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學生成功創業故事

  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練。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歡迎閱讀!

  大學生成功創業故事一

  在中國乃至其他許多國家,蘋果早已經成為了時尚尊貴的代言。蘋果旗下的iphone手機更是憑藉良好的使用者體驗、和app store提供的豐富軟體,成為現在最時尚、最流行,同時也是使用者增長率最快的手機。而app store提供的豐富軟體也為iphone手機的功成名就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抓住蘋果樹“根”攀上成功如今,在app store商城有一款“水族箱”的免費軟體,上線6個月,就已經被全球80個國家的使用者下載超過120萬次。其收費版也以每天下載數百次的數量激增,而每次下載都會帶來2。99美元的收入。近日在蘋果的官方網站首頁第二個視訊4分34秒位置有一段ipad關於“水族箱”的視訊,更是火爆得很。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是誰開發了這款軟體,他就是朱連興和他的139。me團隊。現在他和他的團隊被稱為中國最“牛”的iphone開發者團隊之一。這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夠做到的,要知道,中國的iphone開發者隊伍有數十萬之眾。

  大學畢業後,計算機專業出身的他成了班上為數不多選擇創業的人。創業夢想雖然可貴,可是創業之路並不平坦,他做過ip電話卡和販賣電腦硬體,還做過當時流行的電子產品。後來到北京做voip軟體的開發,不過由於政策的限制,他的北京之路並未給他帶來收穫。一年後,他重返河北,找來了幾個同校的同學,也是計算機程式設計高手,組建了一個團隊,專門為德州撲克遊戲平臺提供中文服務,當時在香港設定伺服器,其模式是對玩家免費,通過出租遊戲房間和出售遊戲幣來收費。不過經營幾年後,發現利潤太低,不得不再次放棄了這個業務。

  3年前的一天,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命運的轉機。那天在郵箱裡密密麻麻的垃圾資訊中,偶然發現一條“蘋果公司開放蘋果軟體商城”的訊息。當時蘋果招募手機軟體開發者。開發者每年只要支付99美元,就可在蘋果的平臺上展示產品並銷售,能拿到銷售收入的70%。他知道當時全球i?鄄phone手機使用者有1500萬,而應用軟體只有區區1500款,1款軟體的平均使用者有1萬人。如果每人只買1款軟體,這款軟體可能賣出1萬份。而且不需要大筆資金和廠房,不需要做產品的推廣,只要有創意,只要寫的軟體夠“炫”、夠“酷”、夠“吸引眼球”,就可以和蘋果公司分錢。

  於是他們幾個人決定轉型改向蘋果開發出售遊戲軟體。他們開發出來的一款“水族箱”軟體,就是一個多彩的大魚缸放在你手機裡,想養哪些魚、放哪些水草都由你說了算。只要用手指輕輕一點,它們就出現在魚缸裡,輕輕搖動手機,還能聽到水缸裡“汩汩”冒泡的聲音。為了使畫面達到逼真的效果,他的團隊成員幾乎天天都蹲在水族箱商店,以至於店主誤認作是大客戶,每次都相當熱情。在那些日子裡,他連做夢時都能夢到金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6月10日這款軟體在蘋果遊戲商城正式上線,當天便傳來了捷報:全球有22個國家的使用者下了訂單,銷售額接近300美元。目前,多彩水族箱的下載量已經超過120萬次,下載使用者遍佈80多個國家。僅靠這款遊戲,139。me每天的收入就超過1000美元。139。me這個僅十人的團隊,單靠這一款遊戲一年就能創造200萬元的收入。

  在中國,iphone遊戲開發團隊有數十萬人之多,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他一樣。他是目前唯一一位抓住蘋果樹“根”攀上成功的人。畢竟還有多少蘋果程式設計師還只停留在生存的境地。文化差異也讓開發者絞盡腦汁,要脫穎而出何其難也。談及自己的成功,他說道:“蘋果樹下,遍地是黃金,關鍵是看你能不能拿到。

