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預防佝僂病的好方法

  兒童佝僂病引起比較難以被發現,因此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所有說佝僂病的預防尤為重要。那麼你知道如何預防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預防佝僂病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預防佝僂病的方法

  1.母奶餵養:母乳不僅含有抗體,能提高寶寶身體免疫力,同時,母乳中所含的鈣、磷比例適當,使奶中的維生素D及鈣均易於被寶寶吸收,減少寶寶患佝僂病的可能性。

  2.補充維生素D:小兒每天的維生素D的生理需要量為400-600單位每天如能保證供給這一劑量,多可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混合餵養的孩子宜在生後2周開始新增維生素D,家長應仔細計算每天經配方奶或強化奶粉攝入維生素D的劑量後,予以補充;或在醫生的指導下決定須補充的劑量。此外,對營養不良、體質較弱及生長髮育過快的孩子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防發生佝僂病。

  3.適當晒太陽:晒太陽用於防治佝僂病既經濟又有效。一般如每天堅持晒太陽2小時左右,就能滿足小兒對維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滿月後就可以開始晒太陽,並且每天逐漸增加晒太陽的時間。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陽時最好在樹蔭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著玻璃晒太陽,以防紫外線被吸收。

  4.注意母親的孕期保健:母親在孕期裡,需要加強營養,平時多補充富含蛋白質及維生素D的食物,如雞蛋、瘦肉及動物肝臟等,同時也要注意適當晒太陽,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維生素D製劑。

  佝僂病的易發人群

  1. 早產兒和出生體重較低***低於3公斤***的寶寶。***早產兒是指孕周不足37周就出生的寶寶***

  2. 孕期缺鈣的媽媽所生的寶寶。

  3. 哺乳期缺鈣的媽媽所哺育的寶寶。***婦女在孕期和哺乳期缺鈣表現為小腿抽筋、多汗、腰痠、手腳發麻。其實,大多數的孕婦和乳母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鈣。孕婦和乳母除了喝牛奶和補鈣,也同樣需要多晒太陽。寶寶奶量的標準:4個月以內:全部吃奶,4~6個月:每天1~2次輔食,其他吃奶,6~8個月:600~800毫升,9~12個月:800毫升以上,1歲以上:600毫升左右,2歲以上:500毫升左右***

  4. 少晒太陽的寶寶,是維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

  5. 生長髮育太快的寶寶

  6. 吃奶少的寶寶

  診斷佝僂病的方法

  1、骨骼改變的特徵:可出現顱骨軟化***需與生理性、非營養性的顱骨軟化鑑別***、“串珠”、“手鐲”、漏斗胸、雞胸等。

  2、X線圖象特徵;幹骺端模糊,骨骺軟骨加寬,幹骺端凹陷或呈杯狀。有骨質疏鬆現象,臨時鈣化帶模糊不清。

  3、孕婦情況:妊娠後期多有缺鈣現象,如牙齒鬆動、下肢麻木痠痛感,腓腸肌痙攣,血清鈣、磷乘積偏低等。

  4、血液生化改變:由於新生兒期,特別是一週內的新生兒血液生化指標不穩定,變化大,按血液生化指標診斷新生兒佝僂病的問題尚待進一步研究。

  佝僂病的治療方法

  1.目的在於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治療的原則應以口服維生素D為主,一般劑量為每日2000IU~4000IU,或1,25-OH2-D30.5μg~2.0μg,一月後改預防量400IU/日。大劑量治療應有嚴格的適應證。當重症佝僂病有併發症或無法口服者可大劑量肌肉注射維生素D,3個月後改預防量。治療1個月後應複查,如臨床表現、血生化與骨骼X線改變無恢復徵象,應與抗維生素D佝僂病鑑別。

  2.除採用維生素D治療外,應注意加強營養,保證足夠奶量,及時新增轉乳期食品。

  3.對於佝僂病除了一方面是由於缺鈣引起的,另一方面還是會造成一些雞胸或者是胸骨外翻的情況,這個時候要想達到治療的效果我們就必須要通過一定的主動和被動的運動來進行改善,比如說平時的時候我們可以多做俯臥撐或者是擴胸運動等等,這些對於佝僂病的治療,都是有很好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