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拉水怎麼辦

  拉肚子,即腹瀉,是一種常見的腸胃疾病。指的是排便次數超過平時習慣的頻率,糞質異於平常,糞質稀薄,水分增多。通常,腹瀉伴有肝門不舒適、失禁和排便急迫感等症狀。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腹瀉拉水的解決辦法

  水樣瀉,屬於急性腹瀉,多見於急性胃腸炎、食物中毒、急性腸道感染等疾病。頻繁腹瀉會丟失大量水分,導致水電解質失衡,應立即服用必奇蒙脫石散,成人每次一袋,一日3次;2歲以上兒童每日2-3袋,分3次服用;1-2歲兒童每日1-2袋,分3次服;1歲以下兒童每日1待,分3次服。如果症狀還沒有得到控制,仍應去醫院補液。

  腹瀉期間要特別忌油,忌生冷,每3小時喝點濃稠米湯,或者吃點白粥+無油鹹菜,待腹瀉停止後再吃清淡的麵條,饅頭、花捲等,逐漸改為正常飲食。

  其實這個病非常好解決,那麼到底該如何治好呢,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首先肯定是要吃藥的,不用去醫院,我當時吃的藥是腸胃寧膠囊和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吃了兩天就好了

  2其次要注意保暖,不要涼了肚子,可以用熱水敷下小肚子腹部那裡

  3還有要注意飲食,食物要保持乾淨清潔,不要吃生冷的,還有第一天要吃既能補充營養,對腸道刺激又小的食物,可以吃麵條或者是小米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喝牛奶。

  拉肚子腹瀉的中醫治療

  1、溼熱痢型拉肚子:

  【主症】腹痛陣陣,痛而拒按,便後腹痛暫緩,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溼,調氣行血。

  【方藥】芍藥湯加減。

  白芍15g,黃連9g,黃芩12g,大黃6g,當歸12g,木香9g,檳榔10g,金銀花,川芎9g,麥芽12g,山楂15g,甘草6g。

  【方解】方中以黃連、黃芩、大黃清熱化溼解毒,兼以推蕩積滯;白芍、當歸、甘草行血和營,緩急止痛;金銀花清熱解毒;木香、檳榔理氣導滯;川芎行氣活血;麥芽、山楂消食化滯;甘草兼能調和諸藥。上藥合用,具有清熱化溼解毒,調氣行血止痛之功效。推薦閱讀:腹瀉還能喝牛奶嗎?寶寶拉肚子能喝牛奶嗎?

  2、疫毒痢型拉肚子:

  【主症】起病急驟,高熱,嘔吐,繼而大便頻頻,以致失禁,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裡急後重感顯著,更甚者津液耗傷,四肢厥冷,神志昏蒙,嘔吐頻繁,驚厥頻頻,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細欲絕。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方藥】白頭翁湯加味。

  白頭翁20g,黃連10g,黃柏10g,黃芩12g,當歸12g,地榆12g,木香6g,大黃9g,秦皮10g,金銀花30g,茯苓15g,赤芍10g,牡丹皮10g,山楂15g,甘草。

  【方解】方中以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痢;黃連、黃芩、黃柏、大黃、秦皮清熱解毒化溼;牡丹皮、地榆、赤芍、金銀花以加強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當歸補血活血,木香理氣導滯;茯苓健脾化溼;山楂消食化滯;甘草調和諸藥。諸藥配合,具有清熱解毒,調氣行血,涼血止痢之功效。

  3、寒溼痢型拉肚子:

  【主症】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凍,白多赤少或純為白凍,裡急後重,脘腹脹滿,頭身困重。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溫化寒溼,行氣和血。

  【方藥】胃苓湯加減。

  白朮12g,蒼朮12g,桂枝9g,厚朴10g,炮姜6g,茯苓15g,陳皮12g,白芍,當歸10g,木香9g,檳榔10g,麥芽12g,甘草6g。

  【方解】方中蒼朮、白朮、厚朴燥溼運脾;桂枝、茯苓、炮姜溫化寒溼;陳皮、木香、檳榔理氣導滯;當歸、白芍活血養血,緩急止痛;麥芽消食化滯;甘草調和諸藥。上藥合用,溫化寒溼,調氣行血,健脾和中,切中寒溼痢之發病機制。

  4、虛寒痢型拉肚子:

  【主症】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肛門墜脹,便後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痠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而弱。

