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養生不應該有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是科學養生的基本要求,要克服一切不良的生活習慣,養成有益於健康的生活習慣。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快來看看吧!

  女性養生的壞習慣

  1.依照情緒影響進食的量

  男性在很積極的時候會不小心過量飲食,而女性則是在悲傷的時候容易大吃大喝。還有,女性在吃甜食或高卡路里的食物的時候較容易得到滿足。這應該是誰都有的經驗,如果可以的話,做開心的事情、適當的運動、藉由分泌腦內啡使心情愉快。照著這樣做,然後不要吃太多喔!

  2.睡眠不足

  常因太忙碌而導致的睡眠不足。睡眠不足除了會心情不好,還很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卡路里消化不良或引發心臟疾病。不幸的是,女性又比男性容易有睡眠障礙。還有因為睡眠不足,血壓或心情也會受到影響,要特別小心注意!

  3.不卸妝直接睡覺

  你曾經有很晚回家時,因為太想睡覺,就直接不卸妝倒頭就睡嗎?如果不卸妝,恐怕髒汙會滲入肌膚阻塞毛孔或產生斑點。睫毛膏或眼影也有導致眼睛發炎或充血造成感染的危險。

  4.和男性比酒量

  在許多聚會中,常和男性一起喝酒,因此和男性比酒量的機會也變多了。但是女性的體重比男性還要輕,身體所含的水分也比較少,因此分解酒精成分的能力比較低,實際上也比男性容易喝醉。為了健康著想,儘量少碰含有酒精的飲品,改喝無酒精飲料吧!

  5.過度憂慮

  壓力會造成身體和精神上的破壞。而且女性的抗壓程度是男性的一半,所以憂鬱或不安的比率也會比較高。女性時常擔心未來、又容易後悔,也許在生物學上來說有一定的原因,女性在失戀或家庭失和後,容易擔心或後悔的比率是男性的兩倍。

  6.穿高跟的鞋子

  穿高跟的鞋子對健康並不好,會影響姿勢,壓迫關節導致關節炎,或背部和肌腱的損傷,還有不小心跌倒也很容易引起事故。為了減少傷害,請避免穿高於3.8cm的鞋,並加用鞋墊吧!

  7.拿很重的包包

  最近科技產品推陳出新,什麼都放進包包裡的話,重量也跟著變重了吧?這樣對健康也不好。即使沒有感覺到什麼立即的異樣,拿著很重的包包行走一陣子的話,背部和脖子也會漸漸變得痠痛,姿勢變得不良。預防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帶不必要的東西在身上,改用小包包。

  8.穿不合尺寸的內衣

  有70%的女性穿著不合尺寸的內衣。其實不止外觀看起來不好看,還會造成脖子和背部、胸口的疼痛和呼吸不適,姿勢不良、面板炎、血液迴圈不良、過敏性腸管症候群等,要特別注意!內衣的size不要自己亂猜測,應該要好好的實際測量尺寸後再買才是!

  9.過於注重外表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很重視外表,但是女性對於完美的外表卻有更大的苛求。根據研究顯示,在平均以下體重的女性中竟有16%覺得“太胖了”,90%的人認為“身體的哪個部位想要整一下”。這樣想的人除了精神上不太好之外,極端的減肥後復胖、厭食症或美容整形對身體都是一大負擔和傷害。

  影響女人健康的生活習慣

  1.久坐不動

  報告指出,懶惰已成為長壽的剋星。研究發現,久坐不動使新陳代謝變得遲緩,長期如此,容易面臨高血壓、糖尿病的威脅。

  相比之下,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活動的人,患代謝綜合徵的機率更低。專家表示,即使每天都去健身房,但其他時間全部都坐在椅子上,也算久坐。專家建議,上班族最好養成隨時站立的習慣,比如站著打電話、開會等;久坐後要起身擴擴胸、伸伸懶腰、活動頸部。

  2.睡眠不足

  許多人都有類似的感受:一段時間經常熬夜或作息不正常,就感覺老得特別快。實驗顯示,缺乏睡眠的參試者體內有711種基因的功能發生了改變,其中就涉及到新陳代謝的相關基因。專家說,睡眠不足可能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調節能力,同時減少瘦素分泌,增加飢餓素分泌,使人容易感到飢餓,間接造成脂肪代謝異常。

  因此,專家建議每天至少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

  3.不勤洗手

  研究顯示,腺病毒-36可通過一種獨特的基因,使成年人體內的幹細胞轉變為讓人長胖的脂肪細胞。專家解釋說,腺病毒是一種能感染呼吸道、胃腸道等器官的常見病毒,能夠導致細胞新陳代謝功能紊亂,往往通過咳嗽、打噴嚏和不潔淨的手傳播。因此,經常洗手能避免病毒感染的風險,保護新陳代謝。

