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大學生成功創業經歷

  創業要找最適合的方法,不要找最好的方案。看看那些大學生創業的經歷,學習他們的方法,從故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之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

  一

  大學生創業神話:租賃單車 3000元起步盈利60萬

  投資3000元開自行車租車行盈利60萬元,湖北工業大學的郭敬佩儼然成為大學生創業“神話”,畢業季啟幕,校園裡的每一場創業分享會都不想錯 過他。主管學院創業工作的譚蔚老師笑言“他已是聲名遠揚”。實現200倍收益的創業故事在大學校園裡的確夠“傳奇”,只因在人海中多關注了一眼“單車”, 郭敬佩的大學4年就打上了“單車迷”烙印——2012年開自行車租車行,2014年轉向創辦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相比擁有自行車固定資產的租車行,創辦網站簡直“燒錢”——從線上研發、線下活動到公司大小事宜、員工薪水,流水的花銷,一旦不成功都將化為烏有的風險讓郭敬佩“沒有退路,只能一路向前”,歷經艱辛,郭敬佩更願意說,“這一次,才終於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創業”。

  3000元起步的創業神話

  郭敬佩出生於河北衡水一個商人之家,父親開了一家當地最大的麵粉廠。從小耳濡目染,郭敬佩一直心懷創業夢,跨入大學校園,他暗暗給自己定下 了目標:首先要順利畢業,其次是在大學裡開家公司,畢業前開上一輛比亞迪“F0”。這款車當時的售價是2.99萬元,“不想依靠家裡,為了湊足這筆錢我總 得乾點什麼”。

  學習藝術設計的郭敬佩最早也動過開家廣告公司或裝修公司的念頭,但思前想後,“有太多類似的公司了,開啟市場太不容易”。

  對創業的關注讓他把握了先機。大一到安徽黃山寫生時,喜歡戶外騎行的他注意到一個現象:當地提供自行車租賃的店很少,而且租金很高。回到武 漢,郭敬佩開始在學校周邊轉悠,“高校密集的武漢有廣闊的自行車租賃市場,卻缺少好的租車服務公司”,他為自己的發現欣喜不已。

  “我們開一家租車行吧。”郭敬佩在寢室“臥談會”上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室友們紛紛叫好,可最後敢於籌錢實幹的只有郭敬佩一個人。他從家裡借了3000元,買了10輛普通自行車,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店面,通過張貼小廣告吸引顧客前來,每輛車每天租金15元。最初,他每天早上6點鐘就匆忙趕去 車行,晚上小店關門再回宿舍往往已經到了門禁時間。就這樣,僅僅一個月時間,他就把3000元的本金全部掙了回來。

  “這個生意可做!”摸到門道的郭敬佩開始僱同學幫忙,除去工資和房租,他把其他的錢全部用來擴大車行規模。處於上升期的市場給了郭敬佩一個成長的空間。自行車數量從20輛到100輛,再到300輛,檔次也從最初的一兩百元一輛提高到後來幾千元一輛的都有。

  自行車被盜的現象在高校校園裡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幾千元一輛的高檔自行車。“再好的防盜措施也擋不住偷車賊的惦記。”郭敬佩想到了一個兩全 其美的方法,“我把所有自行車的鎖都下掉了,這樣做不僅節約了給自行車安防盜鎖的成本,而且因為沒有鎖,租車人就會做到車不離人,也防止了被盜現象。”從 此,郭敬佩再也沒有丟過一輛車。

  為了提高租車行的知名度,郭敬佩積極和各高校的社團開展合作,為社團的戶外活動免費提供自行車。郭敬佩的業務漸漸越做越大,還增添了露營設 備租賃等業務,除去人力成本和車輛維修清洗費用等,他不僅還清了家裡支援的費用,還擁有了一批固定資產。在譚蔚老師眼中,這是校園裡一位難得的“眼界開闊 者”,“他和其他學生創業者不同的是,他不是為了玩玩票,賺點零花錢換個蘋果手機,是把創業當作事業在做。”

