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狗飼養及疾病防治技術

  肉狗養殖給我們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指引我們走向了更加光明的未來。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肉狗飼養技術

  一、籠舍建設

  狗宜用犬舍飼養,一般一個舍養3只狗。狗籠一般採用鍍鋅鐵絲編織而成,籠底用12號或14號鐵絲,籠眼方格為4釐米×4釐米。狗場的建設狗場應建在水、電源及交通方便的地方,要遠離居民區,窩風向陽,排水良好的地方。根據飼養的規模來確定建築範圍和裝置,大型養狗場,必須有棚舍、籠室、飼料加工室,冷庫、幹飼料庫、獸醫室、技術室、皮張初步加工室等。而小型狗場或庭院飼養,只需要籠、小室即可,狗舍是遮陽和防雨用的,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條件的場可用三角鐵、水泥墩、石棉瓦結構,雖然成本高,但耐用。籠舍建築要利於清掃,抓狗、飼養人員管理方便。 狗的犬舍應保持清潔、乾燥,經常打掃,定期消毒。每年3月~5月和9月~11月間為狗的換毛季節保持清潔。

  為了保證狗場有安全和安靜環境,狗場周圍要建設圍牆,牆高2.5-3m,大門口設消毒用的石灰槽,場周圍和場內要進行綠化,以美化環境。

  二、飼養管理

  1、注意清潔衛生

  狗舍必須每天清掃,隨時清除糞便,每月大清掃一次,並進行消毒,每年春秋雨季進行兩次徹底的消毒。對患病的狗要徹底清除鋪墊物,集中焚燒或深埋。天氣暖和時,要開啟狗舍的門窗,以便通風和日照。

  2、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

  狗舍內標準溫度,冬季為13~15”C,夏季為15~17”C。環境溫度過低,將過多消耗能量,影響生長髮育,且容易凍死幼小狗;氣溫過高,會降低狗的食慾,增長緩慢,甚至造成中暑。針對成年狗耐寒不耐熱,幼狗耐熱不耐寒的特點,對幼狗主要是做好保暖,對成年狗重點是防暑降溫,注意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陽光直射,必要時可進行機械強制通風。狗舍內的溼度要保持在50—60%。溼度過高時夏季容易發生中暑,冬季有利於細菌繁殖,發生感冒。溼度過低,狗舍內灰塵增多,對呼吸道有損害作用。

  3、食具要定期消毒

  可採用煮沸的方法,也可用0.1%新潔爾滅液浸泡20分鐘,或用2~4%的燒鹼水浸泡,最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每次食後的食具要清洗乾淨,剩餘的食物要倒掉。

  4、訓練狗在固定地點排糞、排尿,保持狗舍乾淨衛生,減少疾病發生。

  5、經常梳洗和修剪趾甲

  刷洗狗體有利於狗的健康和促進面板的血液迴圈,防止體表寄生蟲。修剪趾甲可以防止抓破面板造成區域性感染。對成年狗要一個月修剪一對哺乳期仔狗要經常修剪。

  6、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促使新陳代謝,增加食慾、增強體質、提高種公狗的性慾和精子活力,促進妊娠母狗胎兒的血液迴圈,保證母體和胎兒的健康。對育肥狗應減少運動,以促進生長,加快出欄。

  肉狗疾病防治

  一、狂犬病

  狂犬病俗稱瘋狗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死亡率極高的人畜共患傳染病。狂犬病主要存在於病犬的腦脊液、唾液腺和唾液中,通過面板和粘膜損傷感染,也可經口、呼吸通感染,主要侵害神經系統。

  ***一***症狀

  各種動物及人均有易感性,呈地方性流行,潛伏期10~16天,但可能延長至數月。患病肉狗主要表現為狂暴型和沉鬱型***麻痺***。狂暴型病例的主要症狀為煩躁不安、厭食、躁狂、攻擊人或自咬。大量流涎,有時隱匿,最後搖晃和麻痺,並於3~4天內死亡。沉鬱型病例呈短期興奮,隨後共濟失調、麻痺、下頜下垂,最後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痺而死亡。

  ***二***防治

  一旦病狗出現臨床症狀,治療是無效的,疾病發展的結果都以死亡告終。為了預防肉狗發生狂犬病,應定期進行預防接種,可接種滅活苗和弱毒苗滅活苗用量為:體重4千克以下的狗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弱毒苗用量為:不論大小,每隻狗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對可疑狗立即捕殺。加強檢疫,對未注射疫苗的狗,必須隔離觀察3個月,確認無病後方可進入狗舍。

  二、偽狂犬病

  偽狂犬病是由偽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豬是各種動物的傳染源,肉狗因吃食病豬肉或病死鼠肉後感染髮病,除經消化通感染外,也可經呼吸道及面板創口感染。

