰色則表明質量較差,投入水體後不久便會傷亡。鰓部乾淨無汙物附著,鰓絲排列緊緻,呈透明狀,腸道清晰,食線飽滿。

  4.河蟹放苗

  河蟹放苗應注意以下幾點:

  1. 儘量選擇晴天上午,氣溫10℃以上投放為宜;

  2. 苗要分散投放,不要集中一點投放,使其自主爬入水中;

  3. 放苗前水體要保持一定的肥度,使用六抗培藻膏+酵素鈣肥,可明顯提高苗的成活率;

  4. 苗下水前進行泡苗:用金多維+新噬菌皇兌水後浸泡,可消除體表細菌增強體質,減少損耗;

  5. 苗下塘後,隨即潑灑抗應激產品,如護苗露、應激寧、超C;

  6. 下塘2天后,每隔半個月使用蛭弧菌***新噬菌皇***進行生物消毒,既不破壞水平衡,又能呵護苗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