  單純的租車盈利模式的脆弱性逐漸顯露,易被複制的租車模式讓郭敬佩開始思考後續的發展。後來,他嘗試向更專業的戶外騎行業務發展,提供帳篷等露營裝置租賃,把盈利重心放到專業愛好者的身上。

  大三那年,郭敬佩已擁有了150輛山地車,附帶出租的帳篷等露營裝置達30套,在武昌、洪山等10餘所高校設立了租車點,2013年租賃業務帶來的銷售收入超過30萬元。

  長途騎行帶來的創意與釋放

  張騰是郭敬佩的班長,也是他在班上最好的朋友。在張騰眼裡,郭敬佩積極向上、具有掌控能力。實際上,創業的每一天,郭敬佩都身處高壓狀態,但無論如何他總能給身邊人帶來“積極、樂觀、好脾氣”的印象。

  掌控情緒,郭敬佩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一段長途騎行,一路上靜到只能和自己對話”。每逢不堪重負時,他都會投入一段長途騎行,在釋放壓力 中思考未來。從武漢到咸寧、宜昌、長沙甚至老家河北,他在一路的騎行中迸發了關鍵的創意。比如在單車租賃之外增加露營的專案,還有,就是創辦“單車迷”網 站。

  武漢的租車市場漸漸趨於飽和,租車行生意如何發展成為困擾在郭敬佩心裡的一道難題。2014年春節,郭敬佩選擇從武漢騎行回幾百公里之外的河北老家。在路上,他想起從武漢騎行到長沙的經歷,那是他第一次騎長途,帶了很多東西,但等到車胎爆了的時候才發現,真正需要的東西都沒有準備。建立一個 平臺,打造服務於“單車迷”的網路之家的想法隨之催生。

  受網際網路汽車營銷平臺“汽車之家”的啟發,他發現目前國內還沒有供單車愛好者交流的專業平臺,於是他決定辦一家專業的自行車資訊互動網站。

  郭敬佩說,在普通人眼裡,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而在騎行愛好者眼中,自行車從品牌到配件,從保養到維修,有很多值得分享交流的話題,單車迷 們“迷”的就是這些。“比如有人打算從武漢騎車到拉薩,他需要準備備胎、打氣筒等備用工具,還要提前計劃好路線和露營地點,如果把相關的整車、配件銷售植入進來,就能達到宣傳和推廣的目的。”

  通過在北京風投公司工作的姐姐,郭敬佩認識了一位同樣愛好騎行的天使投資人,遞交商業策劃書,幾輪交流下來,他獲得了200萬元的風投資金。

  有了這200萬元,加上個人投資的60多萬元,郭敬佩心裡有底了。他和計算機學院的朋友馮文傑認真研究“汽車之家”的商業模式,通過分析自 行車使用者群體興趣熱點,規劃網站構架及除錯更新後,2014年11月,郭敬佩的“單車迷”網站正式上線,網站定位是提供買車、用車、養車資訊以及與之相關 的全程服務的營銷平臺。

  只要堅持,辦法總比困難多

  早在高中階段,為了自己的藝術夢,郭敬佩曾三度高考,仍與八大美院失之交臂。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筆頭功夫”。至今,他的出租房裡一直放著畫板,沒事兒的時候最喜歡“塗塗畫畫”。

  這背後,是他對自己“夢想”的堅持追求。

  因為創業,郭敬佩成了大學課堂的稀客,每個月僅在月初和月末才現身課堂,但平時他會準時上交作業,他也沒忘記要“在工作中學習,在創業中運用藝術設計的知識”。

  在租車行的時候,他利用專業優勢,設計了一份“點車選單”,學生們可以根據選單選擇車型和時間。後來,在“單車迷”的發展過程中,公司名片、網站廣告、宣傳廣告等各方面,郭敬佩都發揮優勢,“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有自己的特色”。

  創辦網站之初,缺乏市場考察與技術能力的郭敬佩一度將網站外包給專業公司,卻常遇到後臺維護難題。最終他下決心把網站收回來自己做,重新組 建技術團隊,因為資金問題聘請以學生為主的技術團隊,又讓網站摸黑走了一陣子。他說:“學生沒經驗,流動性大,對網站的技術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後期聘請專 業人員,又因為公司規模等原因,很多人面試完就走了。”