  4.吃果蔬不認真洗

  科學家發現,受農藥汙染食品裡所含的有毒物質,攝入體內後會儲存在脂肪細胞裡,干擾能量代謝,減慢新陳代謝速度。專家建議,清洗果蔬時,流水下搓洗半分鐘是最好的辦法,也可以在水中加點麵粉浸泡、揉搓後再衝洗,葉菜最好多衝幾遍。

  5.飲食太“精緻”

  專家說,總***米、精面,以及蛋糕、餅乾等精加工食物,會導致維生素B、E缺乏,並會減少鉀、鋅和鐵等微量元素攝入,進而影響人體的代謝。研究表明,優質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魚、蝦、豆類等,本身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燕麥、蕎麥等全穀食物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降低膽固醇、清潔腸胃,幫助新陳代謝處於正常水平。

  6.從不吃辣

  研究顯示,辣椒中的辣椒素會刺激新陳代謝,讓身體細胞加速活動,有助控制體重。專家建議,不妨根據自己的口味定期吃點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吃辣時最好配一些涼性食物,如鴨肉、魚肉、苦瓜、蓮藕等,可清熱生津、滋陰潤燥。需要提醒的是,陰虛體質、實熱體質等易上火的人,吃辣椒要節制。

  7.從不喝茶或咖啡

  不少人怕睡不著覺,因此從不喝茶和咖啡。但咖啡因是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劑”,也是新陳代謝的“引擎”,可以加速能量代謝。研究表明,每天喝點含咖啡因的飲料,可使新陳代謝提速5%~8%。

  此外,科學家發現,一杯熱茶可使代謝速度增加12%,這是因為茶葉中的茶多酚能增加腸胃蠕動,有助新陳代謝。專家提醒,高血壓、骨質疏鬆、睡眠障礙患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飲茶或咖啡,以免加重病情。

  8.不愛喝水

  多項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喝6~8杯水,新陳代謝才能保持正常,進而防止便祕、促進消化,更能維持迴圈系統正常。專家提醒,不建議用甜飲料代替水,更要少喝冷飲。

  9.喝酒總貪杯

  大量攝入酒精會給肝臟帶來負擔,導致新陳代謝低下,脂肪更容易積聚。不過,研究發現,喝少量低度酒可以加速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所以,喝酒切忌貪杯,適度喝點葡萄酒有助新陳代謝。

  10.不吃早餐

  研究發現,不吃早餐,大腦會釋放出需要高熱量的訊號,導致午餐和晚餐攝取“垃圾食品”的機率大增。長期如此,新陳代謝逐漸紊亂,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會找上門來。早餐吃得越豐盛,血糖、血脂控制得越好,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越低。

  11.兩餐間隔太久

  一日三餐定時進食是人類進化至今形成的規律。專家說,某一餐不吃,導致兩餐之間間隔太久,人體長時間處於飢餓狀態,會減低新陳代謝速度。專家建議,根據胃正常的排空時間,每餐之間最好間隔4~6小時左右,中間可適當加餐,但最好是堅果、水果等健康食物。

  12.不晒太陽

  炎炎夏日,許多人怕晒黑,寧肯待在屋子裡。也不願接觸陽光,導致體內的維生素D含量容易不足。維生素D能幫助維持細胞健康和骨骼的新陳代謝,如果缺乏,會導致鈣和骨的無機鹽代謝紊亂。因此,吃完午飯不妨出去走走。飲食上,可以適當多吃三文魚、牛奶、蝦、蘑菇、雞蛋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13.不會減壓

  長期處於慢性壓力之下,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造成新陳代謝趨緩。專家建議,壓力太大時,首先應理清造成壓力的根源,及時調整心理狀態,不要放任負面情緒的發展。其次,可嘗試通過適當休息、放鬆、體育運動,或跟朋友聊天、積極發展個人愛好等多種途徑來達到減壓的目的。

  14.飲食不規律

  有些人吃飯沒節制,愛吃得飽飽的,長期如此,容易因熱量攝入太多導致脂肪過剩,讓脂肪代謝失衡,最終血脂增高。還有些人常因怕發胖而吃得太少,反而會讓新陳代謝來個“急剎車”。研究顯示,禁食3天就足以破壞代謝功能。

  因此,要想控制體重,應該多吃水果和蔬菜等高纖維、低熱量的食物,並且一定要吃主食,可以用粗糧來替代部分精米白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