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芙拉怎麼種

  海爾芙拉***學名:Nymphaea ‘Pygmaea Helvola’***是多年生水生草本;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睡蓮品種之一,不過海爾芙拉要怎麼種植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海爾芙拉的特徵

  海爾芙拉睡蓮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粗。葉片表面綠色,具深色條紋及深紫色斑塊;背面紅色,帶深紫斑點。葉卵形,葉基呈開放“V”字形,裂片頂端突起。葉柄為綠色或棕色,有時兩種顏色同時出現在同一植株上,無絨毛。葉大小為3× 9釐米,葉展為0.6-1米。

  花瓣中黃色,蕚片灰黃色。花葯黃色,雄蕊黃色。花型杯狀而後星形,花徑3-8釐米,淡香。花瓣數為16-17,蕚片數為4。花梗為綠色或棕色,無柔毛。

  漿果球形,直徑2-2.5釐米,為宿存萼片包裹;種子橢圓形,長2-3毫米,黑色。花朵午後不久開放,可持續開放至很晚。

  海爾芙拉的種植方法

  分株

  睡蓮主要採取分株繁殖。耐寒種通常在早春發芽前3-4月進行分株,不耐寒種對氣溫和水溫的要求高,因此要到5月中旬前後才能進行分株。分株時先將根莖挖出,挑選有飽滿新芽的根莖,切成8-10釐米長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帶1個芽,然後進行栽植。頂芽朝上埋入表土中,覆土的深度以植株芽眼與土面相平為宜,每盆栽5-7段。栽好後,稍晒太陽,方可注入淺水,以利於保持水溫,但灌水不宜過深,否則會影響發芽。待氣溫升高,新芽萌動時再加深水位。放置在通風良好、陽光充足處養護,栽培水深20-40釐米,夏季水位可以適當加深,高溫季節要注意保持盆水的清潔。

  播種

  睡蓮也可採用播種繁殖,即在花開後轉入水中,果實成熟前,用紗布袋將花包上,以便果實破裂後種子落入袋內。種子採收後,仍須在水中貯存,如干藏將失去發芽能力。在3-4月進行播種,盆土用肥沃的粘質壤土,盛土不宜過滿,宜離盆口5-6釐米,播入種子後覆土1釐米,壓緊浸入水中,水面高出盆土3-4釐米,盆土上加蓋玻璃,放在向陽溫暖處,以提高盆內溫度。播種溫度在25-30℃為宜,經半個月左右發芽,第二年即可開花。

  光照

  海爾芙拉的最大特點就是生長勢強、花開繁多,種植可以採用套盆,先將其栽入小盆中,在土面上覆蓋一層沙礫或石子,以便壓實,避免浮土溢位。然後將花盆靜置於更大些的容器中,灌滿水。在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的環境下,新芽很快長出、放葉,新葉不斷增多並開花不斷。這期間,要加強光照,避免因光照不足而影響莖葉生長,由此造成葉色稚嫩、莖幹細長,影響其開花和長勢。冬季低於6度會停止生長,如果保證在20度以上,可常開花。

  水位

  耐寒睡蓮能否正常生長,水位的控制是重要因素之一。耐寒睡蓮隨著生長期的不同對水位的要求各不相同,要注意對水位的控制。由於水溫對睡蓮的生長開花有直接影響,生長初期由於葉柄短,水位儘量淺,以不讓葉片暴露到空氣中為宜,以儘快提高水溫,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成活率;隨著葉片的生長,逐步提高水位,到達生長旺期,水位達到最大值,這樣使葉柄增長,葉片增大,有助於營養物質儲存;進入秋季,降低水位,提高水溫,使葉片得到充足的光照,增強光合作用,以促進睡蓮根莖和側芽生長,提高翌年的繁殖體數量;注意水位不宜過高。過高,會造成新芽無限制向上拔高、生長;要避免因水流波動或挪動花盆而引起葉片方位變化,從而造成莖幹生長細長瘦弱,白白消耗掉其很多營養。

  追肥

  追肥的原則必須是既有益於睡蓮生長,又在水中無浪費,因為肥料的浪費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而加快藻類及水草的生長,進而汙染水體。可用有韌性、吸水性好的紙將肥料包好,並在包上扎幾個小孔,以便肥分釋放,施入距中心15-20釐米的位置,深度在10釐米以下。也可用潮溼的園土或黏土與肥料按一定的比例***一般與化肥10比1,與有機肥4比1***混合均勻後攥成土球***以攥不粘手、鬆手不散坨為宜***,距根莖中心15-20釐米處分3點放射狀施到根莖下10-15釐米處,隨攥隨施。追肥時間一般在盛花期前15天,以後每隔15d追肥1次,以保障開花量,但追肥不宜過多,過多容易加大營養生長,葉片數量加大,影響花期整體效果。合理的追肥可延長耐寒睡蓮的群體花期,也可增加來年繁殖體生長數量。

  海爾芙拉的病蟲害防治

  腐爛病

  選用抗病品種。

  重病田實行2-3年輪作。

  精選無病種藕,並用50%多菌靈或2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後悶種,覆蓋塑料薄膜密封24h,晾乾後栽植。

  藕田深耕翻耙,每公頃施石灰1500-2250kg。

  加強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機肥,適時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和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按蓮藕不同生育階段管好水層,做到深淺適宜,以水調溫調肥,防止因水溫過高或長期灌深水加重發病。

  及時拔除病株並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

  葉腐病

  以採收時清除病殘株,將將其深埋或集中燒燬,以減少菌源。

  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30%鹼式硫酸銅懸浮劑500倍液,隔l0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病

  生長季節收集病殘物深埋或燒掉。

  施足腐熟有機肥,適時適量追肥,做到有機肥化肥相結合,氮肥與磷鉀肥相結合。

  及時拔除病株並噴灑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80%***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隔10d左右噴1次,連噴2-3次。

  小螢葉甲蟲

  是一種毀滅性害蟲,成蟲在靠近池邊的植被中越冬,春末在葉表產卵,1季可產生2-3代,此時可用水沖洗葉面,這樣成蟲及蛹掉入水中,被魚吞食。一旦幼蟲為害,可用1200倍液敵殺死噴殺。

  睡蓮縊管蚜

  為害許多葉片柔軟的水生植物,在夏季,侵害葉片及花莖,導致花色變化。其卵在李屬植物上越冬,特別是在梅花及山楂樹上,稀在櫻花樹上越冬,應避免在水邊大片栽植李屬植物,或在冬季用焦油沖洗這些寄主植物,亦可用水籠頭沖洗葉片,噴灑殺蟲劑等。

  螺螄類

  為害時,可用呋喃丹或敵百蟲混入鋸末,裝入布袋,系在葉柄上,使袋子浮於水面,隨水波動,擴散藥液,殺死害蟲。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效果很好,在1000m2的水面放養5千克泥鰍,可有效地制止害蟲的蔓延浮溢。

  蚜蟲

  受害葉片可用敵敵畏1000-1200倍液噴灑,或用50%樂果乳油2000-2500倍液噴灑。