  面對“單車迷”一路走來的彎路,郭敬佩第一次真正意識到創業的風險與艱辛。技術遭遇難關、網站至今未達投資標準、技術人才難以招募……每一樣都牽動著郭敬佩的心。

  為了留住難得的技術人才,郭敬佩為每個技術員工分了公司的虛擬股份,他覺得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擰成一股繩。現在,公司擁有一支14人的隊伍,每個人各司其職、加班加點護著“單車迷”一路成長。“讓‘單車迷’網站發展為中國的‘單車之家’”是郭敬佩目前最大的心願。

  等完成上線修正和抗壓測試後,郭敬佩會重新開始尋找新一輪的投資,一個利好的訊息是,“單車迷”在各大搜索引擎同類網站搜尋中排名第一,“環保是一種趨勢,單車的普及與網站的發展也是必然的,我不會退縮,相信‘單車迷’可以迎來春天”。

  二

  大學生創業故事:年輕要敢於折騰

  連日來,“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到來給炎熱的夏季又添了一把“火”,在探討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率時,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一條有效出路。然而,由於經驗不足、資金缺乏等原因,不少初出校門的大學生不敢付諸行動,少部分邁出創業第一步的也因種種原因陷入困境甚至以失敗告終。為此,我們推出大學生創業故事專題報道,希望他們的創業經歷,能給那些渴望和準備創業的青年們一點借鑑和啟發。

  年輕要敢於『折騰』

  暖色調的燈光、舒適的布藝沙發、柔和的輕音樂……走入這間由容潮林親手創辦的咖啡屋,你能夠感受到一份怡然自得的情調。

  在過去兩年間,容潮林的創業專案從最初不足10人的“90後”團隊、年營業額不足20萬的小型作坊式餐飲公司,發展到現擁有員工50餘名、年產值超百萬的餐飲企業,這些他是如何做到的?在咖啡屋裡,從創業初期的點滴艱辛,到如今企業的平穩執行,容潮林向我們娓娓道來。

  送外賣是一件很簡單的苦力活,但在容潮林看來,這裡頭可“折騰”的東西太多了:送一份外賣之前要學會如何與他人打交道、為工作人員分配好運送區域和最佳路線、精心採購安全健康且符合學生口味的食材、所獲得的利潤如何管理和分配……

  送外賣,這僅僅只是他熱衷於折騰的一個例子。每次寒暑假,他都會獨自一人前往成都、廣州、昆明等地打工,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在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就讀期間,無論是送外賣,還是做代理,抑或是做銷售,只要是能做的生意他都儘量攬下來;即便在學校食堂勤工儉學過程中,他也細心觀察和學習食堂的採購流程、運營機制以及財務管理等各個工作細節……

  多年的“折騰”,培養了他與眾不同的市場洞察力,這也促使他注意到高校當中的空白市場:水果類、飲品類、休閒類的餐飲專案為什麼不能在高校裡面做?高校市場是一塊大蛋糕!於是,一個自主創業的念頭漸漸在他腦海中產生。

  在學校的政策支援和老師的指導下,他與合作伙伴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讓一個集休閒、學習、娛樂、工作為一體的水果工坊店從創業構想成為現實。

  趕工期正值暑假,學校食堂暫不營業,他與夥伴每天只能以饅頭、餅乾、方便麵等充飢;為了趕在開學“黃金期”前開業,從標誌的設計到原材料的採購,從店面裝修到定製裝置,他都和合作夥伴一起加班加點,幾乎天天都是通宵達旦……終於,在2012年9月8日這一天,水果工坊店正式開門營業。

  由於迎合學生群體的消費喜好,且具備了先進的運營理念,水果工坊店一開業就贏得了學生消費者的喜愛。首個創業專案的一帆風順,讓他充滿信心,並於今年初創辦了一個以現調咖啡和精緻烘焙為主的咖啡店。儘管在開店初期,資金一時無法週轉,但得益於他多年的“摸打爬滾”,藉助所積累的人脈關係,資金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今後我將繼續開拓高校這塊的餐飲業市場,目前各項工作計劃已經在籌備中,同時我也將利用我所創業的專案,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創業的機會。”談到今後發展,容潮林自信滿懷。

