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企業文化管理

  管理,就是為了提高效率,管理文化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產物。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論企業文化管理

  摘要: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子系統。企業通過自身生產經營的產品及服務,不僅反映出企業的生產經營、組織和管理特色,更反映出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戰略目標、群體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規範,它既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一個視窗,又是社會當代文化的生長點。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是企業管理科學理論與管理哲學理論理念的有機結合。它是企業生存的理由和目的,是企業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所以努力實行企業文化管理,是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關鍵詞:企業文化,價值觀,創新

  一、 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作為專業術語,最初出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西方管理學界,在英語中由於期出現的場合不同而有幾種不同的稱謂:組織文化、公司文化、企業文化等。

  ***一*** 西方對企業文化概念的理解

  威廉·大內認為,一個公司的文化由其傳統和風氣構成。另外,文化還包含一個公司的價值觀,如進取、守勢、靈活性,即確定活動、意見和行為模式的價值觀。

  特雷斯·迪爾和阿倫·肯尼迪在《企業文化》中,闡述企業文化有5個方面的要素組成的系統。其中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和文化網路是四個必要要素,而企業環境則是形成企業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響因素。

  1985年,埃德加·沙因的為企業文化研究“畫上句號”的學術著作——《組織文化與領導》上把企業文化描述為“一套基本假設”,即“企業文化是企業***群體***在解決在適應性與內部整合性問題時,習得的一組共享假定。因為它們運作得很好,而被視為有效。因此傳授給新成員,作為遇到這些問題是,如何去知覺、思考及感覺的正確方法”。

  ***二*** 中方對企業文化概念的理解

  “企業文化是一種在從事經濟活動的組織中形成的組織文化,它所包含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等意識形態和物質形態均為該組織成員所共同認可。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不同的。”***劉光明,1999***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各種活動及其結果中,所努力貫徹並實際體現出來的以文明取勝的群體競爭意識,並且表現為企業的總體風采和獨特的風格模式。”***羅長海,2000***

  “企業文化是指全體員工在企業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範。它是組織觀念形態、制度與行為,以及符號系統的複合體。”***張德,2007***

  ***三*** 正確理解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大文化環境影響下,經過企業領導者的長期倡導和全體員工的認可、實踐與創新所形成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整體價值觀念、道德規範、經營哲學、企業制度、行為準則、管理風格以及歷史傳統的綜合。另外企業文化具有時段性、共識性、範圍性以及內化性。

  二、企業文化構成

  ***一***企業文化的結構

  1、精神文化

  深層精神文化是現代企業文化的核心層,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獨具本企業特徵的意識形態和文化觀念,包括企業價值觀、企業宗旨、企業願景、企業精神和企業倫理等。

  ⑴企業價值觀是價值主體在長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對於價值客體的總的根本性的看法,是一個長期形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具有鮮明的評判特徵。是指導企業有意識、有目的地選擇某種行為去實現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滿足,去判定某種行為的好壞、對錯以及是否具有價值或價值大小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⑵企業宗旨是企業生存的目的定位;為企業確立了一個經營的基本指導思想、原則、方向、經營哲學等,影響經營者的決策和思維。

  ⑶企業願景是企業全體員工內心真正向往的關於企業的未來藍圖,是激勵每個成員努力追求和奮鬥的企業目標。

  ⑷企業精神是在價值觀支配指導下精心培育的,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精神形成、塑造的基礎和源泉。

  ⑸企業倫理由經濟基礎決定,受民族文化和社會文化的影響,具有歷史性和具體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在企業文化中居中層,是具有本企業文化特色的各種規章制度、道德規範和職工行為準則的總稱,是企業為實現自身目標對員工的行為給予一定限制的行為,具有共性和強有力的行為規範的要求。

  企業制度文化的規範性是一種來自員工自身以外的,帶有強制性的約束,它規範著企業的每個人,企業工藝操作規程、廠規廠紀、經濟責任制、考核獎懲制都是企業制度文化的內容。它具體包括一般制度、特殊制度和企業風俗三個方面。

  3、行為文化

  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包括企業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係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

  4、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企業員工創造的產品和各種物質設施等所構成的器物文化。集中體現了一個現代企業在社會上的外在形象,是社會對一個企業總體評價的起點。