  ***一***症狀

  肉狗發病後病程常呈超急性,多為1~2天,死亡率達100%。本病的有些症狀與狂犬病相似:患病狗極度不安,常無故狂吠,對呼喚無反應;兩眼呈驚恐狀;病毒侵入部位劇癢,開始時舔擦面板傷處,隨之抓咬癢處,以後逐漸發生糜爛、周圍紅腫。有的雖無劇癢現象,但病狗某處感到疼痛,並呻吟、號叫;有的呈興奮、咬跳等神經症狀,繼而轉為麻痺,出現吞嚥困難、流涎、反射遲鈍、呼吸困難、食慾減退或廢絕、渴欲明顯,至臨死前不久還想飲水。

  ***二***防治

  對本病目前尚無特效療法,主要還是採取預防措施,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老鼠、禁止給狗飼餵病豬肉。用“偽狂犬病弱毒疫苗”對4月齡以上的狗肌肉注射0.2毫升;大於一年的狗0.5毫升,3周後再免疫1次,劑量為1毫升,對本病有預防作用。

  三、犬瘟病

  犬瘟病是由犬瘟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急性傳染病。狗感染後55天其尿內就有病毒排出,汙染空氣、飼料、水和場所、用具等,引起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染。感染後,成年狗常呈隱性,幼年狗常呈顯性,潛伏期3~7天。

  ***一***症狀

  病狗以呈現雙相熱型、鼻炎、嚴重的消化道障礙相呼吸道炎症等為特徵。少數病例可發生腦炎。病狗體溫呈雙相熱型,即症等為特徵。少數病例可發生腦炎。病狗體溫呈雙相熱型,即病初體溫高達40℃左右,持續1~2天后降至正常;經2~3天后,體溫再次升高。第二次體溫升高後持續時間長,同時出現呼吸道症狀,病狗咳嗽,精神萎頓,廢食,鼻炎,有漿液性粘液流出,呼吸困難,嘔吐,嚴重者有腹瀉,糞便混有粘液或血液。有的病狗出現神經症狀,如陣發性痙攣、共濟失調、轉圈、驚撅或昏迷,後肢麻痺。本病痛程2~12天,死亡率為30%~80%。

  ***二***防治

  對患病狗加強營養,同時用免疫血清或恢復期血清進行治療。3~6月的幼狗可肌肉注射,每次5~7毫升;成年狗酌情增加。每一療程2~3次,每次間隔1~2天。如無上述血清,可注射3~5毫升馬血清,同時使用抗菌藥物,以控制繼發感染。

  對健康狗可用犬瘟熱疫苗進行預防注射。幼狗在6~8周齡進行第一次接種,10~12周齡進行第二次接種。

  此外,應用3%燒鹼溶液或10%福爾馬林徹底消毒狗舍、運動場地。

  四、犬傳染性肝炎

  犬傳染性肝炎是由犬傳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主要侵害1歲以內的幼狗,常引起病狗急性壞死性肝炎。本病在臨床上常與犬瘟熱混合感染,使病情更加複雜嚴重。本病的發生率達40%~70%.死亡率為20%左右。

  ***一***症狀

  病狗初期症狀與犬瘟熱很相似,精神沉鬱、食慾不振、渴欲明顯增加,甚至出現兩前肢浸入水中狂飲,這是本病的特徵性症狀。病狗體溫升高達40℃以上,並持續4~6天。嘔吐與腹瀉較常見,若嘔吐物和糞便中帶有血液,大多預後不良。多數病狗劍狀軟骨部有痛感。急性症狀消失後7~10天,部分病狗的角膜混濁,呈白色乃至藍白色角膜翳,稱"肝炎性藍眼",數日後即可消失。病狗的齒齦有出血點。本病雖稱肝炎,但很少出現黃疸,若無繼發感染,常於數日內恢復正常。

  ***二***防治

  對病狗應儘早隔離。病狗在最初發熱期,可用高免血清或成年狗血清治療,以抑制病毒的擴散,每天1次,每次10~30毫升。在病型較輕的情況下,可採取靜脈補液或輸血治療,有助於康復;每日靜脈注射50%葡萄糖液20~40毫升,維生素C250毫升或三磷酸腺苷***ATP***,連用3~5天。對病狗節制飲水,可每2~3小時喂1次5%葡萄糖鹽水。用抗生素可防止繼發性細菌感染。

  對健康的狗進行預防注射,30~39日齡的狗注射3次,90日齡以上的狗注射2次。每次間隔2~4周。每次注射量:五聯苗***狂犬滿、犬瘟病、副流感、傳染性肝炎和細小病毒病***2毫升;二聯苗***犬肝炎、腸炎***1毫升,可獲1年的免疫期。

