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一族如何預防脊柱側彎

  辦公室一族每天都坐在辦公室,容易對脊柱產生影響,坐姿不正容易發生脊柱側彎,如何預防脊柱側彎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辦公一族預防脊柱側彎的方法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辦公一族預防脊柱側彎的方法

  1.提醒電腦前工作的職員,端正坐姿很重要。操縱電腦時要保持正確坐姿:請確保坐著時整個腳掌著地。使用讓您的腳部平穩著地的可調節工作臺、椅子,或者使用腳墊。

  2.假如使用腳墊,請確保腳墊寬度足夠使腿可以在工作區內自由活動。經常伸展腿部並改變腿的姿勢。要經常站起來離開工作臺稍微走動和經常改變腿部的位置。

  3.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如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用電腦等,均是引起電腦前的青年人嚴防脊柱側彎的主要原因。所以,除在工作中採用各種人體工學裝置以外,連續工作一段時間後,就應起身活動一下頸部,使緊張的脊柱得到放鬆。

  脊柱側彎疾病的發生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關於此病的發生,患者發病後,如果不及時的治療的話,很容易會誘發其他疾病的出現。為此生活中一旦出現脊柱側彎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不要錯過治療脊柱側彎的最佳時期。

  脊椎側彎的原因

  生理髮育

  脊柱的發育是由中胚層的生骨節細胞圍繞脊髓和脊索形成的。胚胎早期,每側體節腹內側面分出一團間充質細胞,為生骨節。生骨節逐漸移向中線脊索周圍。起初生骨節組織的節段包繞脊索與體節對應,當進一步發展時,每個生骨節的尾端部分變緻密,並和下位生骨節的頭端連線起來,形成新的節段稱椎骨原基,即後來的椎體。椎體形成後不久,在其背面伸出密集的間充質,形成神經弓,包圍脊髓。腹面形成肋突,肋突在胸椎形成肋骨,在頸、腰椎與橫突相合。椎骨原基形成軟骨,後骨化為椎體。椎體中的脊索完全退化,但在椎間隙中央的脊索,卻保留下來,增長並經過粘液樣變性,形成髓核。髓核周圍的纖維組織分化成纖維軟骨環,與髓核共同構成椎間盤。臨床上偶遇到骶尾部的脊索組織殘留並異常生長而形成腫瘤,壓迫周圍組織產生腰骶痛及盆腔臟器功能障礙。

  生骨節旁的生肌節組織,原來與生骨節位於同一節段,當生骨節重新組合之後,則處於兩相鄰椎骨間,並逐漸發育成脊旁肌肉。原位於生骨節間的動脈,此時處於椎體腰部,形成脊間動脈,即以後的肋間動脈及腰動脈。神經則位於兩椎骨間,通過後來形成的椎間孔與脊髓相接,成脊神經。

  出生時的椎骨在椎體和兩側椎弓各有一個骨化中心。生後一年,胸、腰椎兩側椎弓完全融合。頸椎第2年初融合。骶骨較晚,約在7~10歲融合,且常融合不良,形成脊柱裂。椎弓與椎體的融合,在頸椎為3歲,胸椎為4~5歲,腰椎6歲,骶椎7歲或更晚。次發骨化中心在青春期才出現。

  脊柱的分節和包繞神經管,是一個複雜的演化發育過程,在發育過程中脊椎的發育缺陷可形成半椎、楔椎、蝶椎、融合椎、移行椎,是常見的脊椎畸形之一,更常見的發育障礙是兩側椎弓對合障礙形成的脊柱裂。較輕的脊柱裂多為腰骶椎骨的後弓沒有合併,但脊神經正常,表面面板正常或僅有小凹,或有色素沉著及毛髮,因臨床無症狀,常在X線片中發現,稱隱性脊柱裂;重者可同時有脊神經、脊膜或脊髓的膨出,產生相應的脊神經功能障礙。

  在胚胎1~3個月時,脊髓和脊柱的長度一致,在以後的發育過程中,脊柱的生長迅速超過了脊髓,致脊髓末端在椎管內上升。在出生時其末端位於腰3***第3腰椎,下同***水平,至成人末端在腰1下緣,腰2以下的脊膜稱為終絲,仍連於尾骨水平。隨著這種生長不相稱的結果,腰骶脊神經就從脊髓的發出處,斜行到相應的脊柱節段出椎間孔處,脊髓以下的神經呈馬尾狀,稱為馬尾神經。腰椎穿刺,碘水造影,均在此水平以下進行,以免刺傷脊髓。