  創業啟示錄

  敢“折騰”,善“折騰”,這是創業最初的衝動。大學生既然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路,前方不管是遍地鮮花,還是一路荊棘,都要堅持下去——年輕沒有失敗,“折騰”到底,總會有所收穫。

  巧手繡出創業圖

  2011年7月的一天,當家裡變賣惟一的房產來支援肖燕莉創業時,她並未感到太多的壓力與害怕,因為對她而言,這次創業絕非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

  但要說起她的創業經歷,還得從她的一個特長說起:打小起,她對手工藝品就有濃厚興趣,在父親指導下,她能將珠子熟練串成各式各樣的小飾品,也可用碎布縫補加工成精美的布貼畫,亦能把五穀雜糧鑲嵌成風景畫……憑藉這門手藝,剛上大學不久的她便自行創立了一個面向貧困生群體的社團——“DIY創意小組”,在教授成員手工藝製作技巧之餘,還組織她們擺攤銷售創意小飾品。

  其間,頗具經濟頭腦的肖燕莉還大量進貨手工藝品來進行銷售,其中就包括十字繡。然而,令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十字繡從此讓她與創業結下不解之緣。

  大三下學期,她得知某一品牌代理商有意轉讓代理權,在與其取得聯絡後,她還跑到南寧市區內大大小小的交易市場,針對這一品牌的產品質量、消費者喜愛程度、市場需求等資訊,挨家挨戶進行調研分析。最終在其他競爭對手仍猶豫不決的情況下,她果斷將這一品牌代理權拿了下來。

  創業伊始,她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因年紀較小,許多地區代理商對其工作能力抱質疑態度;爭取到手的代理權費用較高,導致資金無法運轉;代理產品的庫存量大,能否及時銷售成問題……但這些困難並未讓她卻步,靠著一股拼勁和實幹,一個個問題在她的努力下迎刃而解,十字繡的代理行業得以走上正軌。

  2011年11月,愛動腦筋的她發現了新的商機:“不少顧客購買十字繡以後,還自行尋找裝裱服務,為何我不直接把這些附加產品直接包辦下來,為顧客提供一整套的消費服務呢?”想到就幹,她立即購買了相關裝置,開始為十字繡產品提供售後加工。

  起初,由於肖燕莉與工作團隊對裝置不熟悉,在生產過程中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為熟練掌握裝置,她們通過網路查詢資料、向同行請教學習等方式,對裝置進行反覆的除錯摸索。經過近一個月的摸索,她們終於摸清了裝置的工藝流程,售後加工這一專案隨之風生水起,業務進而也拓展到相片、國畫及油畫等產品中。

  創業至今,不過3年時光,肖燕莉已經從最初的一個代理擴充套件到成為多個全國有名的十字繡品牌廣西區總代理,此外還擁有自己的倉庫、工廠、店面,創業專案的年營業額近900萬元。

  創業啟示錄

  創業,重在創新。任何賺錢的產品,都逃不脫“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衰亡期”的演變規律,最終都會被淘汰。企業要發展,要不斷的有錢賺,就必須不斷的創新,走出舊產品的“陷阱”,不斷擁有新產品和新專案。

  且行且思不停歇

  “創業,做自己的事業!”大學畢業後,夏燕康開始創辦公司,兩年來,公司的發展已日趨穩定。

  夏燕康是廣東人,高中時就有要創業的想法。2011年大學畢業,他也曾像多數畢業生一樣為未來迷茫。當時,他選擇回廣東就業,進入一家會計企業實習。而恰是這次實習,讓他了解了公司的整套操作流程,結合自己會計與審計專業,創業夢再次浮現腦海。然而創業的想法卻遭到父母的反對,他決定到廣西發展。

  選擇什麼方向創業?夏燕康結合自身專業優勢以及對市場的敏銳嗅覺,2011年7月,在老師、校友的幫助下創立會計服務公司,成為他就讀學院創業園的第一個企業。

  公司業務定位於主要經營企業的代理記賬、報稅、登記註冊服務以及校企合作,開辦會計培訓等。由於公司發揮了創業園的首個企業的優勢,順利接到多單業務。

  對於夏燕康而言,創業是一個孤獨的旅程。凡事需要親力親為,每一步都需要自己思考、計劃和設定。“創業很累,不是身體上的疲憊而是心理上的累,你需要解決接連不斷的問題,要面對不可預測下一步。”但他有一顆堅持的心,“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到底!”