  五、犬細小病毒病

  本病是由犬細小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幼狗易感,有時其感染率可高達100%,致死率為10%~50%,並在易感狗群中迅速傳播。狗被感染後,病毒在腸上皮細胞和心肌細胞上繁殖,引起腸炎和心肌炎。腸炎型常發生於2歲以上的成年狗;心肌炎型一般發生於3月齡以下的仔狗。

  ***一***症狀

  1.腸炎型 潛伏期7~14天,一股先嘔吐後腹瀉,糞便呈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多量粘液和偽膜。病狗病後2~3天,糞便呈番茄汁樣,混有血絲並有特殊腥味。病狗精神沉鬱,食慾廢絕,體溫升至40℃以上,渴欲增加。有的病狗到後期體溫低於常溫,可視粘膜蒼白,尾部及後腹部常被糞便汙染,嚴重者肛門鬆弛並開張。

  2、心肌炎型 病狗一般症狀不明顯,而突然發現呼吸困難,或見體溫升高,往往應激時或興奮期因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

  ***二***防治

  ***1***對病狗及時補液搶救,以補林格液或乳酸林格液為主,同時配合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還可以補給維生素製劑。

  ***2***用10%雲南白藥混懸液灌腸。

  ***3***患病早期可注射抗細小病毒高免血清。

  ***4***幼狗出生後42天起可注射細小病毒疫苗,隔10天后再注射1次疫苗。

  六、鉤端取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又名傳染性黃疸,是由出血黃疸型和犬傷寒型鉤端螺旋體引起的多種人畜共患的一種傳染病,是狗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常為散發流行,公狗發病居多,老齡狗的死亡率比幼狗高。

  ***一***症狀

  病狗以發熱、黃疸、血紅蛋白尿為特徵。黃疸型潛伏期10~20天。病狗初期出現短期發熱、食慾不振、嘔吐,繼而出現黃疸,金身粘膜與面板黃染,尿呈橙黃或淺棕色,病程短暫,急速死亡;傷寒型常呈慢性經過,表現為體溫升高,食慾減少,常見帶有血液的腹瀉,大多伴發頑固性嘔吐,患病後期出現尿毒症性痙攣,血中尿素量明顯增高。

  ***二***防治

  本病早期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很好。青黴素每天每千克體重8000~10000單位,痊癒率可達85.2%。若用鏈海素效果更好,每天每千克體重40毫克,連用3~5天。其次可用維生素

  C、葡萄糖和強心利尿劑。本病的預防是注射鉤端螺旋體多價菌苗,首次皮下注射1~2毫升,間隔7天后第2次注射2~3毫升,能收到很好的免疫效果。七、狗蛔蟲病

  本病是由犬蛔蟲和獅蛔蟲寄生於狗的小腸和胃內引起的,主要危害1~3月齡的仔狗,影響仔狗的生長和發育。狗嚴重感染時可導致死亡。

  ***一***症狀

  患病狗逐漸消瘦,粘膜蒼白。食慾不振,嘔吐,消化不良,被毛無光,先下痢後便祕。偶見神經症狀。幼狗腹部膨大,發育遲緩。

  ***二***防治

  定期檢查和驅蟲,幼狗每月檢查1次,成年狗每季度檢查1次。發現病狗,3即進行驅蟲。

  本病的治療可用氯丁烷。氯丁烷是一種抗蛔蟲新藥,可按狗的體更給予不同的劑量,2.5千克以下體重的狗,1毫升;2.5~4.5千克體重的狗,2毫升;4.5~9千克體重的狗,3毫升;

  9~18千克體重的狗,4毫升;18千克以上體重的狗,5毫升。用2次口服鹽酸左旋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克;用枸櫞哌嗪***驅蟲靈***,每千克體重100毫克,內服;用噻嘧啶***抗蟲靈***,每千克

  體重5~10毫克,內服;用扁桃酸異戍酯時,小狗劑量每千克體重1毫升,大狗劑量可大一些;用 嗪己二酯,每千克體重0.2~0.4克。

  平常應做好預防工作,出生後的幼狗應儘早進行驅蟲,每年春、秋雨季應定期驅蟲。

  八、狗鉤蟲病

  本病是由犬鉤蟲、巴西鉤蟲、十二指腸蟲、狹頭鉤蟲和美洲釣蟲等感染而引起的,是狗最常見的線蟲病之一。

  ***一***症狀

  幼蟲大量經度膚侵入,病狗皮膚髮炎、奇癢,稍後噁心嘔吐,從第10天起發生同口腔感染相同的腸道功能紊亂;繼後病狗則貧血、虛弱、消瘦、萎頓、腹痛、腹瀉,排出多量惡臭粘液的血便,間或發生面板水腫。病狗多有食慾不振、消化障礙。患病幼狗常發育受阻,被毛粗亂,有時皮膚髮癢,稱鉤蟲癢症。出生3周齡內的仔狗,感染後可引起嚴重貧血,導致昏迷和死亡。

