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桑葉的方法

  桑葉喜溫暖溼潤氣候,稍耐蔭,耐旱,不耐澇,耐貧瘠,對土壤適應性強。那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種好桑樹,花盆是關鍵,最好大一些。

  用大概直徑有30釐米的花盆,不建議用那種不透氣的瓷盆。這樣根系發展的很快,也有自由生長伸展的空間,所以小苗才會長大開花結果。

  2、桑葚樹對土壤不挑剔,普通的園土即可。

  在種的時候,盆底可以加一些腐熟的有機肥料做基肥。或者後期也可以在花盆邊緣施肥。一定要是腐熟的肥料,要不然容易導致掉葉子,葉子發黃。土壤加點粗砂顆粒或者煤渣,保證透水,不板結。

  3、選擇品質好的桑樹果苗。

  有的桑樹苗是不結果的,所以要選擇質優的果樹苗。一旦不開花結果,儘早換掉。以免浪費時間和空間。

  4、桑葚樹最好是在露天陽臺和屋頂種。

  因為這些地方,能讓桑葚樹自由的通風透氣,接受到陽光的照射,下雨的時候也能淋到雨水。養護起來更容易,有花友種到兩米多高的大樹一樣的,碩果累累的。

  5、桑葚樹適合的地區。

  一般適合在丘陵地區,溼地,山地之類的。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應該可以種的。一般是四月五月開花的樣子,六月七月結果。開花的時候主要不要澆水施肥太多,否則容易落花。

  6、桑葚樹冬天的時候可以適當修剪。

  如果長勢比較旺盛的話,枝條可以適當做一下修剪。但是一定不要傷及主幹。其實家裡種桑葚樹的話,特別是在花盆裡種的。是長不了那麼快的。春天的時候松下土,增加些肥料。

  7、桑葚子種出的桑葚樹苗。

  有的菜友花友,用吃過的桑葚種子丟到花盆裡,雖然也能發芽,也能長大,不過這個過程好像太緩慢了。而且,也不能保證是否是母桑樹,能不能結果,所以當著試驗,或者觀賞來種也不錯。

  桑葉種植技術

  生長習性: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老葉。栽培或野生。全國大部分地區多有生產,尤以長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桑區為多。原植物喜溫暖溼潤氣候,稍耐蔭,耐旱,不耐澇,耐貧瘠,對土壤適應性強。味苦、甘,性寒。歸肺、肝經。功效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臨床上習慣認為經霜者質佳,稱“霜桑葉”或“冬桑葉”,飲片名稱桑葉、蜜炙桑葉。

  繁殖方法:繁育桑苗可分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

  有性繁殖是用種子繁殖;無性繁殖有嫁接、扦插和壓條等。用種子培育成的桑苗叫實生苗,成長後的桑樹稱實生桑或野桑。浙江稱草桑,在廣東稱荊桑。桑樹是異花授粉植物,很易自然雜交。因此,實生桑的生活力較強,可塑性也較大,根系發達,耐旱耐瘠,木質堅韌,木材優良,對環境條件的適應能力比無性繁殖的苗木強。但實生桑往往性狀不一,絕大多數葉形小,葉肉薄,花椹多,側枝多。實生桑的桑苗大多作為嫁接用的砧木,少量用於直接定植,培育成喬木桑。

  桑樹通過嫁接方法,繁育出來的苗木稱嫁接桑。桑樹嫁接是把植株的枝或芽,移接到另一植株的枝、幹或根上,使它們癒合為一株共同生長髮育的新個體。用於嫁接的枝條或芽稱為接穗或接芽,被接植株的枝、幹或根稱為砧木。生產上以優良桑樹品種的枝條或芽作接穗,一般實生桑作砧木。嫁接桑的優點是,既能保持嫁接良種桑的優良性狀,又能借助實生桑發達的根系,增強植株的生命力。所以,嫁接法在繁育良種桑苗、更換品種、老樹復壯更新等方面被廣泛應用。

  此外,還有用不同遺傳基礎的桑樹品種雜交產生的雜交桑。由於遺傳性狀互補,具有較強的***優勢,抗旱抗病,發芽早,成熟快,葉片較大,在珠江流域有利於增加養蠶批次,提高蠶繭產量。桑苗按照本性自然生長,只採葉不加人工修剪的是喬木桑,它的葉形小,產量低,葉質差,不能適應蠶桑生產的需要。但因喬木桑的根系發達,適應性強,所以分佈面廣。又因其木質具有輕便、堅韌、耐用的優點,北方地區的農村常用來製作農具和生活用具。

  田間管理:

  桑苗栽植後,根據其品種特性、環境條件和生產要求,通過伐條、疏芽、整枝、摘芯等剪伐技術,培養成不同樹型,稱為養成階段。根據桑樹幹的高低,一般把樹形分成高幹桑***150釐米以上***,中幹桑***70~150釐米***,低幹桑***70cm以下***,地桑***又稱無干桑、根刈桑***。栽桑的目的是採葉養蠶,而桑葉又是桑樹的營養器官,在採葉的同時,要注意養樹,以達到下期或來年得到更多桑葉的目的。

  收穫加工:

  採葉的基該方法有摘葉法、採芽法和剪條法三種:摘葉法在小蠶或夏、秋蠶期應用;採芽法在春蠶大蠶期應用;剪條法是連條帶葉剪取條桑,直接飼蠶。秋末冬初,通過剪梢***剪去枝條梢部***,能減少桑樹凍害,提高發芽率和春葉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