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塑造企業文化

  對於自己今後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企業家,關乎企業的發展壯大,所以企業重點人物的定位也至關重要.小編為你帶來了“企業文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一個初創的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如果說一個企業就是一個人的話,那麼企業文化就是這個人的魂,沒有魂,一個人再好也是虛設的。所以企業文化特別重要,那麼如何塑造企業文化呢?

  首先,塑造企業文化第一步就是要梳理自己企業的定位,一個沒有定位的企業是發展不起來的,也不會長遠,跟著市場走是對的,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定位,是在生產製造行業還是輕加工行業,亦或者是服務行業,定位一定要清晰。

  除了企業的定位要清楚,作為創始人和發起人也就是企業的核心人物的定位也要清晰,對於自己今後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企業家,關乎企業的發展壯大,所以企業重點人物的定位也至關重要。

  定位清晰了,接下來就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一個好的經營理念關係著企業的發展和壯大,經營理念不僅僅是指生產上、管理上,還有人文上,所以塑造企業文化也要塑造好的經營理念。

  企業的使命和願景也是塑造企業文化的關鍵,一個沒有使命也沒有願景的企業是不會長遠的,關於使命和願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要根據自己企業的現狀來確定,而不是盲目的虛假的。

  塑造企業文化,離不開每個企業成員的參與,所以要塑造企業文化,就要發掘企業背後的故事,文化因為故事而閃光,故事因為文化而久存,一個鮮活的企業故事正是企業文化最好的呈現。

  有了故事有了願景和使命,有了企業定位和領導人定位,我們還需要全體成員的一起努力,企業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才可以稱之為企業文化,只有這樣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才是成功的塑造了企業文化。

  我們應如何塑造企業文化

  文化建設是理性改良和感性突破的結合,是一種平衡。文化建設本質上是價值觀的革命,但實踐中卻需要理性的改良,一步步耐心地牽引。文化建設本質上拒絕浮躁,但實踐中也需要感性的突破,用絢麗的表相點燃起所有人的激情。所謂理性改良,意味著要通過各種制度安排和組織建設,搭建員工事業平臺。所謂感性突破,意味著應該通過或激動或溫暖人心的各種活動,高速進入一種文化的氛圍。感性呼喚,理性給予,建立起對文化的信心,從而完成自我的革新,兩者缺一不可。

  文化建設是一場長期的運動,也是組織最深邃的變革。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價值觀的統一。整個文化實施過程,是組織成員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過程,是對自身思想深處價值觀的檢討過程,是對自身習慣性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的反思、改進過程。人是傾向於維持均衡狀態的,文化的變革與演進需要外界壓力提供強大的動力,使組織及其成員的變革的動力大於自身慣性的阻力。有智慧和毅力的組織終將意識到,文化建設投一報萬,是最辛勞但也是最偉大的自我投資。

  行勝於言!思想的跳躍是為了行動的飛躍。文化只有和行動統一起來才有意義,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遠遠重於其表述形式。一個組織的文化之所以偉大,不在於這個組織提出了多少漂亮的口號,而在於這個組織是否長期堅持了一些基本的價值觀,把他們滲透到整個組織當中,形成組織成員共同的心理契約,從而自然而然地規範成員的言行。只有行動,企業文化才能落到實處;只有行動,企業文化才會煥發勃勃生機;只有行動,企業文化才有永恆的生命力!

  21世紀企業之間的競爭,實際上也是企業文化的競爭。企業文化,是企業綜合實力的體現,是一個企業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識形態生產力轉化為物質形態生產力的源泉。新疆路橋建設集團立足於新疆道路橋樑總公司,多年以來,積澱了一定的文化底蘊,但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機遇、新的挑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把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樹立“用文化管企業”、“以文化興企業”的理念,要對原有文化進行整合和創新,營造培育先進的企業文化,積極推進文化強企戰略,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提高企業的創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競爭力,營造“企業有生氣、產品有名氣、領導有正氣、職工有士氣”的發展環境和精神面貌。

  ***一*** 基本建設思路:大家的文化大家建

  文化的核心是組織成員共同信奉的一些價值觀,來自於成員的共同經歷。路橋文化是路橋集團全體員工的文化,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大家建設大家的文化。發動大家參與的過程,也是路橋文化建設的過程。要堅持“大家的文化大家建”的基本建設思路,企業領導帶頭、管理人員帶頭,動員全體員工共同參與,上下左右齊心協力,進一步營造全員抓文化建設的濃厚氛圍。

  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站在全域性的高度,保持路橋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堅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雙向進行,既對亞文化的建設提供指導,又要吸收亞文化中的優秀元素。