  大學生成功創業故事二

  她是個“80後”,僅用了短短的4年時間,就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學生,一躍而成為一個人人羨慕的百萬富翁。她,就是李劍。

  小剪刀,大財富1985年,李劍生於寧夏海原縣興仁鎮。母親伏兆娥是一個剪紙高手,享有“西北第一剪”的美譽。受母親的影響,李劍從小就酷愛剪紙藝術,並夢想有朝一日,將母親的剪紙藝術變成商品,推向全世界。

  為了這個目標,李劍一直在默默地努力著。2009年,李劍大學畢業了,可她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去找工作,而是向母親借來3萬塊錢,成立了寧夏藝盟禮益文化藝術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李劍開發的第一款產品,就是剪紙賀卡。為了推廣產品,李劍天天帶著產品跑單位、進會場。可是,一段時間下來,她賀卡沒賣出多少,白眼和奚落倒“收穫”了很多。更讓她焦慮的是,她之前向母親借來的那點錢,也快花光了。幸好愛人郭海及時從福建給她帶回了4萬塊錢,才算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為儘快開啟生意的局面,李劍推廣賀卡更加勤奮了。終於,李劍的努力有了回報。第一筆訂單,是300多張賀卡,要求一星期內交貨。可是,當時李劍的公司,因之前沒有生意,一直都沒有請工人。情急之下,李劍就拉來媽媽、妹妹和小姨一起上陣。可一家人用小剪刀沒日沒夜地忙活了4天,也只是完成了賀卡的剪紙部分。剩下的印刷部分,本想請印刷廠做,但由於印數太少,印刷廠都不願意接活。無奈之下,李劍只好窩在辦公室裡,用印表機來列印。數九寒天,夫妻倆一個負責列印,一個負責將賀卡晾在地上。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印表機又出了故障。等最後完成賀卡時,兩人已是24小時都沒合過眼了。

  這筆訂單做完後,雖然後面也陸續接到了一些訂單,但由於傳統的剪紙作品大多用白紙裝裱,不僅顯得檔次低,且時間一久,還會褪色,市場空間不大。故在第一年,李劍他們製作的剪紙賀卡,僅賣出了3000多張,收入還不到1萬元。照這樣下去,不但公司的租金付不起,就連生活費都成問題。李劍再次陷入了困境。

  “這個傳統的剪紙市場,任憑自己再怎麼努力,目前也就只能做到這麼大了。要想突破,就必須進行創新!”想到這裡,從不輕言放棄的李劍,決定到外面的市場轉一轉,尋找剪紙市場的突破口。結果,在一次去杭州考察的途中,質地輕軟、色彩綺麗的杭州絲綢一下子就吸引了李劍的目光。“絲綢檔次高,耐儲存,我何不嘗試做絲綢剪紙畫呢?”

  打定主意後,李劍咬咬牙,一口氣就批發了4000多元的絲綢,在家裡進行試驗。由於沒有經驗,她失敗了,4000多元錢就這樣打了水漂,自己也一下子消瘦了許多。看到妻子累成這樣,丈夫郭海很是心疼,就勸她說:“咱們還是放棄吧!畢竟,這個事情從老祖宗到現在,都沒有人去做過。”面對丈夫的規勸,李劍不但沒有放棄,還說服丈夫,同意了自己再次追加幾萬元投資的建議。經過無數次的試驗,李劍終於成功地將剪紙藝術與絲綢和諧地融合在了一起。

  由於融合後的絲綢剪紙畫不僅檔次高、耐儲存,而且還具有國畫的韻味和濃郁的回鄉民俗味。因此,李劍的這種新產品一經推出,便大受歡迎。到2011年,公司的總銷售額已達到370萬元,2012年則突破了500萬元。

  如今,李劍的公司擁有聯盟藝術家3名,專業技術人員50多名,簽約婦女手工製作者200多人。其創立的“伏兆娥剪紙”和“回鄉剪紙”兩個剪紙品牌,更是名揚海內外。

  小剪刀,大財富。只要心中有夢,堅持夢想,勇於嘗試,大膽創新,不怕失敗,你就是下一個“李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