  物質文化的載體是指物質文化賴以生存和發揮作用的物化標誌,主要體現在:企業產品,企業名稱、標誌、標準字、廠徽、廠旗、廠歌、廠服,企業外貌,企業對員工素質形成的實體手段。

  ***二***企業文化的特徵與功能

  1、企業文化的基本特徵包括客觀性、穩定性、開放性、非強制性、獨特性、滲透性和系統性。

  2、企業文化的功能:

  ⑴企業價值的導向功能。具體體現在:一是規定企業行為的價值取向;二是明確企業的行為目標;三是建立企業的規章制度。

  ⑵企業主體的凝聚功能。具體體現在:一是目標凝聚;二是價值凝聚。 ⑶員工士氣的激勵功能。它包括信任激勵、關心激勵和宣洩激勵。

  ⑷思想行為的約束功能。企業文化的約束功能通過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規範來實現。有效的規章制度是種“剛性”約束,道德約束是種“柔性”約束。

  ⑸社會影響的輻射功能。它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①通過企業精神、價值觀、倫理道德向社會擴散,與社會產生某種共識,併為其他企業或組織所借鑑,學習和採納。②通過產品這種物質載體向社會輻射。③通過員工的思想行為和服務所體現的企業精神和價值觀,向社會傳播和擴散企業文化。④“為了輻射而輻射”。具有針對性,通過具體的宣傳媒介和工具使企業文化向外擴散傳播。

  ⑹企業發展的推動功能。它不僅表現為推動企業的經濟,也能推動企業的教育、科學以及整個企業的總體文明狀態。

  三、 企業文化案例——TCL:變革創新、知行合一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辦於1981年,總部設在廣東惠州,是一家從事家電、資訊、通訊、電工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集技、工、貿為一體的特大型國有控股企業,在越南、菲律賓和德國等國均建有生產廠。TCL集團發展的步伐迅速而穩健,特別是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連續13年以年均42%的速度增長,是全國增長最快的工業製造企業之一。TCL主要產品為電視、電話、電腦、冰箱和空調等,其中彩電、手機的銷售收入分別穩居國內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穩居國內前兩位。

  TCL的企業文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自發到自覺完善、從點到面的發展過程。1997年TCL集團確定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經營目標為創中國品牌,建一流企業;經營宗旨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效益;企業精神為敬業,團隊,創新。2002年以來,TCL針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對企業文化進行了創新活動,形成了全新的企業文化體系:企業目標

  為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企業使命為創新科技、共享生活;企業宗旨是為顧客創造價值,為員工創造機會,為社會創造效益;企業精神為敬業、誠信、團隊、創新;經營戰略是研製最好的產品,提供最好的服務,建立最好的品牌。

  TCL將企業經營目標分化為企業目標和經營戰略,使經營目標更加的具體化,易於員工理解和記憶,便於員工與企業的努力方向保持一致,可以最大程度的實現企業目標。還在原有的企業精神中增加“誠信”,使員工忠於企業和工作職責,盡忠職守,誠實做事,重視個人信用;使企業對員工、消費者誠實,為消費者提供物超所值的產品,讓顧客感受良好的服務。並且通過職業行為教育,幫助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出共同的優良職業境界和價值觀,使企業和員工形成利益和命運共同體,讓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四、 小結

  一個民族的發展需要一種民族精神作為支撐,一個企業同樣也需要一種精神和文化理念來指導自己的運營與發展,給企業以準確地“定位”,從而有效規避市場和行業風險。如果沒有文化理念的支撐,那麼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就等於沒有了“靈魂”,就失去了方向,也就更談不上發展了。所以應該努力實行企業文化管理,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鬥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

  參考文獻

  [1]張國樑.企業文化管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2]有非,李德偉,劉為利.企業文化案例.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年1月

  [3]約翰·科特.企業文化與經營業績.華夏出版社,2003年

  [4]段萬春,王鵬飛,仲崇峰.企業文化的構建及評價.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5]應煥紅.公司文化管理——永續經營的動力源泉.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

  企業文化與管理

  最近參加科室長的培訓班,接受了關於企業文化、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對現在的企業文化與管理有了更深的看法和認識。