  ***二*** 指導思想:把“科學發展觀”和“公司發展戰略”作為兩大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思想為指標,以公司的發展戰略為先導,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和行為規範為核心,以培育開拓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為靈魂,以提高素質、塑造形象為關鍵,以建立規範的執行機制和實行強有力的領導為基礎,總體規劃,抓好起步,全面推進,使企業文化注入、滲透到公司的各項工作中去,推動公司全面系統發展。通過貫徹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倡導和推行先進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打造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員工隊伍,努力創新經營思想、管理模式、激勵機制和服務體系,構建內強素質、外塑形象、適應市場變化、促進路橋集團發展的企業文化體系,全面實現公司向科學管理、文化管理的轉變,實現企業文化發展戰略目標,更快更好地推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企業全面進步。

  ***三*** 建設實施方針:循序漸進、引導適應、開放融合

  循序漸進

  企業文化是一個從載體到本質、從表層到本質的體系,操之過急,員工接受程度有限,效果差;行動過於緩慢,影響企業發展的需要。

  企業文化建設是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遵循發展規律進行科學的建設。文化的變革涉及價值觀的轉變和統一,是個痛苦困難的程序,會遇到很多阻礙,因此需要持久推行下去,不能半途而廢。要加強研究和規劃,抓住決定文化建設根本效果的措施,做到重點突出,步步為營,循序漸進,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分階段分步驟地達到文化建設的目標。

  引導適應

  文化建設根據路橋集團的歷史特點、人員素質、管理水平的實際,提出相關要求,儘量避免命令性的“決策——執行”的方式,而應採取宣傳、引導員工自覺參與、自我約束、自願接受、平行推進且高度透明的方式,必要時可以採取一定激勵方式來引導和控制組織員工的活動,最終形成員工的自覺意識與共識的文化。

  開放融合

  在文化建設中遵循開放融合的方針,加強與外界及公司內部的交流互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路橋集團公司。通過開放,吸收融合內外部先進思想,進一步提升文化建設和內部管理水平,形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建設體系的本質體系和載體體系有機融合為一體。

  ***四*** 建設實施的原則:“以人為本、講求實效、重在領導、系統運作”

  以人為本的原則

  以人為本就是把人視為管理的主要物件和企業最寶貴的資源。企業文化推行必須以人為中心,充分反映人的思想文化意識,通過企業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發揮首創精神,企業才能有生命力,企業文化才能健康發展。一方面,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文化,它需要強調對人的管理,並把強調“人”的重要性有機地融合到追求公司的目標中去。另一方面,企業員工不僅是企業的主體,而且還是企業的主人,企業要通過尊重人、理解人來凝聚人心,企業文化要通過激發人的熱情、開發人的潛能,來極大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的管理更加科學,更有凝聚力。在企業文化推行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企業領導倡導與員工積極參與的關係。必須做到每一個環節都有員工參與,每一項政策出臺必須得到廣大員工認可,自始至終形成一個全員參與、相互交融的建設局面,從而實現員工價值昇華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

  講求實效的原則

  進行企業文化建設,要切合企業實際,符合企業定位,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形式主義,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藉助必要的載體和抓手,建立規範的內部管控體系和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業文化體系。要以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地進行企業文化的塑造,在實施中起點要高,要力求同國際接軌、同市場接軌,要求精求好,搞精品工程,做到重點突出,穩步推進。要使物質、行為、制度、精神四大要素協調發展、務求實效,真正使企業文化建設能夠為企業的科學管理和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服務。

  重在領導的原則

  要樹立“管理者首位”思想,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企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企業家***群體***文化,從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家理念的昇華,企業家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締造者、推行者,不僅個人的理念要領先於他人,更重要的是能把領先的理念轉化為企業的理念、企業的體制、企業的規則。各級領導幹部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先學一步,學深一些,帶頭思考,帶頭實踐,時時事事給員工做出榜樣,要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創新、有建樹。各級管理領導者,都應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承擔起應負的責任,並善於集中群眾的智慧,調動起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依靠全員的力量投身企業文化建設。

  系統運作的原則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戰略性、長期性的工作,它是一項龐大的、複雜的系統工程,決不能憑空想象一蹴而就,要樹立“打持久戰”的理念。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鑄基”和“鑄魂”工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它的建設是一個漸進過程,必須運用系統論的方法,搞好整體設計,分步推進,分層次落實。必須明確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管理層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實踐層應該做什麼、怎麼做,只有上下努力同心,協調運作,才能把企業文化建設的任務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