  彎曲形成

  新生兒的脊柱是由胸椎後凸和骶骨後凸形成的向前彎曲,這兩個彎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擴大胸腔、盆腔對臟器的容量。嬰兒出生時,頸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彎曲,當生後3個月,嬰兒抬頭向前看時,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頸曲以保持頭在軀幹上的平衡。在生後的18個月幼兒學習走路時,又出現了前凸的腰曲,使身體在骶部以上直立。

  這樣的脊柱出現了人類所特有的4個矢狀面彎曲:兩個原發後凸和兩個繼發前凸。胸椎的後凸是由於胸椎椎體前窄後寬的結果,而頸部的繼發前凸主要是由椎間盤的前寬後窄來構成的,其椎體則前後等高或前方稍矮。腰椎的前凸則除了椎間盤的前高後矮外,腰4及腰5椎體亦變得前高後矮;腰3椎體不定,仍多為方形,而腰1、腰2椎體仍適應胸腰段的後凸而呈後高前矮的形態。

  完成四個彎曲的人類脊柱在站立位時,重力線應通過每個彎曲的交接處,然後向下以髖關節稍後方,膝踝關節稍前方而達地面。腰椎前凸在每個人並不一致,女性前凸較大。青年性圓背患者,或老年性駝背患者,為保持直立位,腰椎前凸亦增加。老年人椎間盤退變後頸椎及腰椎前凸可減少。脊柱的彎曲可協助椎間盤減少振盪,但卻使支撐力減少,在彎曲交界處容易損傷***如胸12,腰1***及慢性勞損***如腰4、腰5***成為腰痛的易發病處。

  脊柱的前凸增加稱前凸,常見於腰椎及骶骨水平位的人。過大的弧形後凸常見於胸部,如為驟彎則稱為成角畸形,常見於骨折、結核。向側方的脊柱彎曲稱為側凸。這些都影響脊柱的承重和傳遞功能,故為病理狀態,可導致腰痛。

  人類直立運動已有約300萬~500萬年的歷史,但直立後的脊柱仍不能完全適應功能的需要,特別是腰骶交界處的慢性勞損,常為腰痛發病的基礎。

  脊柱的四個生理彎曲:即頸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頸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後、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後。

  脊椎側彎的飲食治療

  ***1***飲酒易患頸腰痛適量飲酒可以活血通絡,疏筋驅寒,壯神提氣,遣興消愁;可以擴張血管,緩解緊張,消除疲勞,改善睡眠。但是,過量飲酒的後果是可怕的。乙醇不僅抑制成骨細胞,影響新骨形成,而且還進一步損害肝臟的功能,影響維生素D的活化,導致血中活性維生素D水平低下,進一步降低對鈣、磷的吸收,增加鈣、磷的排洩,使鈣、磷的代謝紊亂,骨無機質流失,造成骨質疏鬆,從而加重或引起頸腰痛。這裡提供一個比較安全的適量飲酒指標,即成人每公斤體重承受酒精量為1克。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一次只能飲白酒100毫升或啤酒3瓶。對酒的敏感性有個體差異,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同時服藥前後不要飲酒,而且酒會增加***、阿司匹林、炎痛喜康、***等藥物的毒性。

  ***2***喝茶有益脊椎茶;相當於一種低熱量飲料。茶葉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茶葉中所含的礦物質、維生素和類脂等物質為人體所必需,缺乏了就可能導致各種疾病的產生。茶葉還含有生物鹼、茶多酚和脂多糖,這些物質有較強的藥理作用,對脊椎疼痛的患者,通過改善迴圈,興奮神經系統,達到提高肌力、肌張力和耐力、消除肌肉疲勞的作用,同時它還能促進新骨的形成,抑制骨吸收,起到保護運動系統,預防和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發展的作用。所以長期適量飲淡茶不但對健康有益,對脊椎疼痛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是有益的。但是,茶中含有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鈣、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溶性沉澱物,影響鈣和蛋白質的吸收、利用。所以飯後不宜立即飲茶,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與多種營養物質的喪失,影響骨的正常代謝。同時也不宜睡前喝濃茶,以免中樞神經過度興奮影響睡眠,或因尿多頻繁起床打擾好夢。也不宜用茶水服藥,特別是對正服用補血鐵劑時,會影響鐵劑吸收。濃茶中大量的咖啡因有明顯的利尿作用,增加鈣的排洩,久而久之導致骨質疏鬆症,引起腰背疼痛。

  喝茶的原則是:清淡為好,適量為佳,飯後少飲,睡前不飲,即泡即飲,服藥不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