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體質怎麼調理

  氣虛體質的人比較虛弱,需要合理調理。以下小編告訴氣虛體質的人調理身體的方法,不妨試試吧。

  氣虛體質調理方法

  ***一***、飲食調理

  多食用具有益氣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黃豆、白扁豆、雞肉、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等。

  1、黃芪童子雞:取童子雞1只洗淨,用紗布袋包好生黃芪9克,取一根細線,一端紮緊紗布袋口,置於鍋內,另一端則綁在鍋柄上。在鍋中加姜、蔥及適量水煮湯,待童子雞煮熟後,拿出黃芪包。加入鹽、黃酒調味,即可食用。可益氣補虛。

  2、山藥粥:將山藥30克和粳米180克一起入鍋加清水適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飯時食用。此粥具有補中益氣、益肺固精、強身健體的作用。推薦藥材:茯苓、太子參、生黃芪、山藥、黨蔘、甘草、大棗、桂圓肉、白朮、蓮子、黃精等。

  ***二***、起居調理

  起居勿過勞。起居宜有規律,夏季午間應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平時注意保暖,避免勞動或激烈運動時出汗受風。不要過於勞作,以免損傷正氣。

  ***三***、運動調理

  運動宜柔緩。可做一些柔緩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做操等,並持之以恆。不宜做大負荷運動和出大汗的運動,忌用猛力或做長久憋氣的動作。

  氣虛體質的特徵

  1、總體特徵:元氣不足,以疲乏、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為主要特徵。

  2、形體特徵:肌肉鬆軟不實。

  3、常見表現: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

  4、心理特徵:性格內向,不喜冒險。

  5、發病傾向: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後康復緩慢。

  6、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耐受風、寒、暑、溼邪。

  氣虛體質食療原則

  補氣養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腎皆當溫補。

  1、氣虛體質適宜吃性平偏溫具有補益作用的食物,如大棗、葡萄乾、蘋果、紅薯、芡實、南瓜、山藥、糯米、小米、胡蘿蔔、香菇、豆腐、雞肉、兔肉、牛肉、青魚、鰱魚等。

  2、少吃具有耗氣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蘿蔔等。寒涼、肥甘厚膩的食物也要少吃,以免傷中陽,導致痰溼體質。

  3、氣虛體質者的補益要慢慢來,粥對氣虛者來說是最好的補品。

  推薦:糯米山藥粥

  做法: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成小塊,枸杞泡軟。糯米和大米各一半,洗淨後加水煲粥,至七成熟後放入山藥一起煲煮至熟,加入枸杞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益肺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