  創業的困難與艱辛教會了他成長。夏燕康說起2011年底的一次經歷,已與一客戶談妥代理計帳業務,並商定第二天籤合同。但第二天,該客戶反悔:“不好意思,你看起來年齡還很小,還不成熟,所以我不能信任的把我們公司的業務交給你”。這次打擊,讓他尋求突破與改變,不再隨心所欲,適應環境,逐漸成熟穩重起來。

  2012年,善於思考、具有敏銳市場嗅覺的夏燕康發現了一個新的專案——校園快遞。許多高校的快遞只能在郵遞員指定時間和地點取包裹,很不方便。他走訪多個學校做問卷調查,確定可行性後,想出校園快遞的點子,成立專門的快遞工作室,佔領快遞市場“最後100米”。

  最初,公司員工每月只能領500元工資,如今,公司實現年銷售額80萬,安排就業12人,擁有3個辦公區,併成為南寧國家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基地的一員。

  創業啟示錄

  創業是一條出路,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功,也許就是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有人說能爬上金字塔的只有兩種動物:蝸牛和鷹,堅定的毅力和實幹的精神非常重要;其次,創業者也要準備好資金、管理才能、心理以及身體強大的承受能力。

  學習創業兩不誤

  中考時父親病逝,家庭的苦難讓他在邁進大學那一刻就立志靠雙手養活自己;他邊求學邊創業,刻苦努力最終考上研究生;他瞄準高校旅遊市場,創下半年營業額超80萬元的佳績。

  他就是廣西民族大學2010級碩士研究生——韋立。

  2006年,進入大學不到一年,韋立發現了一個商機:學校裡每學期都會有許多班級和社團組織出遊活動,學生們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旅行社,高校旅遊開發市場廣闊。大二時,韋立建立了廣西首家大學生高校旅遊開發創業團隊,專門組織學校班級和社團集體出遊。

  團隊成立之初,遭遇了一次挫折。由於統計失誤,業務員上報的出遊人數少於實際的出遊人數,導致發車當天100多名學生沒法成行。團隊不得不兌現雙倍退款,原本近萬元的盈利最後卻虧損8000元。虧損對團隊成員打擊很大,大家紛紛退出,最後只剩下韋立一人。

  “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況且我還要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完成學業。”韋立告誡自己。於是,他重新又組建起團隊,並逐步走上正軌。

  2010年韋立本科畢業在即,他卻選擇一邊創業一邊考研。經過努力,韋立成功考上了廣西民族大學的碩士研究生。

  2011年9月,廣西民族大學創業孵化基地成立,學校為韋立團隊免費提供了一個30平方米的門面。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初具規模的創業讓韋立明白,創業不能躲在學校扶持的大樹下乘涼。於是他開始在南寧各大高校招聘校園代理,先後錄用了30多名導遊,團隊規模擴大到近200人。韋立抓住高校學生喜歡並樂於接受網路的特點,他通過網站、微博釋出資訊,贊助高校社團晚會等方式進行品牌宣傳,完全實現了自主管理、自負盈虧,業務範圍覆蓋到了南寧市50多個高校。

  在韋立的帶領下,團隊在高校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今年“五一”3天小長假,他的團隊就組織了1200多名學生出遊,創下了20多萬元的營業額。今年上半年,團隊共組織100多個班級出遊,創利80萬元。

  創業啟示錄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學生創業要敢於“置之死地而後生”,破釜沉舟,往往能見到柳暗花明。而創意點子的發現,則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眼光和敏銳的商業觸覺,往往先人一步,就勝人一籌,正所謂“一招先吃遍天”。