  一、企業文化與管理的關係

  企業文化就是在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延續性的共同的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這種共同的認知系統和習慣性的行為方式使企業員工彼此之間能夠達成共識,形成心理契約。文化具有獨特性、難交易性、難模仿性的特質,使得文化成為企業核心專長與技能的源泉,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驅動力。任何企業都是有文化的,沒有沒有文化的組織,只有不同文化的組織。它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於振奮精神、昂揚鬥志,提高勞動效率和群眾素質,具有導向、凝聚、協調、規範、鼓勵的功能,對企業發展,造福職工有重大作用。

  文化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現代企業最高層次的競爭是文化的競爭。如果說文化是土壤,其使命是使土壤更肥沃;那麼管理是種莊稼,其使命是多打糧食。企業管理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礎上,培育與之相適應的現在企業文化,實現制度管理與文化管理的有機結合,也就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方向。企業的文化管理對內主要解決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係問題,在制度無法觸及的領域對員工的凝聚、激勵、約束、導向等功能;對外則涉及與企業各利益相關者的關係處理問題,負責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企業文化與管理的有機結合充分體現了管理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文化是在制度基礎上對管理的昇華,企業文化強調的是共同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方式,是一種內力和自律,其實質是基於員工對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道德行為規範的認同,從而能自覺統一思想和行為,為企業目標的實現而共同努力。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滲透到企業的每個角落;文化是一條無形的紐帶,將企業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連。而文化的建立、調整與變革往往離不開制度的載體,文化管理必須和制度管理有機的結合,這樣才能使現代管理的有效性充分發揮起來。

  二、科研單位如何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各自的企業文化,我們作為科研單位更要有適合自己的特色文化。只有“適合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東西”,只有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我們院要格局本身的實際情況,尋找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切入點,汲取有借鑑學習作用的外來經驗,形成廣大員工所接受、號操作的工作規劃和氛圍來。

  1、現代企業文化應是具有自適應性的與時俱進的文化。每個企業固然都有自己幾十年沉澱下來的文化,有的甚至有一定的特色,但是一定要進行過濾、篩選,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使之符合時代精神,與社會同步,只有與環境適應的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維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以創新的意識和開拓精神,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風貌。這樣的文化才能吸引和凝聚員工,才能創造以人為本的文化內涵。

  2、加強團隊的協作,提高整體的凝聚力。現代企業文化強調團隊文化與個性文化相融的複合型文化,團隊文化強調為企業共同的目標努力的團結協作精神,它可以減少內部衝突,使企業具有凝聚力,利於組織的穩定發展,而個人文化則鼓勵嘗試,容忍失敗,凸現個人對企業的價值,個人文化利於在企業中培育創新氛圍,而創新則是企業的活力之源,持續創新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現代企業文化是將團隊文化與個性文化有機結合的複合文化。當前,中國大部分企業應在團隊精神基礎上更多強調個性文化,為實現技術創新創造有利的環境。

  3、吸引人才、減少人才的流失。近幾年我們面臨的很嚴峻的問題就是人才的流失,究其原因,一是待遇,二是事業,三是感情。企業文化的建設對這幾個問題都有一定的解決功能,特別是在建設企業文化中,尊重知識和人才的氛圍要濃,科研骨幹的待遇要提高,改變人文和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價值觀,不僅僅要留住人才,還要吸引人才。

  4、強化培訓更新觀念,形成制度強力推行,無形儘可能變為有形。企業文化剛接觸似乎很“軟性”,有些東西看起來很虛。其實不然,許多理念、思想、精神完全可以寓於企業的規劃、制度、規章和工作計劃以及活動策劃之中,進行檢查、考核和總結評比。領導層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思想統一了,就應該通過職代會等形式,將企業文化建設列入單位的長遠戰略目標,作為明年工作的方針目標,上升為企業的“法規”和意志,強化對幹部職工的培訓,使之觀念更新,並形成制度,強力推行。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明顯的成效,就能把企業文化建設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5、重視人才和人才的培養。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理論發展的新階段,文化管理的起點和目標是人,其中心任務是如何儘可能地開發人的智慧,高水平地開發和運用人力資源,提高企業的績效。承認人力資源是一種生產力,把人視為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資本,並將人的智慧和內在潛力看成企業源遠流長的資源,才可謂領悟了文化管理的真諦。企業通過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把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培訓視為管理的重心,充分挖掘人的潛力,充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多組織一系列的培訓、學習,從切實的實際出發。這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就能發揮非同尋常的潛力,增加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從而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組織保證。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