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中成藥毒副作用的發生

  一般來講,良好的安全性是中成藥的優點之一。生產中成藥所採用的中藥材大都是天然藥品,但還是有毒副作用,那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防止中成藥毒副作用的發生1:

  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長期服用。

  有些中藥毒性小,但長期服用,可蓄積中毒。

  為了避免中成藥毒副作用的發生,醫生不但要全面掌握中藥的性味、功能、用法用量、毒性、配伍宜忌等方面的基本知識,還要熟悉中藥現代藥理知識,瞭解每味中藥的主要成分、體內代謝、毒副作用等。作為患者,一般不要擅自購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購藥。

  切記服用禁忌 飲食禁忌即通常所說的忌口。古代文獻上有常山忌蔥,何首烏、地黃忌蔥、蒜、蘿蔔,薄荷忌鱉肉,茯苓忌醋,以及蜜反生蔥等記載。這說明服用含上述中藥材的中成藥時,不可同食某些食物。另外,在服藥期間,應忌食生冷、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

  妊娠禁忌某些中藥對胎兒有損害作用,根據藥物對胎兒損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為禁用和慎用兩類。禁用的大多含有毒性較強或藥性峻烈的中藥,如麝香、三稜、莪術、巴豆等;慎用的大多是含有一些活血行氣、瀉下導滯及大辛大熱藥物,如桃仁、紅花、大黃、枳實、附子、乾薑等。禁用的絕對不能用,慎用的可酌情使用,但應儘量避免,以防發生事故。

  還要注意常見於藥品說明書中的特殊禁忌,如含麻黃的中成藥,青光眼者禁用,高血壓、冠心病、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複方烏雞膠囊規定“屬溼熱等實證者慎用”。

  防止中成藥毒副作用的發生2:

  要做到藥證相符。

  古書《醫述》中講:“凡醫人用藥,須先認證,認證須先審脈。審脈明,斯認證真;認證真,斯用藥當。”診斷不明,藥證不符,“熱證”用“熱藥”,“寒證”用“寒藥”,無異於火上加油,加重病情。

  防止中成藥毒副作用的發生3:

  要了解中成藥的主要藥材成分、用法、用量、配伍宜忌等。

  《有毒中草藥大辭典》一書記載有毒性的中草藥487種,其中致死量在1克以下的極毒藥22種,治療量與中毒量接近,超量使用可致嚴重後果的大毒藥50種。國務院釋出的《醫療用毒***品管理辦法》確定的管制使用的中藥有28種。例如,含有中藥材黃藥子的中成藥,有明顯的肝毒性,過量或長期應用,可導致肝臟損害;含有關木通、廣防己、馬兜鈴的中成藥因含馬兜鈴酸,具有明顯的腎毒性,使用不當會導致腎損害;含蟾酥的中成藥,使用不當會導致心臟損害和心律失常;含馬錢子的中成藥,使用過量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害。外用的中成藥一般避免內服。

  有時為了提高療效,多種中成藥配合使用,有可能使其中的某項成分重複使用,使其劑量增大,如果是毒***材或者藥性峻烈的藥味,很容易發生毒副作用。還有可能在不同中成藥之間出現配伍禁忌,如附子理中丸與金匱腎氣丸配合應用,因兩種中成藥均含有附子***主要成分為烏頭鹼***這味中藥,有可能引起毒副作用。如含有烏頭的中成藥與含有貝母、半夏等治療咳嗽的中成藥配合應用,就會出現配伍禁忌***“十八反”中烏頭反半夏、貝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