  越挫越勇見曙光

  “你知道嗎?我當年的人生目標是28歲成為一名億萬富翁。”如今,28歲的鐘朝源,成立了遊樂裝置公司,繼續戰鬥在實現千萬元目標的創業路上。

  “當年我騎著單車去市場批發水果,中午到飯堂門口擺攤賣水果。到了夜宵時間,一間一間宿舍敲門推銷方便麵。”鍾朝源回憶起當時的那一份衝勁,笑著感嘆:“我挺佩服自己的。”大學時,學電子商務專業的鐘朝源就謀劃著如何創業。他賣過水果、到宿舍推銷方便麵,搞過網站,還做過電子商務。

  在做電子商務時,鍾朝源建立過網站,利用網路營銷手段銷售書籍。但由於單打獨鬥,高投入低利潤,網站建成不久便“倒閉”了。那次創業讓他嚐到了失敗的滋味,“那時候,生活費都投進去了,很長一段時間都靠著同學資助生活,不敢告訴父母。”

  2007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鍾朝源接觸到代理籃球機的業務。那時,籃球機才剛剛興起。他一個月就賣出兩臺籃球機,賺了3000多元,這讓鍾朝源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初嘗創業甜頭的鐘朝源認為,這些籃球機一般是放在公園、大型遊樂場所等地,供遊客玩耍,他敏銳地嗅出其中或許會有巨大的商機。鍾朝源回顧之前創業的經歷,得出“失敗是因為自己沒有做市場調查,其次沒有組建團隊,再者沒有推廣經驗。”

  為此,他特意進行了一番市場調查,發現這種籃球機很多地方都還沒有,市場前景廣闊,而且除籃球機外,公園、遊樂場所還缺乏有特點的遊樂設施。鍾朝源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招兵買馬,成立自己的公司,從2008年3月開始生產籃球機。很快就有商家通過網路找到鍾朝源,雙方利用網路通訊交流達成了一筆大業務。

  目前,鍾朝源的公司有50名員工,年產值400多萬元。除了生產籃球機以外,還生產笨豬跳跳床、軌道火車、鐳射射擊等10餘類遊樂設施,遊戲產品還銷往國外。

  創業啟示錄

  失敗是成功之母。想創業,就要有勇氣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重新振作起來,迎接新的挑戰,只有百折不撓,越挫越勇,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相關連結

  創業準備流程

  1.理清思路,明確定位:即我是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要做什麼。

  2.自我檢查:即按標準商業計劃書進行編寫本專案商業計劃書,將企業人財物供產銷所有要素都規劃進行。

  3.找人挑刺:即對你想做的行業較熟悉且能為你保持商業祕密的人對你的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

  4.組建團隊、合作伙伴確定合作原則。

  5.制訂企業經營計劃與實施計劃。

  關於創業的十點提示

  提示一:選對行業是前提,盲從隨眾易吃虧

  提示二:一個籬笆三個樁,不懂合作業難成

  提示三:創業發展要創新,失利終緣產品舊

  提示四:顧客之心要掌握,謹防竹籃打水空

  提示五:廣告時代靠宣傳,酒香也怕巷子深

  提示六:風物長宜放眼量,節稅之道應早行

  提示七:自以為是失人心,不惜人才難長遠

  提示八:身體力行誠可貴,事必躬親不可行

  提示九:資訊時代資訊戰,忽視資訊失商機

  提示十:誰人創業無風險,不敢舉借是庸才

  創業政策支援

  為鼓勵支援大學生創業,近年來,我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主要有5個方面。

  一是小額擔保貸款。畢業生和大學生村官自主創業,個人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合夥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的,可申請不超過10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

  二是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畢業生和大學生村官,申請從事微利專案的小額擔保貸款,由中央財政據實全額貼息。

  三是稅收減免。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從事非限制行業個體經營,3年內每年可獲得最高8000元的稅收減免。

  四是收費減免。高校畢業生畢業2年內從事非限制行業個體經營的,3年內免收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五是扶持創辦微型企業。畢業生創辦微型企業,符合條件的可以享受財政資金補助、融資擔保扶持、行政稅費減免、專項資金扶持和專案安排等多項優惠政策。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