  如何塑造優秀企業文化

  如果缺乏了深邃的思想作為保障,任何組織、團隊,企業、機構,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受阻,這就要求組織需要看到發展的本質,思想是發展的前提,擁有現代與時俱進思維模式,才能建立高效益、效率的現代經濟體。

  企業的理念高度決定了企業經營思想高度,思想決定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價值觀決定企業的使命和品味,企業的品味決定企業的競爭力。

  也就是說,如果缺乏了深邃的思想作為保障,任何組織、團隊,企業、機構,都將在一定程度上受阻,這就要求組織需要看到發展的本質,思想是發展的前提,擁有現代與時俱進思維模式,才能建立高效益、效率的現代經濟體。

  企業豐富的經營和管理思想內涵來自於多方面,企業自身不斷深化和積累途徑、固不可少,然而,不斷完善企業的人才思想庫、也勢在必行,善於智慧積累,把所有過去的、現在的還是將來的思想有效整合;善於整合,才可以擁有思想,善於借鑑,有效運用思想,善於運用智慧,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發展捷徑;摸著石頭過河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時間成本高過發展的效益和效率,再過一段時間,還有什麼優勢可談,這是現實。

  企業短板的慣性思維,導致瓶頸,厲害關係不一而足,總之,若不能有效借鑑思想的力量,為核心力建設的源泉,否則,企業發展昨天侷限,今天尷尬,明天堪憂。

  在諮詢行業發展今天,很多同仁都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工具,無論是綜合管理諮詢還是細分以後所謂的專業諮詢,如,人力資源,文化,績效等,我們發現一個現實是,有思想倡導和能落地者,諮詢績效卓越,未有諮詢思想,或不能形成以主營思想條件下,沒有更豐富的諮詢落地輔導思想,其諮詢效果即使十分努力,結果也枉然。

  這幾年為企業做顧問,深有體會,企業引進諮詢前,它本身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慣性思維,通過診斷,我們發現大多數是不合時宜,與發展背道而馳的,也阻礙了企業的快速發展,這對於顧問來說,怎麼解決,如何解決的問題,或者說能不能解決的問題;雖說,關於此直接得到本企業老總絕對支援,這是繼續的先決條件;其次還需要顧問們如何讓大家接受,一定程度上,起碼覺得你能給他帶來好處,帶來希望和發展平臺,是絕大多數,尤其是中小企業,只要有效啟用大家的熱情,前期的效果就出來了,這對於諮詢顧問公司來講,也是考驗顧問能不能去主導和落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對我們自己操作思想總結,發現,首先我們需要讓大家重新認識企業發展規劃,讓大家知道公司之所以有此舉措,是因為公司有了新的發展思路,在原基礎上,很多方面決心改善,而我們就是來做這些平衡工作的,再通過有針對性的企業願景和個人人生髮展這樣的一些培訓和激勵,啟用組織,在原基礎上完善制度,逐漸從“形象、行為、思想”幾個角度改善企業的現狀,再通過“物質、精神和環境平衡”讓企業發展產出平衡。

  當然,整個過程中,都需要抓主要骨幹,由上至下,讓整個組織動起來,必要時候對於個別阻礙企業發展的絆腳石也要無情的拿掉,最主要還在於你能不能夠讓有利益整個環境的思想,在企業裡落地生根,這個是最重要的。

  大多數中小企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盡頭,需要改革,需要從根本上轉換大家以往的經營思想和操作方法,這就要求顧問需要從源頭上,從老總身上下功夫,然後從制度上加大執行力度,以獎懲上落實,前提還在於,做通政治思想工作,才可能真正的做到位。

  無論任何的工具,對於任何機構或者每個顧問來講,還是考驗內功,內功就是有沒有能夠有效倡導的思想,只有具備深厚的內力,才可能讓招式充滿無窮的力量;具備殺傷力的。

  所以現代諮詢行業的競爭,已經到了思想力競爭的時代了,若不具備全域性思維,不具備核心思想,並通過有效的行為落實,則,這樣的機構和顧問無法真正做到幫助客戶產生效益和價值。

  而思想的產生,一定是在知識積累的基礎上去親身實踐的產物,人的能力和學問就是在大量經歷基礎上的感受和體會,總結的結果,一套真正的工具,是需要很多年,市場經驗的探討和摸索的;也就是選擇做顧問如果不是興趣所致,志向所在,其實是比較辛苦的,當客戶對專案催的緊的時候,加班加點,甚至通宵達旦,是常事;一個諮詢產品要成熟,甚至需要十年磨一劍這樣的信心和決心。

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