  ***二***防治

  本病的治療同狗蛔蟲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讓患病狗絕食12~16小時後,一次性投服四氯化碳,按每幹克體重0.5克或0.3毫升,2~3小時後方可餵給飼料。另外可用鹽酸丁咪唑每千克體重0.22毫升,皮下注射;注意每個注射點的藥量不得超過3毫升;本品禁與鹽酸丁苯脒合用;已感染犬惡絲蟲的病狗禁用;母狗在懷孕前3周內及懷孕期禁用,8周齡以內的幼狗禁用。也可用甲苯咪唑,每千克體重10毫升,每天服2次,連服2天;噻嘧啶,每千克體重5~10毫升。

  患病狗嚴重貧血時還需對症治療,口服或注射含鐵的滋補劑或輸血。

  九、胃腸炎

  胃腸炎多因飼養管理不當、誤食腐敗變質食物或化學藥品、過度疲勞和營養不良,使胃腸功能紊亂,或濫用抗生素擾亂了腸道中的正常菌群而引起。傳染病、寄生蟲病及其他內科病也可能繼發胃腸炎。

  ***一***症狀

  病狗若以胃炎為主,則以嘔吐為主要症狀,口渴貪慾,但往往在飲水後又出現嘔吐;若胃粘膜受損較廣泛時,嘔吐物常混有血液。病狗若以腸炎為主,則拉稀是主要症狀,有時體溫升高,腸粘膜受損嚴重時,糞便呈褐色,可視粘膜紫紺;若拉稀嚴重、脫水,則病情進一步惡化,病狗四肢冰冷,最後可抽搐而死亡。病狗呈慢性胃腸炎時,除有反覆拉稀和體重下降症狀外,一般無其他特徵表現。

  ***二***防治

  ***1***病狗以胃炎為主,並伴有脫水者則應以補林格液為主,結合補充抗生素、維生素B1和維生素C等;病狗以腸炎為主,並伴有脫水者,則應以補葡萄糖鹽水為主,結合補充維生素B1和維生素C等。

  ***2***病狗呈胃炎症狀則口服胃蛋白酶;呈腸炎症狀則給予鞣酸蛋白或次碳酸鉍。

  ***3***病狗呈胃炎症狀則脾俞注射維生素B1;呈腸炎症狀則後海穴注射穿心蓮針劑;呈中毒性胃腸炎症狀時可以解毒為主;若瘋狗是由傳染病及寄生蟲病引發則應以治療原病為主。

  十、犬蟎病

  本病又叫犬疥癬,俗稱"獺皮狗病",多發於冬季,常見於面板衛生條件很差的狗。本病的病原是犬疥蟎或犬耳癬蟎。

  ***一***症狀

  患病幼狗症狀嚴重,先發生於鼻樑、頰部、耳部及腋間等處,後擴散至全身。患病狗病初皮膚髮紅,出現紅色小結節,後變水泡;水泡破潰後,流出粘稠的黃色油狀滲出物,滲出物乾燥後形成鱗狀不痂皮。患部劇癢,病狗常以爪撓患部或在地面及各種物體上摩擦,因而出現嚴重脫毛現象。

  耳癬蟎寄生於狗外耳部時,引起大量耳脂分泌和淋巴液外溢,且往往繼發化膿;有癢感,病狗不停地搖頭、抓耳、鳴叫,在器物上摩擦耳部,甚至引起外耳道出血;後期病變可能蔓延到額部及耳殼背部。

  ***二***防治

  對病狗先用肥皂水刷洗患部,除去汙垢和痂皮後,再任選下列藥物塗擦:溴-氰菊酯***5%溴-氰菊酯乳油***,使用濃度50x10***-6***;巴胺磷***賽福丁***,使用濃度125x10***-6***;二嗪農***地亞農、蟎淨***,使用濃度2000~4000x10***-6***;雙甲醚,使用濃度250x10***-6***。

  治療犬耳癬蟎時,應先向耳部滴入石蠟油,輕輕按摩,以溶解並消除耳內的痂皮,再用加有殺蟎藥的油劑***如雄黃10克、硫黃10克、豆油100毫升,將豆油燒開加入研細的雄黃和硫黃,候溫***,區域性塗擦。

  也可用依維菌素或滅蟲丁注射液,用量為每幹克體重0.2毫升,皮下注射,每隔10天注射1次,連續注射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