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讀書對於智慧,也象體操對於身體一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1

  養成讓自己進步的10個習慣

  1、永遠不說三個字“不可能”。

  2、凡事第一反應是找方法,而非是找藉口。

  3、遇到挫折時大聲對自己說:“太棒了,我終於有機會成長了。”

  4、不說消極的話,不落入消極的情緒當中,一旦出現問題應正面處理。

  5、凡事先定訂目標,並儘量製作夢想版。

  6、凡事預先做計劃,儘量將目標視覺化。

  7、是工作和學習的時間,就要全部的用在工作和學習上,不要盜用工作和學習的時間。

  8、養成記錄的習慣,不要太依賴自己的腦袋記憶。

  9、隨時記錄靈感。

  10、把重要的觀點,目標,方法寫下來,並貼出來,隨時提醒自己。

  2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家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家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為書,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揹回家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借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為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為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家。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為家境貧寒只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裡把竹子削成竹簡,把借來的《春秋》和各家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漢武帝時期,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為平津侯。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