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正確睡姿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在頸椎病發病初期,及早的發現頸椎病的症狀表現能夠在最早時間內進行治療。頸椎病患者睡姿很重要,那麼你知道頸椎病病人哪個睡姿才是正確的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

  

  理想的睡眠體位是使胸部和腰部保持呈現自然的曲度,雙腿和雙膝成屈曲的狀態,使全身的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這樣有利於消除頸椎的疲勞和調整脊柱的生理曲度。枕頭不應該枕在頭下面,而應該枕在頸部和肩部中間。

  為了達到支撐頸部的目的,要將枕頭的形狀稍加整理,符合要求的枕頭形狀從側面看要類似“6”字,突起部分的高度相當於自己拳頭的高度,這樣枕上去就比較舒服了。

  一個科學合理的枕頭應該具備以下三點:第一,要有合適的高度,始終保持一個拳頭的高度。第二,要有良好的透氣性,在睡眠中讓面板得到很多的呼吸。第三,要有舒適的軟硬度,彈性過小感覺太硬;彈性過大,反向作用力增加,壓迫感增強。其實,一個枕頭適不適合,自己就可以感覺出來。如果一覺睡醒,覺得頸部不舒服,頭昏昏沉沉的,那就建議要更換適合你的枕頭了。

  預防頸椎病的正確方法

  1.糾正不良的坐姿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打撲克、打麻將、操作電腦、看書等,均會改變頸椎的正常曲度,導致頸椎出現慢性勞損。因此,在進行上述活動時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在長時間低頭工作和學習時,應每隔 10分鐘就活動一下頸部,適時伸展四肢。

  2.併科學地選用枕頭

  人在睡覺時,若睡眠姿勢不正確,就會使頸椎之間的韌帶處於緊張的狀態。一定要保持正確的睡姿,即以側臥位為主,以仰臥位為輔。另外,枕頭的高低和質量對人的頸椎也有很大的影響,標準枕頭的高度應該在10釐米左右,枕芯的材料應以柔軟、彈性好為佳。

  3.加強頸部的鍛鍊

  加強頸部肌肉的鍛鍊是預防頸椎病的重要措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科學的頸部運動反而會加劇頸椎的勞損。正確的頸椎鍛鍊法應該是用肩部和上肢的運動來帶動頸部的肌肉,如進行慢跑、做甩手運動、練瑜伽和游泳等。

  4.注意保暖

  臨床研究發現,受涼會引起頸部肌肉的痙攣或小關節的緊張。因此,人們應儘量避免呆在潮溼和寒冷的環境中,並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衣被的厚度,以防止頸部受涼。

  5.保持樂觀情緒

  有研究表明,人們長期處在感情壓抑、煩悶等精神狀態下易患神經衰弱。而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的休息。所以,除了要在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加強鍛鍊外,還要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情。

  落枕的頸椎疼痛的治療方法

  一、冷敷治療落枕

  一般落枕以後就會出現僵硬疼痛的情況,此為急性損傷,這樣只要抓住損傷後的關鍵48小時,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可以用毛巾包著小冰塊對患處進行二十分鐘的冷敷,每天兩次,病情嚴重者可以適當增加次數。

  二、熱敷治療落枕

  等到病情有所緩解的時候就可以轉為熱敷治療,可以將毛巾浸泡在熱水中,稍微扭幹以後對患處進行熱敷,這樣可以促進血液的迴圈,幫助恢復治療。

  三、按摩穴位治療落枕

  1、手背壓痛點定位法

  因落枕穴在手背側,在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約1釐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控,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進行按壓,當按壓到強烈壓痛之處,就是需要按壓的位置。

  2、內勞宮穴定位法

  落枕穴是我們的熟稱,它在中醫裡屬經外奇穴,叫“外勞宮穴”,與手掌心的“內勞宮穴”的位置呈對應關係,內勞宮穴位於手掌心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就是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手背那一側和內勞宮穴位置相對應的就是外勞宮穴。相對而言,第二種方法能更好找對穴位。

  四、聳肩縮頸法治療落枕

  從心向下,進行聳肩縮頸的動作,然後脖子慢慢的轉到左邊的肩部,再從左邊轉到右邊,稍微停止,再從右邊轉到左邊,這樣的動作重複做十次,每天堅持活動,可以緩解落枕的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