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有效預防心臟病

  心臟病一旦發作起來很有可能直接威脅到生命危險,所以多認識一點心臟病的知識有助於我們了預防心臟病。下面是小編為你推薦有效預防心臟病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有效預防心臟病的方法

  1、好睡眠

  質量的睡眠就相當於給心臟充足了電,每晚保證7~8小時的睡眠對健康最有利。大量研究證實,長期缺覺或睡眠不佳會使高血壓、心臟病的發生率增加。但美國一項大型調查顯示,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每天睡眠小於6.5小時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上升15%,冠心病的發病率上升23%;每天睡眠超過9小時且睡眠質量較差的人,心血管病的發病率上升63%。

  2、喜蔬果

  許多研究表明,多吃果蔬能降低心臟病風險,因為其中富含維生素、葉酸、纖維素和多種抗氧化物質,能夠減少氧化反應對血管損傷,增加血管的擴張力,保持血管的暢通。心臟最愛“吃”的果蔬包括:番茄、菠菜、石榴、西蘭花、辣椒等。

  3、愛大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項長達1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喜悅、興奮、樂觀、滿足等積極情緒每上升一個等級,患冠心病的風險就會下降22%。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研究發現,歡笑可以釋放壓力,保護血管內皮,讓血液迴圈更順暢。因此,每天和身邊的同事、親人、朋友談笑風生,放聲大笑,心臟將因此受益。當然也要避免大笑過度導致“喜傷心”。

  4、常運動

  美國心臟協會在2010年提出了“保持心臟健康的7個措施”,其中包括每週不少於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或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英國倫敦聖瑪麗醫院心臟病專家羅布·黑克斯教授也提出,散步、慢跑、跳繩、自行車等運動都可增強心臟功能。運動對有心臟病史的患者也有益,但需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漸進。2009年的歐洲心血管病學會會議上,德國科學家萊內·韓布利切特研究發現,心臟病患者每週規律運動,一年後相當一部分人心臟病不再復發。同時,多位與會專家達成共識,應鼓勵冠心病患者積極運動。比如,心肌梗死病人康復期可以慢慢試著在床上動動手腳,漸漸試著下地行走,慢慢延長時間,同時監測心跳,逐漸開始進行戶外活動。但心臟病患者要注意,天氣太熱或太冷時最好在室內運動。

  心臟病人適合吃的食物

  一、魚類

  比大多數肉類所含的脂肪和飽和脂肪酸都低,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協助清除“壞”的膽固醇。

  二、黃豆及其製品

  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體內脂肪及膽固醇代謝,保持心血管通暢。

  三、黑芝麻

  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維持血管壁的彈性作用巨大;另外,其中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也能起到降低血壓、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四、黑木耳

  由於黑木耳具有獨特的止血和活血雙向調節作用,所以又有“天然抗凝劑”之美稱,對防治冠心病和心腦血管病十分有益。

  五、堅果類

  杏仁、花生等堅果富含對心臟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杏仁、山核桃和花生都有助於保護心臟,但每天只要吃1把***大約42克***即可,不可以多吃。

  心臟病人的飲食注意事項

  一、食鹽的限制:

  含鹽份高的食物應儘量避免如:

  1、調味品—食鹽、醬油、味精、烏醋、蕃茄醬等。

  2、醃製品—泡菜、醬菜、豆腐乳、滷味等。

  3、臘味—香腸、火腿、臘肉等。

  4、罐頭—蔬菜罐、肉罐等。

  5、其他—速食麵、鹹麵包、多量之芹菜汁、胡蘿蔔汁等。

  二、一餐之進食量宜少,一天之總熱量應限制。

  每餐求七分飽即可,一天之三餐飲食量,應求平均為宜。 或少量多餐亦可。或少量多餐亦可。 熱量之攝取量,應以維持標準體重為準,不宜過量。

  三、油脂〔尤其是動物性脂肪〕之限制。

  肉類儘量用瘦肉部份,勿食肥肉、雞皮、鴨皮等。 避免油炸、油煎或油酥之食物。避免油炸、油煎或油酥之食物。 烹調宜採用植物油,勿用動物油。

  四、攝取均衡的飲食。

  如蔬菜、水果、油脂類〔植物油〕、五穀類、魚肉〔瘦〕、蛋、奶、豆類。

  五、避免攝取過多的糖類及澱粉預防肥胖。

  如砂糖、糖果、饅頭、麵包、蕃薯、芋頭、玉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