  【治法】溫補脾胃,收澀固脫。

  【方藥】桃花湯合真人養髒湯加減。

  人蔘10g,白朮12g,訶子6g,***6g,肉豆蔻9g,赤石脂15g,肉桂6g,炮姜6g,當歸12g,補骨脂10g,白芍10g,木香6g,建曲12g,甘草6g。

  【方解】方中赤石脂、訶子、***、肉豆蔻收澀固脫;人蔘、白朮益氣健脾;當歸、白芍活血養血,緩急止痛;炮姜、肉桂、補骨脂溫,補脾腎陽氣,暖中散寒;木香行氣導滯;建曲消食化滯;甘草調和諸藥。上藥合用,取桃花湯合真人養髒湯之意,溫補、收澀、固脫之力較強,頗合虛寒痢之病情。

  5、休息痢型拉肚子:

  【主症】初痢、暴痢之後,長期遷延不愈,時發時止,腹脹食少,倦怠怯冷,常遇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發時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經常或間有赤白黏凍。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方藥】連理湯加味。

  人蔘10g,白朮10g,乾薑9g,黃連9g,木香9g,檳榔10g,當歸12g,山楂炭,甘草6g。

  【方解】方中人蔘、白朮、乾薑、甘草溫中健脾;黃連清除腸中溼熱餘邪:木香、檳榔調氣行滯;當歸養血活血,山楂炭化瘀消食治痢;甘草兼能調和諸藥。上藥合用,共成溫中清腸,調氣化滯之劑,用於久痢不愈、寒熱夾雜、時發時止的休息痢,可謂藥證相符。

  6、陰虛痢型拉肚子:

  【主症】痢下日久不愈,下痢赤白膿血黏稠,或下鮮血,腹臍灼痛,虛坐努責,食少口乾。舌質紅絳少苔,或舌光紅泛津,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腸。

  【方藥】駐車丸加減。

  黃199g,阿膠10g***烊化***,當歸12g,炮姜Sg,白芍12g,黃芩12g,瓜蔞,陳皮10g,沙蔘15g,石斛12g,山楂炭12g,甘草6g。

  【方解】方中黃連、黃芩苦寒以清腸止痢;阿膠、當歸養血活血;炮姜溫中健脾,制黃連、黃芩苦寒之太過;沙蔘、石斛養血生津;白芍、甘草酸甘化陰,緩急止痛;瓜蔞、陳皮調暢氣機;山楂炭化瘀消食治痢;甘草兼能調和諸藥。諸藥配合,養陰生津,養血活血,清化腸道之溼熱而止痢,切中陰虛痢之病機。

  7、苦辣土性熱,味辛辣,辛開苦降,滲透性好,對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胃腸易激綜合症腹瀉,功能性腹瀉,寒性腹瀉,小兒腹瀉都有很好的療效,並且安全可靠。

  使用方法:苦辣土5克,用米醋或白開水和糊,揉成餅狀,加熱後貼神厥穴***肚臍***,膠布固定,每日一次。一般一次就見效。病症不同,需要10-40次不等。

  腹瀉的飲食注意

  1、成人輕度腹瀉,可控制飲食,禁食牛奶、肥膩或渣多的食物,給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而小兒輕度腹瀉,嬰兒可繼續母乳餵養。若為人工餵養,年齡在6個月以內的,用等量的米湯或水稀釋牛奶或其他代乳品餵養2天,以後恢復正常飲食。患兒年齡在6個月以上,給已經習慣的平常飲食,選用粥、麵條或爛飯,加些蔬菜、魚或肉末等。

  此外,對腸易激綜合徵過去也叫過敏性結腸炎引起的腹瀉,飲食上應注意避免敏感食物如對某一特定食物不能耐受、一吃魚或水果就腹瀉及產氣食品,如奶製品、捲心菜、豆類、含氣飲料及面製品、洋蔥、葡萄乾等。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糖尿病、胃大切術後、乳糖酶缺乏症等引起的吸收不良綜合徵,患者常出現慢性稀水樣便或糊狀便,常飄浮油脂層或油花也叫脂肪瀉,伴有消瘦,乏力、貧血、水腫等,對此類患者給予低脂、高蛋白質飲食,脂肪量控制在正常的一半或更低水平。飲食要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腹脹腸鳴者應少食糖類食品,不能耐受牛乳的乳糖酶缺乏症者改食酸奶即可糾正腹瀉症狀。

>>>下一頁是腹瀉飲食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